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防剪式腕带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9875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防剪式腕带监控装置,包括本体与腕带,所述本体中设置有无线射频识别RFID控制电路,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接入端口,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接入端口;所述腕带的一端为固定连接到所述固定接入端口内的固定端,所述腕带中设置有两端断开的导电回路,所述导电回路的两端伸出所述固定端,所述导电回路通过两端串联在所述RFID控制电路中;所述腕带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在位于活动端的所述导电回路内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活动端通过连接孔连接到所述活动接入端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及时发现腕带监控装置被剪断,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有效监护、监管。(*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devices, 以下简称RFID)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RFID的防剪式腕带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对特定人员进行监护、监管。例如在医院中,为了防止新 生婴儿丢失、病人走失等情况,需要对新生婴儿、病人进行监护;同样,在监护中心,需要对 精神病人、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监护,防止其自行走出监护中心发生意外事故;在监狱,需 要对在押犯人进行监管,防止在押犯人越狱出逃。为了便于对目标对象,包括被监护和监管 对象,进行监护、监管,目前,通常在目标对象的手腕或脚腕上佩戴一个RFID监控装置,该 RFID监控装置中安装有RFID,通过RFID技术,实现对目标对象及时有效的监护、监管。然 而,基于佩戴方便等原因,RFID监控装置中腕带的强度有限,易于被外力破坏,例如被剪 断,从而与目标对象分离,此时,便无法基于RFID监控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监护、监管。因 此,若不能及时发现腕带被破坏,将使目标对象处于失控状态,从而造成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防剪式腕带射频监控装置,如图1 所示,为该防剪式腕带射频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防剪式腕带射频监控装置包括本体 101和腕带102,在本体101中设置有射频收发控制电路与单向插入口 103,单向插入口 103 中设置有金属触点104,在腕带102中包括导电层,至少有一端为活动端,通过该活动端的 导电层与本体101中的金属触点104接触,导电层可以串联在射频收发控制电路中。这样, 当腕带102被剪断时,射频收发控制电路可以进行报警,从而及时获知腕带102被剪断,避 免目标对象处于失控状态。然而,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的防剪式腕带射频 监控装置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腕带中采用一个几乎布满整个腕带横截面积导电层来与射频收发控制电路 形成回路,只有在导电层被完全剪断、腕带被完全破坏时才会断开回路,才会进行剪断报 警,灵敏度较低,无法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监控装置被破坏,从而导致监控装置被 破坏后需要浪费较大成本去修复;另外,在导电层不被完全剪断时无法实现剪断报警,而目 标对象可能在腕带未被完全剪断、仅有一小部分连接时卸掉监控装置,便无法再基于腕带 对目标对象进行监护、监管,使目标对象处于失控状态,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防剪式 腕带监控装置,以及时发现腕带监控装置被剪断,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有效监护、监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防剪式 腕带监控装置,包括本体与腕带,所述本体中设置有无线射频识别RFID控制电路,所述本 体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接入端口,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接入端口 ;所述腕带的一端为固定连接到所述固定接入端口内的固定端,所述腕带中设置有 两端断开的导电回路,所述导电回路的两端伸出所述固定端,所述导电回路通过两端串联 在所述RFID控制电路中;所述腕带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在位于活动端的所述导电回路内侧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活动端通过连接孔连接到所述活动接入端口内。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防剪式腕带监控装置中,在 腕带中设置有两端断开的导电回路,导电回路通过伸出腕带固定端的两端串联在RFID控 制电路中,腕带的固定连接到本体上的固定接入端口内,位于腕带活动端的导电回路内侧 设置有连接孔,活动端通过该连接孔连接到本体上的活动接入端口内。由于两端断开的导 电回路通过两端串联在RFID控制电路中,不需要完全破坏掉整个腕带,只要导电回路中任 何一个地方的一根导电线以被剪等方式断开时,RFID控制电路都会发出腕带断开的报警信 息,以通知控制中心,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不会在腕带被剪断时才断开回路、进 行剪断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灵敏度较高,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监控装置被 破坏,降低了监控装置被破坏时修复所需的成本;另外,由于导电回路中任何一个地方的一 根导电线断开时即可进行报警,目标对象无法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脱离监控装置,从而避 免了目标对象处于失控状态,实现了对目标对象的有效监护、监管。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防剪式腕带射频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于RFID的防剪式腕带监控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图3为本技术中腕带的一个正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腕带沿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包括的本体中RFID控制电路的一个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中本体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基于RFID的防剪式腕带监控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2为本技术基于RFID的防剪式腕带监控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图3为本技术中腕带的一个正面剖视图。请参见图2与图3,该实施例基于RFID4的防剪式腕带监控装置包括本体1与腕带2。其中,本体1中设置有RFID控制电路201。该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接入端口 202,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接入端口 203。腕带2的一端为固定连接到固定接入端口 203内的 固定端301,腕带2中设置有两端断开的导电回路302,该导电回路302的两端伸出固定端 301,导电回路302通过两端串联在RFID控制电路201中。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 例,该导电回路302具体可以为金属、导电橡胶、导电银浆与导电布等任意导电材料中的任 意一种或多种材料制品。另外,导电回路302具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串联在RFID控制电路 201中,例如导电回路302串联在RFID控制电路201中单片机的一个输入端与工作电源 或地端之间,串联在单片机的两个输入/输出端之间,等等。腕带2的另一端为活动端303,在位于活动端303的导电回路302内侧设置有连接 孔304,活动端303通过连接孔304连接到活动接入端口 202内。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剪式腕带监控装置中,在腕带中设置有两端断 开的导电回路,导电回路通过伸出腕带固定端的两端串联在RFID控制电路中,腕带的固定 连接到本体上的固定接入端口内,位于腕带活动端的导电回路内侧设置有连接孔,活动端 通过该连接孔连接到本体上的活动接入端口内。由于两端断开的导电回路通过两端串联 在RFID控制电路中,不需要完全破坏掉整个腕带,只要导电回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防剪式腕带监控装置,包括本体与腕带,所述本体中设置有无线射频识别RFID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接入端口,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接入端口;  所述腕带的一端为固定连接到所述固定接入端口内的固定端,所述腕带中设置有两端断开的导电回路,所述导电回路的两端伸出所述固定端,所述导电回路通过两端串联在所述RFID控制电路中;  所述腕带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在位于活动端的所述导电回路内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活动端通过连接孔连接到所述活动接入端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