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方伯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807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槽形模块(1)、螺栓(2)或插销、连接条(6)、连接条定位件(7),所述槽形模块(1)翼缘(3)上的孔洞(4)之间的距离相等,设为L,翼缘(3)端部到第一个孔洞(4)之间的距离为1/2L。拼装模板时,将多块槽形模块(1)依次排列整齐,使相邻两槽形模块(1)翼缘(3)上的孔洞(4)相互对应,将螺栓(2)或插销穿过孔洞(4),连接两相邻槽形模块(1),形成所需模板。该建筑用模板刚度大、承载力高、使用寿命长、施工工序简单,便于标准化生产,可用于混凝土梁、楼板、剪力墙、立柱的建筑施工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建筑用模板
技术介绍
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结构体系有了很大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大量兴建, 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高速公路飞速发展。这些现代化的大型建筑体系,工程质量要 求高,施工工艺复杂。因此,建筑施工技术必须有很大改进,同样,对模板技术也提出了新要 求,必须采用先进的模板技术,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由于传统的建筑用木模 板在生产使用中耗费大量的森林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耗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同时对我国 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并且重新拼装时,板缝难于处理,厚度公差不易掌握,导致建筑 结构界面尺寸偏差;使用后要刷脱模剂,且需要处理板面。传统的钢模板存在自重大、重复 使用率低、拆装困难、操作者劳动强度大,以及施工质量不高等问题,组合钢模板存在块小、 拼缝多、刚度弱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模板,这种建筑用模板机械化生产效率高,施 工工序简单,回收利用率高,便于标准化生产,便于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在受力方 面,具有刚度大,承载力高,整体性能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槽形模块、螺栓或插销、连 接条、连接条定位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模块翼缘上的孔洞之间的距离相等,设为 L。所述孔洞之间的距离相等,便于标准化生产,通过改变所述L的大小来满足不同尺寸模 板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槽形模块的翼缘端部到第一个孔洞之间的距离为1/2L。 模板拼装时,上下层槽形模块错位布置,将槽形模块的翼缘端部到第一个孔洞之间的距离 设为孔洞之间的距离L的一半,便于槽形模块的拼装,可以避免出现上下通缝。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建筑用模板由两块或两块以上彼此连接的槽形模块 拼装而成,槽形模块之间通过螺栓或插销连接。所述的槽形模块由翼缘和腹板组成,在拼装 模板时,将多块槽形模块依次排列整齐,使相邻两槽形模块翼缘上的孔洞相互对应,将螺栓 或插销穿过孔洞,连接两相邻槽形模块,形成所需模板。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槽形模块的腹板上有拆模孔洞。腹板上的拆模孔洞可 以用来安装拆模螺栓,拆模螺栓的螺栓杆端部应与槽形模块的腹板外壁在同一平面上,使 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从螺栓孔中流出。拆除模板时,拧动拆模螺栓,在螺栓力的作用 下,模板可以很容易的与现浇混凝土分离,方便拆除整体建筑用模板。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槽形模块之间由可调节长度的连接条通过连接条定 位件纵向连接。用连接条纵向连接两块槽形模块时,将连接条插入连接条定位件的腹板定。连接条可调节槽形模块的长度,来满足施工时不同尺寸模板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连接条定位件通过螺栓或插销与槽形模块连接。连接 条定位件的两翼缘上都有孔洞,将连接条定位件套入槽形模块端部槽中,使连接条定位件 的两翼缘上的孔洞与槽形模块的两翼缘上的螺栓孔分别对应,将螺栓或插销穿过螺栓孔和 孔洞,使连接条定位件与槽形模块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槽形模块、连接条、连接条定位件采用硬质材料制作 而成。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的槽形模块、连接条、连接条定位件,在拼装成整体建筑用模板 时,刚度大,承载力高,不易变形。