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8301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液体中潜水操作的流动产生装置并且具有叶轮(10),其中该流动产生装置包括磁传动装置(15,15′),该磁传动装置在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具有磁极(70,75,80,85)装置(30,30′,40,40′),其中磁极(70,75,80,85)装置(30,30′,40,40′)通过磁场彼此运动耦接,在磁传动装置(15,15′)的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具有传动比,磁传动装置(15,15′)与叶轮(10)运动耦接以便驱动叶轮,流动产生装置具有电机(20),该电机与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运动耦接以便驱动磁传动装置,其中还设有封闭罩(62),该封闭罩将电机和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的磁极(80,85)装置(30,30′)一起液体密封地封闭并使其与磁传动装置的输出侧分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液体中潜水操作的流动产生装置 (Stromungserzeugungseinheit),其为带有叶轮的再循环泵、混合器(Mixer)或流动加速器的形式。
技术介绍
当流动产生装置在液体中潜水操作时(例如在污水净化厂中的循环泵),维护及维修费用构成了整体运转费用的很大一部分。特别地,维护及必要时需更换的运动部件在潜水操作的流动产生装置中十分昂贵且成本很高。其缺陷在于,在运动部件上或在运动部件之间的磨损和沉积会损害流动产生装置的功能性,因此需要频繁地进行维护及修理。此外,流动产生装置需要可靠的密封,以防止液体进入到电子组件或机械组件中以及发生沉积。特别地,由此所需的动态密封需要经常被更换,这额外地增加了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再循环泵、混合器或流动加速器形式的流动产生装置,其中该流动产生装置具有大幅降低的维护费用。此目的通过具有如下所述特征的流动产生装置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改进方式由相关的文字说明及附图给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动产生装置被设计成用于在液体中进行潜水操作,并且该流动产生装置是再循环泵、混合器或流动加速器等。该流动产生装置具有叶轮和电机,并且包括磁传动装置,该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具有磁极装置(Anordrumg magnetischer Pole,由多个磁极组成的装置/设置)。由此,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在本申请中应理解为磁传动装置的驱动侧。磁传动装置的输出侧在本文中则与磁传动装置的从动侧意义相同。输入侧的磁极装置与输出侧的磁极装置通过磁场彼此运动耦接 (bewegimgsgekoppelt,运动耦合),其中在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具有一传动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传动装置的输出侧与叶轮运动耦接以便驱动叶轮。电机与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运动耦接以便驱动磁传动装置。在此处,一方面,磁传动装置用于进行转速/扭矩转换,由此使电机的转速降低为叶轮所需的转速。另一方面,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动产生装置的磁传动装置中,输入侧与输出侧磁性地运动耦接,并且由此以非接触的方式运动耦接。磁传动装置的彼此相对运动的部件不会发生磨损。因此可以有利地省去磁传动装置的润滑、 保养、以及特别是因磨损导致的更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动产生装置的磁传动装置可由此实现流动产生装置的免维护运行。此外,在非接触耦接的磁传动装置中不需要为了防止液体进入(Fmssigkeitseinti^ge)而将各轴的输入侧及输出侧密封。因此,有利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动产生装置需要较少的动态密封或者根本不需要动态密封。根据本专利技术设有封闭罩,该封闭罩将电机与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的磁极装置封装到一起。在此处,叶轮被设置在封闭罩的外面,并且优选为被浮装式地(freistehend,独立地)构造,从而其可优选自由地在待输送的液体中旋转。在电机中液体的进入恰好对于流动产生装置的运行具有特别严重的影响。因为不必使轴从液体密封的封闭罩向外导出以便驱动叶轮,所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持久地排除在电机区域内液体进入的可能性,同时其还无需维护。该封闭罩将电机和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的磁极装置与磁传动装置的输出侧分隔开。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不需要额外的动态密封(例如在叶轮的驱动轴或传动装置的输入轴上的轴密封)。由此能够使流动产生装置的操作可靠且维护较少。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动产生装置中,优选的是,封闭罩的至少一个设置在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的磁极装置与输出侧的磁极装置之间的部分构成非磁性的隔离壁。该隔离壁在此处优选设置为套管(Spaltrohr,缝管)的形式。输入侧的磁极装置例如可以被套管周向环绕,其中磁传动装置的输出侧的多个磁极被设置在套管之外,并且基本周向地围绕套管。 必要时所存在的隔离壁的非磁性的结构基本上不会影响磁传动装置的以磁力结合(附着) (magnetischem Kranschluss)为基石出的作用方式。适当的是,在流动产生装置中,磁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大于1,即磁传动装置以从输入侧的较高转速到输出侧的较低转速的方式进行转速及转矩的转换。