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英淑专利>正文

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4511 阅读:399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包括:第一切割部,形成为具有中空部的圆筒形状,其形成有多个第一切割刃,所述第一切割刃上形成有具有第一先行轴倾斜角的第一先行切割边和具有第一后行轴倾斜角的第一后行切割边;第二切割部,其插入结合于所述第一切割部的中空部,在所述第二切割部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切割刃的内侧,形成有多个第二切割刃,所述第二切割刃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中空部的中心轴具有第二先行轴倾斜角的第二先行切割边和相对于所述中空部的中心轴具有第二后行轴倾斜角的第二后行切割边,在所述第二切割部的另一端形成有旋转所述第二切割部的把手;操纵杆,其结合所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在所述第二切割部的一侧形成有向内侧凹入形成的操纵杆结合槽,在所述第一切割部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操纵杆结合槽相对应贯通形成的操纵杆插入孔,所述操纵杆的一端插入至所述操纵杆插入孔,以结合连接于所述操纵杆结合槽。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分离及结合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以方便维护第一及第二切割刃,通过内置用于维护第一切割刃及第二切割刃的刷子,最小化因用户的不慎导致丢失刷子的可能性,并由操纵杆可无人体损伤地稳定地去除体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式体毛修剪机,更具体地,涉及容易分离及结合切割部、并最小化 因用户的不慎导致丢失刷子的可能性、并能够稳定地去除体毛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
技术介绍
通常,使用插入至人体鼻孔内以切割及去除鼻毛的多种方式的体毛修剪机。所述 体毛修剪机中,旋转式体毛修剪机由形成有外侧刃的外侧切割部和形成有内侧刃的内侧切 割部构成,并通过外侧切割部和内侧切割部的相互旋转,切割并去除鼻毛。现有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由形成有多个外侧切割刃的外侧头、形成有多个内侧切 割刃的内侧头,以及结合外侧头和内侧头的定位销形成。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的定位销,与外侧头的外侧面形成在近乎相 同的平面上,为通过定位销的旋转将外侧头和内侧头结合或分离,需要配备另外的装置用 于旋转定位销,因此存在不便。并且,在去除体毛时,由于外侧头呈圆筒形状,需要稳定地支撑旋转式体毛修剪机 并去除体毛,因此也存在问题。例如,在将旋转式体毛修剪机插入到鼻孔内并去除体毛时, 由旋转式体毛修剪机的抖动会导致人体受伤。并且,由于,有别于旋转式体毛修剪机,需要另外配备用于维护各头部的切割刃, 因此频繁地发生丢失在使用旋转式体毛修剪机的过程中保持清洁所必需的刷子的情况。并且,由于现有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中需要另外配备刷子,因此不便于作为便携 式来使用。特别地,如果以暴露在外部环境的状态下使用刷子,其具有容易被灰尘或异物污 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可容易地分离及结合切割部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因用户的不慎导致丢失刷子的可 能性最小化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定地去除体毛的旋转式体毛修剪 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包括第一切割部,形成为具有中空部的圆筒 形状,其形成有多个第一切割刃,所述第一切割刃上形成有具有第一先行轴倾斜角的第一 先行切割边和具有第一后行轴倾斜角的第一后行切割边;第二切割部,其插入结合于所述 第一切割部的中空部,在所述第二切割部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切割刃的内侧,形成有多个 第二切割刃,所述第二切割刃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中空部的中心轴具有第二先行轴倾斜角 的第二先行切割边和相对于所述中空部的中心轴具有第二后行轴倾斜角的第二后行切割 边,在所述第二切割部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切割部的段差,并形成有把手,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切割部以所述中空部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操纵杆,其结合所述第一切 割部和第二切割部,并且其一部分向所述第一切割部的外周面外侧突出,在所述第二切割 部的一侧形成有向内侧凹入形成的操纵杆结合槽,在所述第一切割部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 操纵杆结合槽相对应贯通形成的操纵杆插入孔,所述操纵杆的一端插入至所述操纵杆插入 孔,以结合连接于所述操纵杆结合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在所述操纵杆插入孔的内侧形成有螺纹,所述 操纵杆的一端可螺纹结合连接于所述操纵杆插入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所述操纵杆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切割部的外侧 突出而成,在所述突出形成的操纵杆的另一端可形成有多个突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在所述第二切割部的另一端形成有刷子插入 孔,所述旋转式体毛修剪机还包括刷子保管部,其一侧形成有维护所述第一及第二切割刃 的刷子,所述刷子保管部的一端插入可结合于所述刷子插入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在所述刷子插入孔的内侧形成有螺纹,所述刷 