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功率单/双路输出电源电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9428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功率单/双路输出电源电路装置。该单/双路输出电源模块包括滤波电路与功率变换电路连接,功率变换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功率变换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功率变换电路与过流/短路保护电路连接,过流/短路保护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与隔离采样电路连接,隔离采样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实现永久性打嗝式短路保护,有效降低短路功耗,提高电源模块的可靠性,集成度高、外围电路简单,元器件少的特点,电路简单易于生产的小功率超小型单路输出电源模块,固定频率工作,可长期短路,耐潮湿、耐腐蚀,广泛应用电子工业、民用领域及航天、航空、矿井、电机驱动、机器人、半导体测试等领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模块,具体涉及一种小功率单/双路输出电源电路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小体积、小功率电源模块的设计目前主要的难点在于功能的实现和器件的选 择。如经常采用的专用PWM控制芯片UC38 X X系列,存在控制芯片体积较大、外围电路较 复杂、要实现输出短路打嗝需增加更多外围电路等缺陷。对于采用RCC电路形式的电源电 路,虽然不用专用控制芯片,但其频率随着输入电压及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又存在给滤波设 计带来很大的麻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可实现永久性短路保护,有 效降低短路功耗,提高电源模块的可靠性,集成度高、外围电路更简单,电路元器件少、电路 简单易于生产的一种小功率单路输出电源电路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功率双路输出电源电路装置。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5W小功率 超小型单路输出电源模块的特殊之处在于该单路输出电源模块包括一个滤波电路与功率 变换电路连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分别与过流/ 短路保护电路、PWM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与隔离采样电路连接。一种5W小功率超小型双路输出电源模块的特殊之处在于该双路输出电源模块包 括另一个滤波电路与另一功率变换电路连接,所述另一功率变换电路与另一整流滤波电路 连接,所述另一功率变换电路分别与另一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另一 PWM控制电路连接,所 述另一整流滤波电路与另一隔离采样电路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单路输出电源模块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图1的电路结构示意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路输出电源模块结构示意框图;图4为图3的电路结构示意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所示,一种5W小功率超小型单路输出电源模块包括一个滤波电路1与功 率变换电路2连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2与整流滤波电路3连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2分别 与过流/短路保护电路4、PWM控制电路5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5与隔离采样电路6连接。该模块采用厚膜陶瓷工艺生产制造,可以很好的解决模块的散热问题,提高模块 的热可靠性,同时又采用干燥氮气保护下的无应力平行封焊封装工艺,封装气密性好,提高 可靠性要求。图2所示为单路输出电源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原理图。图2中由电感Ll和电容Cl组成滤波电路,其中电感Ll 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 一端与电容Cl 一端连接,电容Cl另一端与接地连接;由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阻Rl、 电阻R2、电阻R3、PWM控制芯片U1、二极管VI、MOS管V2、二极管V3组成PWM控制电路,其 中电阻Rl —端与二极管Vl —端连接,二极管Vl另一端与接地连接,二极管Vl旁路与电容 C2 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与MOS管V2连接,MOS管V2、电阻Rl另一端与电感Ll和电容 Cl连接,二极管V3 —端与管针INH连接,另一端与MOS管V2连接,PWM控制芯片Ul的1脚 分别与电阻R2 —端、光电耦合器U2 —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电容C3 —端连接,电容C3 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 —端、电容C4 一端接地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芯片Ul的7脚连接, 电容C4另一端与芯片Ul的8脚连接,电容C4 一端的节点与芯片Ul的5脚和接地连接,芯 片Ul的3脚与MOS管V2连接,其旁路与电阻R9 —端连接,芯片Ul的4脚与电阻R5 —端 连接,芯片Ul的6脚分别与电阻R7 —端、电阻R9另一端、电阻R4 —端、电容C5 —端连接; 由电阻R4、电阻R7、电阻R9、电容C5组成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其中电阻R4与电容C5 —端 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变压器Tl初级线圈的2脚连接,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A、电 阻R8B、电容C8 —端连接,电容C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A、电阻R8B另一端接地连接;由光 电耦合器U2、电压基准U3、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9组成隔离采样电 路,其中光电耦合器U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9、电压基准U3阴极一端连 接,电压基准U3阳极一端除接地连接,并与电阻R13 —端连接,电阻R13另一端分别与电压 基准U3 —端、电容C9另一端、电阻Rl2 —端连接,电阻Rl2另一端与电感L2的2端连接, 电阻R10、电阻Rll另一端与电感L2的1端连接;由变压器11、1 )5管¥4、电阻1 5、电阻1 6、 电阻R8A、电阻R8B、电容C8组成功率变换电路,其中电阻R5另一端与MOS管V4的第4脚 连接,电阻R8A、电阻R8B另一端与MOS管V4的第1、2、3脚连接,电容C8另一端与电阻R6 一端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与MOS管V4的第5、6、7、8脚连接,MOS管V4的第5脚与变压器 Tl初级线圈抽头2连接,变压器Tl次级线圈抽头4与二极管V5 —端连接,变压器Tl次级 线圈抽头3与电容C6 —端连接;由二极管V5、电感L2、电容C6、电容C7组成整流滤波电路, 其中二极管V5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感L2的1端连接,电感L2的2端与电容C7 的一端连接,电容C6、电容C7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抽头3接地连接。图3所示,一种5W小功率超小型双路输出电源模块包括另一个滤波电路7与另一 功率变换电路8连接,所述另一功率变换电路8与另一整流滤波电路9连接,所述另一功率 变换电路8分别与另一过流/短路保护电路10、另一 PWM控制电路11连接,所述另一整流 滤波电路9与另一隔离采样电路12连接。图4所示为双路输出电源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原理图。图4中由电感L3和电容ClO组成滤波电路,其中电感L3 —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 一端与电容ClO —端连接,电容ClO另一端与接地连接;由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 阻R14、电阻R15、电阻R16、PWM控制芯片U4、二极管V6、M0S管V7、二极管V8组成P丽控制电路,其中电阻R14—端与二极管V6—端连接,二极管V6另一端与电容Cl 1 一端接地连接, 电容Cll另一端与MOS管V7连接,MOS管V7、电阻R14另一端与电感L3和电容ClO连接, 二极管V8 —端与管针INH连接,另一端与MOS管V7连接,PWM控制芯片U4的1脚分别与 电阻R15 —端、光电耦合器U5 一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与电容C12 —端连接,电容C12另 一端分别与电阻R16 —端、电容C13 —端接地连接,电阻R16另一端与芯片U4的7脚连接, 电容C13另一端与芯片U4的8脚连接,电容C13 —端的节点与芯片U4的5脚和接地连接, 芯片U4的3脚与MOS管V7连接,其旁路与电阻R22 —端连接,芯片U4的4脚与电阻R18 一端连接,芯片U4的6脚分别与电阻R7 —端、电阻R9另一端、电阻R4 —端、电容C5 —端 连接;由电阻R4、电阻R17、电阻R20、电容C14组成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其中电阻R17与 电容C14 一端连接,电阻R17另一端与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2脚连接,电阻R20另一端分 别与电阻R21A、电阻R21B、电容C16 —端连接,电容C1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功率单路输出电源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路输出电源模块包括一个滤波电路(1)与功率变换电路(2)连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2)与整流滤波电路(3)连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2)分别与过流/短路保护电路(4)、PWM控制电路(5)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5)与隔离采样电路(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伟京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