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85680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由树脂基材和分散在所述树脂基材中的玻璃纤维所构成的结构层和附着在结构层表面由贴面材料制成的表面层,所述贴面材料由树脂糊均匀涂敷在饰面材料上,经预固化和干燥形成,其中:所述树脂糊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混合而成:乙烯基树脂100份;引发剂1~2份;内脱模剂2~4份;无机填料30~130份;耐磨粉20~90份;苯乙烯15~50份;偶联剂0.5~2份以及低收缩添加剂1~20份,所述耐磨粉的粒径大小为10~74微米、硬度为8~10莫氏,所述饰面材料为60~10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强塑料具有表面质量能够保持长久良好,特别适于卫浴领域等环境较为恶劣的应用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是在热固性树脂基材中添加纤维性增强材料所制 得,通常采用压制成型工艺来制造。压制成型包括层压成型、模压成型、手糊成型等方法,目 前发展较快的是模压成型中的块状或团状模塑料模压成型工艺(BMC、DMC)以及片状模塑料 模压成型工艺(SMC)。在增强塑料中,不饱和树脂、间苯树脂是最常用的树脂基材,在其中添加玻璃纤 维、无机填料、以及氧化镁之类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增强材料。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玻璃纤 维的添加量通常在质量百分比20 35%之间浮动。由于在模压固化过程中,树脂基材会产生收缩,导致表面不光滑,且玻璃纤维会进 入表面层,使得制品的外观不佳。在卫浴行业,特别是在生产A级表面的浅色制品时,可以 采用加入低轮廓材料来减小其收缩率,但依然无法避免玻璃纤维进入到表面层的问题。也可以在成品的表面涂覆一层涂料来改善其表面性能。若采用粉状模塑料,则应 在模压步骤之前进行涂覆;或在模压之后再涂覆。但无论是在模压步骤之前还是之后,都会 额外增加一道涂覆的工序,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工艺繁琐。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试图通过令各层SMC片料中填料的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其包括由树脂基材和分散在所述树脂基材中的玻璃纤维所构成的结构层(1)和附着在所述结构层(1)表面由贴面材料制成的表面层(2),所述贴面材料由树脂糊均匀涂敷在饰面材料上,经预固化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糊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混合而成:  乙烯基树脂 100份;  引发剂 1~2份;内脱模剂 2~4份;  无机填料 30~130份;  耐磨粉 20~90份;  苯乙烯 15~50份;  偶联剂 0.5~2份;  低收缩添加剂 1~20份,  所述耐磨粉的粒径大小为10~74微米、硬度为8~10莫氏,所述饰面材料为60~10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福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科逸卫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