在此处,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优选与高速转动件(SchnelMufer)运动耦接。优选的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动产生装置中,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的磁极装置和输出侧的磁极装置分别被构造为具有多极磁化的磁环。输入侧及输出侧的磁环在此处分别具有沿周向方向呈交替顺序设置的磁性北极和磁性南极。所述磁环分别可旋转地设置成 所述磁环能通过其磁场彼此相互作用。在此处可以基本上以与传动齿轮的啮合相似的方式来实现磁环的耦接。例如,磁环被构造成圆环状,并且具有多个以相同间距分布在其圆周上的磁极。磁环在此处可旋转地被设置成两个磁环的周向区域彼此靠得足够近,以便在此区域中输入侧磁环的极与输出侧磁环的不同名的极以类似于齿连接(Verzahrumg)的方式形成磁力结合形式的配合。以此方式,输入侧磁环的转动与输出侧磁环的转动形成为转动耦接。优选的是,在该流动产生装置中,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磁环和输出侧磁环围绕彼此平行延伸的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设置。在此适当的是,叶轮和流动产生装置的驱动装置设置在磁传动装置的沿旋转轴线的方向彼此远离的两侧。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动产生装置的优选改进方案中,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磁环和输出侧磁环围绕彼此偏移(偏置)的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设置。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磁环和磁传动装置的输出侧磁环优选以(类似)正齿轮传动(Stimradgetriebe)的方式设置在同一平面中。旋转轴线彼此之间的偏移例如至少为磁环的两个外半径之和。可选地,所述磁环中的一个磁环也可以被另一个磁环周向环绕。优选的是,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磁环所具有的极的数目少于输出侧磁环所具有的极的数目。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输入侧磁极与输出侧磁极沿着磁环的彼此贴近的周向区域始终成对地彼此以力结合的方式耦接,就可确保磁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大于1。在此情况下, 与齿轮传动装置类似,传动比被确定为是磁传动装置的输出侧的极的数目与输入侧的极的数目之比。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动产生装置中,优选的是,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磁环的半径小4于输出侧磁环的半径。例如,输入侧磁环和输出侧磁环具有相同的极周向延伸部,并且与齿轮相类似地以相同的圆周速度(Kreisgesctwindigkeit)转动耦接,由此形成大于1的传动比。与此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输入侧磁环具有较少的磁极数目。特别优选的是,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磁环被输出侧磁环周向环绕。例如输入侧磁环和输出侧磁环被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以此方式即可实现节省空间的磁传动装置并进而实现节省空间的流动产生装置。还优选的是,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磁极装置和输出侧磁极装置也可以借助磁传动装置的额外的中间级(Zwischenstufe),例如借助设置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的可旋转的磁环,通过磁场彼此运动耦接。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动产生装置的优选改进方案中,磁传动装置在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磁极装置与输出侧磁极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磁轭装置(Anordmmgstationarer Joche, 由多个固定的磁轭组成的装置/设置),该固定磁轭装置设计为用于形成传动比。在此处,例如,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磁极装置与输出侧磁极装置分别构造为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多极磁化的磁环。磁传动装置的输入侧磁环和输出侧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液体中潜水操作的流动产生装置,所述流动产生装置是再循环泵、混合器或流动加速器(5,5′),并且所述流动产生装置具有叶轮(10)和电机(2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产生装置包括磁传动装置(15,15′),所述磁传动装置在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具有磁极(70,75,80,85)装置(30,30′,40,40′),其中磁极(70,75,80,85)装置(30,30′,40,40′)通过磁场彼此运动耦接,在所述磁传动装置(15,15′)的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具有传动比,所述磁传动装置(15,15′)的输出侧与所述叶轮(10)运动耦接以便驱动所述叶轮(10),所述电机(20)与所述磁传动装置(15,15′)的输入侧运动耦接以便驱动所述磁传动装置(15,15′),并且,其中设有封闭罩(62),所述封闭罩(62)将所述电机(20)与所述磁传动装置(15,15′)的输入侧磁极(80,85)装置(30,30′)一起液体密封地封闭,并且使所述电机(20)与所述磁传动装置(15,15′)的输入侧磁极(80,85)装置(30,30′)与所述磁传动装置(15,15′)的输出侧分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容克拉斯·尼博
申请(专利权)人: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