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读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761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卡读写设备,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包括读写设备主体,所述读写设备主体包括主控单元,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读写模块,所述读写设备主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外接端口,所述读写设备主体通过其中一个外接端口与服务器端连接,所述读写设备主体通过其它的外接端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读写模块连接,同一外接端口下的各读写模块之间为级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多种不同的智能卡进行读写操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卡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卡读写设备
技术介绍
读卡器是一种专用设备,通常,读卡器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接触式智能卡的插槽,或 者设置有非接触卡界面;读卡器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到计算机的端口,将读卡器的端口与 计算机相连并安装所需的驱动程序之后,将接触式智能卡插入读卡器的插槽,或者将非接 触式智能卡靠近读卡器的非接触卡界面,计算机即可通过读卡器对智能卡进行读写操作。随着智能卡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有不同的运营商发行不 同的SAM(SeCure access module,安全存取模组)于读卡器中。在一些应用领域中,由于一 个读卡器大多只有一个或两个卡槽,因此对于多业务共存的应用场景,不得不安装多个读 卡器。而在很多应用领域中,都需要在同一读卡器内设置多个不同的卡槽,或者需要读卡器 同时支持接触卡片和非接触卡片。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读卡器需要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而进行定制,定制后的读卡器不利于进行 升级,可扩展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卡读写设备,可扩展性较好。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卡读写设备,包括读写设备主体,所述读写设备主体包括主控单元,所述 智能卡读写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读写模块,所述读写设备主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外接端口, 所述读写设备主体通过其中一个外接端口与服务器端连接,所述读写设备主体通过其它的 外接端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读写模块连接,同一外接端口下的各读写模块之间为级联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智能卡读写设备,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包括读写设备主体,所 述读写设备主体包括主控单元,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读写模块,所述读写设 备主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外接端口,所述读写设备主体通过其中一个外接端口与服务器端连 接,所述读写设备主体通过其它的外接端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读写模块连接,同一外接端口 下的各读写模块之间为级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通过对读写设备主体 连接的读写模块的数量和种类进行增加或删减,从而可以提高智能卡读写设备的可扩展 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卡读写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卡读写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 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卡读写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的读写 设备主体包括一个上行外接端口和一个下行外接端口,每个读写模块包括一个读写界面。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1包括读写设备主体10,所述读写设备主体10 包括主控单元101,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1还包括四个读写模块第一读写模块20、第二读 写模块30、第三读写模块40和第四读写模块50 ;所述读写设备主体10还包括两个外接端口 上行外接端口 102和下行外接端口 103,所述读写设备主体10通过上行外接端口 102与服务器端2相连接,所述读写设备主体 10通过下行外接端口 103与所述四个读写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读写模块20、第二读写模块30、第三读写模块40和第四读写模块50依 次为级联连接,第二读写模块30为第一读写模块20的下一级,第三读写模块40为第二读 写模块30的下一级,第四读写模块50为第三读写模块40的下一级;所述主控单元101与上行外接端口 102和下行外接端口 103连接;所述上行外接端口 102和下行外接端口 103之间通过总线或其它形式连接。其中,所述主控单元101可以为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或其它用 于控制对智能卡进行读写操作的主体,但不仅限于此。其中,所述服务器端2可以为计算机等具有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的设备,但不仅 限于此。其中,所述第一读写模块20包括第一读写界面201、第一上行外接端口 202和第 一下行外接端口 203 ;所述第二读写模块30包括第二读写界面301、第二上行外接端口 302 和第二下行外接端口 303 ;所述第三读写模块40包括第三读写界面401、第三上行外接端口 402和第三下行外接端口 403 ;所述第四读写模块50包括第四读写界面501、第四上行外接 端口 502和第四下行外接端口 503 ;所述第一读写界面201与所述第一上行外接端口 202和第一下行外接端口 203连 接;所述第二读写界面301与所述第二上行外接端口 302和第二下行外接端口 303连接;所 述第三读写界面401与所述第三上行外接端口 402和第三下行外接端口 403连接;所述第 四读写界面501与所述第四上行外接端口 502和第四下行外接端口 503连接;所述第一上行外接端口 202和第一下行外接端口 203之间、所述第二上行外接端口 302和第二下行外接端口 303之间、所述第三上行外接端口 402和第三下行外接端口 403 之间、所述第四上行外接端口 502和第四下行外接端口 503之间,分别通过总线或其它形式 连接;所述第一读写模块20的第一上行外接端口 202与读写设备主体10的下行外接端 口 103连接,所述第一读写模块20的第一下行外接端口 203与所述第二读写模块30的第 二上行外接端口 302连接;所述第二读写模块30的第二下行外接端口 303与所述第三读写模块40的第三上 行外接端口 402连接;所述第三读写模块40的第三下行外接端口 403与所述第四读写模块50的第四上 行外接端口 502连接。当然,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1也可以包括四个以上的读写模块,当所述智能卡读 写设备1包括四个以上的读写模块时,下一级的读写模块可以通过自身的上行外接端口与 所述第四读写模块50的第四外接端口 503连接,从而实现对智能卡读写设备的扩展。当然,也可以将所述四个读写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去除,剩余的各读写模块之间 的连接关系可以参照上述连接方式。由于各读写模块之间通过外接端口级联连接,从而可以对读写模块的数量、读写 模块中读写界面的种类进行增加或删减,实现智能卡读写设备的可扩展性。可选的,所述外接端口为插槽式集线器、USB端口或串行接口,当然,所述外接端口 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它形式。可选的,所述读写界面为接触卡槽、非接触卡界面或其它各种封装形式的接口 ;所 述接触卡槽可以为标准卡槽、大卡卡槽或者小卡卡槽。下面对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1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所述读写设备主体10与相邻的读写模块、各读写模块之间通过以上所述的连接 方式连接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卡读写设备,包括读写设备主体,所述读写设备主体包括主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读写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读写模块,所述读写设备主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外接端口,所述读写设备主体通过其中一个外接端口与服务器端连接,所述读写设备主体通过其它的外接端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读写模块连接,同一外接端口下的各读写模块之间为级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