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包边机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857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包边机定位机构,包括底模、位于底模周边的侧边定位装置,在底模上方设有定位平板,在定位平板上设有若干组工件压紧装置,所述工件压紧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定位平板上的定位杆、设置在定位平板上表面的杠杆以及设置在定位平板下表面的气缸,定位杆的下端设有压紧体,杠杆的中部与设置在定位平板上的杠杆支承座铰接,定位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杠杆的一端连接,从而构成第一四连杆机构,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杠杆的另一端连接,从而形成第二四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升降式定位结构,使整个定位机构的刚性和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并显著提高定位精度,同时提高了压紧体布置的灵活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件的包边机,具体涉及一种包边机上的工件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在冲压
,经常通过包边工艺将内外两个冲压件连接成一体,并形成一个光滑的包边,具体是将外侧的冲压件预留一定宽度的边,并将该预留边折弯90度,然后将内、外冲压件叠放在一起,通过包边机将预留边向内侧压平,从而将内侧冲压件的边缘包覆并连成一体。包边机在包边前需先将工件定位并压紧在包边机的底模上,以确保包边后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能符合设计要求。现有的包边机定位机构通常都是采用曲臂式杠杆结构, 即在底模的旁侧铰接曲臂式杠杆,杠杆的一端与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杠杆的另一端设置块状或片状的压紧体,气缸的缸体则铰接在包边机的底座上,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杠杆转动, 从而使杠杆一端的压紧体贴近工件,并将工件压紧在底模上。由于在底模的外侧还设置有预包边机构和包边机构,因此,曲臂式杠杆的转动点距离工件较远,从而使压紧体远离杠杆的转动中心,进而增加杠杆的扭矩,使其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甚至断裂等问题,此外,由于压紧体距离杠杆的转动中心较远,因此,杠杆在转动时压紧体容易出现晃动,从而使其压紧的位置偏差较大,进而造成压紧体在压紧工件时的定位精度较低,使最终包边后的工件内外层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工件的外形轮廓误差较大、精度不高,尤其像汽车车门等外形尺寸较大的工件,在冲压成型时其本身的制造公差较大,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定位机构会使包边后的工件外形轮廓误差较大,从而低降成品合格率。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客车仓门包边机”,其公开号为CN101537451A,该包边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上的底胎;在机体的侧壁上设置有45°包边机构和90°包边机构以及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于侧壁安装座上的气缸或油缸,和铰接在安装座上的U型压头,所述U型压头的一端与安装座上的气缸或油缸的活塞杆相铰接;所述45°包边机构和90°包边机构为安装在所述侧壁安装座上的油缸和铰接在所述油缸活塞杆上的拐臂,在所述两拐臂上端部分别设置有压块。上述客车仓门包边机的压紧机构由于设置在机体的侧壁,同时其压头呈U型,因此同样存在压头受到的扭矩大、其强度不高,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甚至断裂的问题,并且U型压头的工作点位置偏差大,在压紧工件时仍然会出现内外层之间的滑移,从而对定位精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包边机定位机构存在的结构强度差、使用寿命短以及定位精度低的不足,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包边机定位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包边机定位机构, 包括底模、位于底模周边的侧边定位装置,在底模上方设有定位平板,在定位平板上设有若干组工件压紧装置,所述工件压紧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定位平板上的定位杆、设置在定位平板上表面的杠杆以及设置在定位平板下表面的气缸,定位杆与定位平板滑动连接,定位杆的下端设有与工件上的定位孔配合的压紧体,杠杆的中部与设置在定位平板上的杠杆支承座铰接,定位杆伸出定位平板上表面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杠杆的一端连接,从而构成第一四连杆机构,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定位平板上表面的端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杠杆的另一端连接,从而构成第二四连杆机构。