子保管部的一端螺纹可结合连接于所述刷子插入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所述刷子保管部的另一端外侧面可形成有多个 突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所述刷子保管部,包括刷子安装部,一侧形成 有所述刷子的一端插入结合于所述刷子插入孔;刷子把手,其可固定设置于所述刷子安装 部的另一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所述刷子安装部的材质可以为硅或塑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所述第一切割部的第一切割刃的数量可以多于 所述第二切割部的第二切割刃的数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所述第一切割部的第一切割刃为9个,所述第 二切割部的第二切割刃可以为4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在所述第一切割部的第一切割刃的外侧面的边 角可形成为圆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在所述第一切割部及第二切割部分别可形成有 钛(Ti)、氮化钛(TiN)、铬(Cr)、氮化铬(CrN)材质的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在所述第一切割部及第二切割部,可分别在所 述涂层上涂敷金(Au)。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4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210 第一切割部;220 第二切割部;230:操纵杆; M0:刷子保管部;200,300 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得知在下面的说明 中,仅对有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操作所需的部分进行说明,在不会混淆本专利技术宗旨的 前提下,对其余部分进行省略。使用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或单词,不得解释限定为通常的或辞典中 的含义,专利技术者为了以最佳的方法说明自己的专利技术,立足于以术语的概念适宜地进行定义 的原则,应当以符合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因此,记载于本说明书中 的实施例和在附图中图示的结构,仅限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而不代表本专利技术的全 部技术思想,因此,在本申请日起,应当理解可代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多种相等物和变形 例的存在。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200的概略的立体图。图2 是图1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200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3是图1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200 的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旋转式体毛修剪机200可以包括第 一切割部210 ;第二切割部220,插入于第一切割部210内侧;操纵杆230,连接第一切割部 210及第二切割部220 ;以及刷子保管部M0,结合于第二切割部220的另一端部。第一切割部210形成为中空部210-1的形状,即实质上为圆筒形状。在此,中空部 210-1具有一定的内径,其内径至少大于插入至中空部210-1内的第二切割部220的外径。在第一切割部210的一端,即头部(head),形成有多个第一切割刃211,所述第一 切割刃211具有相对于中空部210-1的中心轴具有第一先行轴倾斜角(leading axial rake angle)的第一先行切割边211-1 ;以及相对于中空部210_1的中心轴具有第一后行轴 倾斜角(trailing axial rakeangle)的第一后行切割边211_2。此外,由于形成于各边的 先行轴倾斜角及后行轴倾斜角可具有适合于切割体毛的多种角度,所以在此不对其进行特 别的限定。针对第一切割部210,与第二切割部220结合的部分相比,向头部部分其外径逐渐 变小。例如,针对第一切割部210的结合于第二切割部220的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体毛修剪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切割部,形成为具有中空部的圆筒形状,其形成有多个第一切割刃,所述第一切割刃上形成有具有第一先行轴倾斜角的第一先行切割边和具有第一后行轴倾斜角的第一后行切割边;第二切割部,其插入结合于所述第一切割部的中空部,在所述第二切割部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切割刃的内侧,形成有多个第二切割刃,所述第二切割刃上形成有相对于所述中空部的中心轴具有第二先行轴倾斜角的第二先行切割边和相对于所述中空部的中心轴具有第二后行轴倾斜角的第二后行切割边,在所述第二切割部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切割部的段差,并形成有把手,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切割部以所述中空部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操纵杆,其结合所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并且其一部分向所述第一切割部的外周面外侧突出,在所述第二切割部的一侧形成有向内侧凹入形成的操纵杆结合槽,在所述第一切割部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操纵杆结合槽相对应贯通形成的操纵杆插入孔,所述操纵杆的一端插入至所述操纵杆插入孔,以结合连接于所述操纵杆结合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英淑
申请(专利权)人:姜英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5日 19:37
    词目修剪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