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连接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135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网络信息连接模块,包括:壳体、多根端子线、与多根端子线分别相连的多个刺破端子及固定多个端子线和刺破端子的端子线座;端子线包括用于与插头接触的接触部及与刺破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多根端子线的连接部分三层设置。通过设置三层端子线,端子线之间的信号传输干扰较小,网络信息连接模块的可靠性提高,从而信号传输性能显著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信息连接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信息连接模块。
技术介绍
在通信
中,由于通信网络中的各类通信终端分布在不同的物理地点,因 此,需要通过传输线将各个通信终端连接在一起。传输线与各个通信终端的连接主要是通 过通信终端上的网络信息连接模块进行连接。网络信息连接模块是用于传输网络数字信号 的连接器,其采用RJ11、RJ12或RJ45等形式的插座,后端采用卡线端子(IDC)的方式卡接 数据缆,起到导通传输信号及补偿衰减的作用。随着数据通信业务的发展,用户对网络通信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对网路通信端 接模块的高速传输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传统的网络信息连接模块端子线之间 信号传输受串音干扰较大,信号传输性能不高,不能满足当今用户对高速通信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性能较好的网络信息连接模块。一种网络信息连接模块,包括壳体、多根端子线、与多根端子线分别相连的多个 刺破端子及固定多个端子线和刺破端子的端子线座;端子线包括用于与插头接触的接触部 及与刺破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多根端子线的连接部分三层设置。优选的,壳体一端设有打线平台,另一端设有插头接插孔;端子线座与打线平台对 应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与刺破端子位置相应的多个打线柱,刺破端子收容于相邻打线柱形 成的槽内;端子线座与插头接插孔对应的一端插入插头接插孔内且设有固定端子线的端子 线槽位。优选的,端子线数量为8,刺破端子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第八共八个刺破端子,其中,与第二、第五及第七刺破端子相连的端子线连接部分布在在第 一层,与第一、第六及第八刺破端子相连的端子线连接部分布在第二层,与第三、第四刺破 端子相连的端子线连接部分布在第三层,第二层位于第一层与第三层的中间。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层及第三层之间的电容介质片。优选的,电容介质片为“L”形片状结构,边缘沿连接部延伸方向设有用于定位的半 圆形定位孔,相应的,端子线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位置形状相适配的定位胶柱。优选的,还包括与端子线座的底部尺寸对应的用于稳定端子线的压线板,压线板 与端子线座的底部对接。优选的,还包括覆盖在端子线座打线柱部分的防尘盖。优选的,防尘盖顶壁与插头接插孔靠近的一端设有撬口,侧壁设有与多个打线柱 位置对应的半圆形的出线口。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出线口下方的色序标签贴纸,色序标签贴纸上设有两种标 准打线方式的色序。优选的,插头接插孔开口设有导槽结构。通过设置三层端子线,端子线之间的信号传输干扰较小,网络信息连接模块的可 靠性提高,从而信号传输性能显著提高。此外,通过在不同层的端子线之间设置电容介质片,可以稳定信号传输,进一步增 大信号传输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网络信息连接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网络信息连接模块沿I-I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实施例的网络信息连接模块的爆炸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端子线及刺破端子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端子线及刺破端子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1实施例的端子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实施例电容介质片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端子线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5的端子线中插有图8的电容介质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一实施例压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一实施例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一实施例色序标签贴纸的示意图;图14为一实施例的网络信息连接模块与外接的网络跳线插头示意图;图15为图14实施例中网络信息连接模块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主要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网络信息连接模块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网络信息连接模块100包括壳体110、端子线120、 与端子线120相连的刺破端子130及用于固定端子线120和刺破端子130的端子线座140。请参图4,本实施例的壳体110 —端设有打线平台112,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网络跳 线插头对接的插头接插口 114。打线平台112底部的支撑部分116呈拱形。拱形的打线平 台112有利于平稳打线端接,在用打线刀打线时可以提供一个较为平稳的支撑点,从而有 利于打线过程的顺利进行。插头接插口 114可以与标准的RJ45、RJ11、RJ12等网络跳线插 头对接。优选的,插头接插口 114设有保护端子线120的导槽118,从而可以避免网络跳线 插头的不正确插入。请参图5与图6,端子线120包括与刺破端子130相连的连接部122及与外接插头 接触的接触部124。连接部122与接触部IM优选的呈锐角设置。本实施例的端子线120 共有八根,对应标准RJ45网络跳线插头。八根端子线120分别与八个刺破端子130相连。 八根端子线120的连接部122共分三层设置。八个刺破端子130从与壳体110相靠近插头 接插孔114的一端依次命名为第一刺破端子131、第二刺破端子132、第三刺破端子133、第 四刺破端子134、第五刺破端子135、第六刺破端子136、第七刺破端子137、第八刺破端子138。其中,与第二刺破端子132、第五刺破端子135及第七刺破端子137相连的连接部122 分布在在第一层,与第一刺破端子131、第六刺破端子136及第八刺破端子138相连的连接 部122分布在第二层,与第三刺破端子133及第四刺破端子134相连的连接部122分布在第三层。第二层位于第一层与第三层的中间。通过设置三层端子线120,端子线120之间的信号传输干扰较小,网络信息连接模 块100的可靠性提高,从而信号传输性能显著提高。请参图7,端子线座140与打线平台112对应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与刺破端子130 位置相应的多个打线柱142。刺破端子130收容于相邻打线柱142形成的槽内。端子线座 140与插头接插孔114对应的一端插入插头接插孔114内且设有固定端子线120的端子线 槽位144。端子线120的接触部IM卡在所述端子线槽位144中。请参图8至图1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网络信息连接模块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层 与第三层之间的电容介质片150。图8中电容介质片150呈片状的“L”形,边缘沿连接部 122延伸方向设有用于定位电容介质片150的半圆形定位孔152,相应的,如图9所示,端子 线座140的底部设有4个突起的定位胶柱146。通过在不同层的端子线120之间设置电容 介质片150,可以稳定信号传输,进一步增大网络信息连接模块100的信号传输效率。请参图11至图1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网络信息连接模块100还包括与端子线座 140底部尺寸对应的用于稳定端子线120的压线板160、覆盖在端子线座140打线柱142部 分的防尘盖170及设置在打线平台112两侧色序标签贴纸180。压线板160与端子线座140的底部对接,主要用于稳定端子线120及刺破端子 130,从而网络信息连接模块100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加。请结合图9和图11,本实施例的压 线板160主要通过设在边缘的压线板卡扣162与端子线座140上设有的端子线卡扣148对 应卡接固定。防尘盖170呈框型,其顶壁靠近插头接插孔114的一端设有便于拆卸的撬口 172, 两侧壁设有与打线柱142位置对应的半圆形的多个出线口 174。色序标签贴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信息连接模块,包括:壳体、多根端子线、与所述多根端子线分别相连的多个刺破端子及固定所述多个端子线和刺破端子的端子线座;所述端子线包括用于与插头接触的接触部及与所述刺破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端子线的连接部分三层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帅
申请(专利权)人: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