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电设备维修领域。
技术介绍
当电机绕组烧毁重新绕制时,需要在一定形状的绕线模上进行绕制。由于不同型 号电机的铁芯槽数、绕组匝数、绕组线规、铁芯槽长、宽等都各异,对于绕组的绕制,不同型 号的电机都需要做不同绕组绕制的模子。以往电机绕线模材料多为木材,其大小由电机的 槽距、绕组的匝数、槽宽等决定。而木制绕线模制作、加工工艺复杂,制作周期较长,影响了 生产周期,且木制容易变形、损坏,无法长期使用,造成了材料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万能绕线模,该装置不需要针对 不同型号的电机制作不同的绕组绕制的模子,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同时经久耐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万能绕线模,包括横杆和主杆,所述横杆上开有两个燕尾槽,所述主杆的数量 为两个,其形状分别为向左和右翻转90°的“T”字形,每个主杆的纵向、横向都有槽口,每 个主杆的槽内安装有绕组绕制移动体,所述绕组绕制移动体可在槽内移动,并通过螺母加 以固定,所述横杆上的燕尾槽与主杆的横向杆上燕尾槽相互配合,连接横杆与主杆,并通过 主杆横向杆上的绕组绕制移动体的螺母加以固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能绕线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和主杆,所述横杆上开有两个燕尾槽,所述主杆的数量为两个,其形状分别为向左和右翻转90°的“T”字形,每个主杆的纵向杆上开有两个燕尾槽,每个主杆的纵向、横向都有槽口,每个主杆的槽内安装有绕组绕制移动体,所述绕组绕制移动体可在槽内移动,并通过螺母加以固定,所述横杆上的燕尾槽与主杆的横向杆上燕尾槽相互配合,连接横杆与主杆,并通过主杆横向杆上的绕组绕制移动体的螺母加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汉悦,吴汉林,陈萍,张芳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