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中,1为槽形模块,2为螺栓,3为槽形模块的翼缘,4为孔洞,5为槽形模块 的腹板,6为连接条,7为连接条定位件,8为槽形模板腹板上的拆模孔洞,9为连接条定位件 翼缘上的孔洞,10为连接条定位件腹板上的孔洞,11为连接条定位件的翼缘,12为连接条 定位件的腹板。图1为槽形模块1结构示意2为两槽形模块1纵向连接结构示意3为连接条定位件7与槽形模块1拼装示意4为连接条定位件7与槽形模块1拼装另一实施例图5为槽形模块1拼装成模板示意6为梁模板结构示意7为板模板结构示意8为剪力墙模板结构示意9为柱模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附图1 9所示,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槽形模块1、螺栓2或插销、连接 条6、连接条定位件7,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模块翼缘3上的孔洞4之间的距离相等, 距离设为L。图1为槽形模块1结构示意图,孔洞4之间的距离相等,便于标准化生产,通过 改变L的大小满足不同尺寸模板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槽形模块1的翼缘3端部到第一个孔洞4之间的距离为 1/2L。图1为槽形模块1结构示意图,模板拼装时,上下层槽形模块1错位布置,将槽形模 块1的翼缘3端部到第一个孔洞4之间的距离设为孔洞4之间的距离L的一半,便于槽形 模块1的拼装,可以避免出现上下通缝。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建筑用模板由两块或两块以上彼此连接的槽形模块1 拼装而成,槽形模块1之间通过螺栓2或插销连接。所述的槽形模块由翼缘3和腹板5组 成,在拼装模板时,将多块槽形模块1依次排列整齐,使相邻两槽形模块1翼缘3上的孔洞 4相互对应,将螺栓2或插销穿过孔洞4,连接两相邻槽形模块1,形成所需模板。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槽形模块1的腹板5上有拆模孔洞8。腹板5上的拆4模孔洞8可以用来安装拆模螺栓2,拆模螺栓2的螺栓杆端部应与槽形模块1的腹板5外壁 在同一平面上,使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从拆模孔洞8中流出。拆除模板时,拧动拆模 螺栓2,在螺栓力的作用下,模板可以很容易的与现浇混凝土分离,方便拆除整体建筑用模 板。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槽形模块1之间由可调节长度的连接条6通过连接条 定位件7纵向连接。图2为两槽形模块1纵向连接结构示意图,用连接条6纵向连接两块 槽形模块1时,将连接条6插入连接条定位件7的腹板与槽形模块1的腹板5之间,并将螺 栓2或插销插入连接条定位件7腹板上的孔洞2,与连接条6连接固定。连接条6可调节槽 形模块1的长度,来满足施工时不同尺寸模板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连接条定位件7通过螺栓2或插销与槽形模块1连 接。图3、4为连接条定位件7与槽形模块1拼装示意图,用螺栓2或插销穿过连接条定位 件7翼缘11上的孔洞9,使连接条定位件7固定在槽形模块1上,用螺栓2或插销穿过连接 条定位件7腹板12上的孔洞10,使连接条定位件7与连接条6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槽形模块1、连接条6、连接条定位件7采用硬质材料 制作而成。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的槽形模块1、连接条6、连接条定位件7在拼装成整体建 筑用模板时,刚度大,承载力高,不易变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建筑用模板,包括槽形模块1、螺栓2或插销、 连接条6、连接条定位件7,所述的槽形模块1由腹板5和翼缘3组成,槽形模块翼缘3上的 孔洞4之间的距离相等,均为L,翼缘3端部到第一个孔洞4之间的距离为1/2L。在拼装该 模板时,将多块槽形模块1依次排列整齐,使相邻两槽形模块1的翼缘3紧贴,翼缘孔洞4 相互对应,将螺栓2或插销穿过孔洞4,连接相邻槽形模块1,形成整体建筑用模板,图5为 槽形模块1拼装成模板示意图。该建筑用模板可用于混凝土梁、楼板、剪力墙、立柱的建筑施工中,图6为梁模板 结构示意图,图7为板模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剪力墙模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柱模板结构 示意图。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用模板,该建筑用模板包括槽形模块(1)、螺栓( 或插销、连接条(6)、连 接条定位件(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模板,该建筑用模板包括槽形模块(1)、螺栓(2)或插销、连接条(6)、连接条定位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模块(1)翼缘(3)上的孔洞(4)之间的距离相等,设为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绪红吴方伯刘鹰刘彪邓利斌
申请(专利权)人:吴方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