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立平专利>正文

空心胶囊分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901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加工机械的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将套合的空心胶囊与大、小端胶囊分离的空心胶囊分拣机构。它包括分离板(2)和一组顶针(1),分离板设有与一组顶针相配合的一组小端胶囊分离孔(3)和一组空心胶囊分离口(4),分离板前方连接有大端胶囊分离口(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设计独特的分离板、分离口与顶针的配合,方便地将空心胶囊与大端胶囊及小端胶囊自动分离。它配套于胶囊套合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心胶囊分拣机构
木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加工机械的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将套 合的空心胶粱与^片胶囊(即大端胶囊与小端胶囊)分离的空心胶囊 分拣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药物胶囊是将药粉(药颗粒)填充到大端胶囊和小 端胶愛套合在一起的空心胶囊内而成。其过程是先制成大端胶囊和小 端胶囊,之后,将大端胶囊和小端胶囊套合,加工成空心胶囊,最后 提供给药厂填充药粉(药颗粒)加工成药物胶囊供人服用。目前,将 大端胶囊和小端胶囊套合成空心胶囊这一过程尚无专用机械设备,通 常是通过手工套合完成,既不卫生,效率又低;而全自动胶囊生产线 价格昂,且空心胶囊成品里混有少量单片胶囊,机器无法分离,须需 人工分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将套合的空心胶囊与和单片 胶囊分离的空心胶囊分拣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分离板和一组顶针,分离板设有 与-邻.顶针相配合的一组小端胶囊分离孔,分离板前方即--组小端胶 囊分离孔远离顶针的一侧依次连接有空心胶囊(即成品料)分离口和 大端胶囊分离l—:i。小端胶囊分离孔、空心胶囊分离口和大端胶囊分离 口下方分别连接有各自的料斗即小端胶囊料斗、空心胶囊料斗和大端胶囊料斗。工作时,顶针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依次做推进——静止——退回 复位——静止动作,在推进过程中, 一组顶针依次经过一组小端胶囊 分离孔、空心胶囊分离口到达大端胶囊分离口,之后顶针退回复位并 静止,至此,完成 一次空心胶囊与单片胶囊分离的全过程。通过驱 动机构的连续驱动,顶针作循环运动,从而使空心胶囊与大端胶囊及 小端胶囊得到高效分离。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所述的小端胶囊分离孔的宽度小于大端胶囊的外壁直径并大于小 端胶囊的外壁直径。所述的空心胶囊(即成品料)分离口与分离板可以连为一体,即5r以将空心胶囊分离口设在分离板上。所述的空心胶囊分离口前方的分离板上设有一组导引槽,以增加 大端胶囊通过时的稳定性。所述的空心胶囊料斗和大端胶囊料斗之间的分隔板上方连接有隔 条,隔条上设有--组导引槽。本技术由于采用设计独特的分离板、分离口与顶针的配合, 方便地将空心胶囊与大端胶囊及小端胶囊自动分离。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去掉顶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去掉顶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顶针,2为分离板,3为小端胶囊分离孔,4为空心胶 囊分离口, 5为大端胶囊分离口, 6为分隔板,7为小端胶囊料斗,8 为空心胶囊料斗,9为大端胶囊料斗,IO为隔条,ll为导引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结构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l:参照附图l。本技术包括分离板2、 一组顶针1和小端胶囊料斗7、空心胶囊料斗8及大端胶囊料斗9。分离板2设 有与 一组顶针1相配合的一组小端胶囊分离孔3,分离板2前方即一 组小端胶囊分离孔3远离顶针1的一侧依次连接有空心胶囊(即成品 料)分离口 4和大端胶囊分离口 5,小端胶囊分离孔3下方连接小端 胶囊料斗7,空心胶囊分离口 4下方连接空心胶囊料斗8,大端胶囊 分离口 5下方连接大端胶囊料斗9。小端胶囊分离孔3的宽度小于大 端胶囊的外壁直径并大于小端胶囊外壁直径。工作时,顶针把经过套合工序之后的空心胶囊和未被套合的大、 小端胶囊推到分离板上,此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一是顶针推出的是 小端胶囊,且小端胶囊开口端是背向顶针,小端胶囊在经过小端胶囊 分离孔时便从此孔下落到下方的小端胶囊料斗内;二是顶针推出的是 空心胶囊,则空心胶囊在经过小端胶囊孔时,由于小端胶囊分离孔的 宽度小于大端胶囊的外壁直径,故空心胶囊不会从此孔落下而被继续 向前推进,从空心胶囊分离口下落到下方的空心胶囊料斗内;三是顶 针推出的是大端胶囊,且大端胶囊的开口是朝向顶针,顶针伸进大端 胶囊内,随着顶针的推进,由于大端胶囊是套在顶针上,所以在经过空心胶囊分离口时不会从此口落下,当大端胶囊被推入大端胶囊分离 口时,由于顶针停止推进,作片刻的静止后作退回复位运动,此时大端胶囊波处于空心胶囊分离口和大端胶囊分离口之间的分隔板6上沿 挡住,当顶针退回脱离大端胶囊分离口后,大端胶囊随即下落到下方 的大端胶囊料斗内。至此,完成一次空心胶囊与大端胶囊及小端胶囊 的分离全过程。随着顶针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依次做推进——静止一 一退回复位——静止动作,本技术自动连续完成空心胶囊与大端 胶囊及小端胶囊的分离。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的空心胶囊料斗8和大端胶囊料斗9之间的分隔 板6上方连接有隔条10,隔条10上设有一组导引槽11,以增加大端 胶囊通过对的稳定性。木技术也可以将一组导引槽ll直接设在 分隔板6上.,省去隔条IO。实施例3:如附图3所示,本技术基本结构与实施例2相 同,所不同的是为方便制造,将空心胶囊分离口4与分离板2连为一 体,即将空心胶囊分离口 4设在分离板2上,将一组导引槽ll直接 设在空心胶'雜分离口 4前方的分离板2上,省去隔条10。本技术还可以将大端胶囊分离口 5也设在分离板2上,.这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胶囊分拣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分离板(2)、料斗和一组顶针(1),分离板(2)设有与顶针(1)相配合的一组小端胶囊分离孔(3),分离板(2)前方即小端胶囊分离孔(3)远离顶针(1)的一侧依次连接有空心胶囊分离口(4)和大端胶囊分离口(5),小端胶囊分离孔(3)、空心胶囊分离口(4)和大端胶囊分离口(5)下方分别连接有各自的料斗即小端胶囊料斗(7)、空心胶囊料斗(8)和大端胶囊料斗(9)。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7-1-23 20072010590841、一种空心胶囊分拣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分离板(2)、料斗和一组顶针(1),分离板(2)设有与顶针(1)相配合的一组小端胶囊分离孔(3),分离板(2)前方即小端胶囊分离孔(3)远离顶针(1)的一侧依次连接有空心胶囊分离口(4)和大端胶囊分离口(5),小端胶囊分离孔(3)、空心胶囊分离口(4)和大端胶囊分离口(5)下方分别连接有各自的料斗即小端胶囊料斗(7)、空心胶囊料斗(8)和大端胶囊料斗(9)。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盛立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