本技术采用的是上下升降式定位结构,从而使压紧体所受到工件的反作用力方向与定位杆的轴线重合,不受弯曲扭矩的作用,因而其刚性和强度显著提高,可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弯曲变形甚至断裂等问题;并且,定位杆与定位平板之间是轴向的滑动连接,因而可显著地减小定位杆的晃动,与曲臂式杠杆结构相比, 有利于保证其定位精度;进一步地,定位平板的设置方便定位杆的布置,从而可在工件的任何位置布置压紧体,避免与包边机的包边机构发生干涉,既有利于简化定位机构的结构,又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定位效果。借助于杠杆的行程放大作用,有利于减小气缸的工作行程,并缩短其外形尺寸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有利于气缸的位置布置,并可减小整台包边机的外形尺寸。二个四连杆机构可避免定位杆、活塞杆在升降时出现卡死现象,同时,四连杆机构工作时的摩擦力较小,有利于降低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杠杆在第一四连杆机构中的有效长度等于杠杆的转动中心与定位杆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杠杆在第二四连杆机构中的有效长度等于杠杆的转动中心与活塞杆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杠杆在竖直方向的上下转动角度相等。当杠杆位于水平位置时, 杠杆两端与第一、第二连接杆的铰接中心刚好分别位于定位杆、活塞杆的轴线上,从而使第一、第二连接杆分别与定位杆、活塞杆位于同一轴线上,由于杠杆在竖直方向的上下转动角度相等,因此,当杠杆向上或向下转动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动角度较小,进而使第一、第二连接杆与定位杆、活塞杆所形成的夹角较小,这样,定位杆和活塞杆上所受的水平方向的分力较小,有利于提高定位杆和活塞杆的强度,避免出现弯曲现象,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减小定位杆和活塞杆在上下升降时的摩擦力,降低磨损,从而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压紧体头部设有导向的锥度,其尾端设有压紧台阶。定位时,具有锥度的压紧体可方便地进入工件的定位孔内,并利用锥度的自动对中作用,对工件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利用尾端的压紧台阶压紧工件,有效地提高了工件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工件最终的包边精度。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平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定位杆上的定位杆导套,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杆导套为滑动连接。利用定位杆导套对定位杆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定位杆的上下滑动精度,进而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同时,通过微调定位杆导套的安装位置,可对定位杆的位置进行精细的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工件的定位精度。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平板的上表面位于杠杆支承座与定位杆之间的位置设有调节杠杆转动角度的限位块。限位块可起到调整和限定杠杆转动角度的作用,通过调整限位块的高度,即可方便地调整杠杆的转动角度,进而调整定位杆的工作行程,使压紧体能准确地压紧工件,避免工件的过度受压。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与杠杆转动中心的距离等于活塞杆与杠杆转动中心距离的 1. 5倍至2. 5倍,既有利于缩小气缸的工作行程,又可使气缸工作时的作用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进而控制气缸的直径不至于过大,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缸的成本。作为优选,所述侧边定位装置为一组间隔设置在底模边缘垂直的导向片,导向片的上端设有导向的倒角,从而有利于工件的自动对中定位;导向片的厚度为2mnT5mm,可避免因包边压块上出现过长的非工作区域而影响预包边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升降式定位结构,并且压紧体具有定位、压紧双重作用,使整个定位机构的刚性和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并显著提高定位精度, 同时提高了压紧体布置的灵活性,而杠杆机构的采用则有利于减小整机外形,使其结构更为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底模3、定位平板4、定位杆41、压紧体42、压紧台阶5、杠杆6、气缸61、活塞杆7、杠杆支承座9、定位杆导套 10、限位块11、导向片12、工件13、定位孔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式包边机定位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底模2,在底模周边设置侧边定位装置,该侧边定位装置为一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包边机定位机构,包括底模、位于底模周边的侧边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在底模(2)上方设有定位平板(3),在定位平板上设有若干组工件压紧装置,所述工件压紧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定位平板上的定位杆(4)、设置在定位平板上表面的杠杆(5)以及设置在定位平板下表面的气缸(6),定位杆与定位平板滑动连接,定位杆的下端设有与工件(12)上的定位孔(13)配合的压紧体(41),杠杆的中部与设置在定位平板上的杠杆支承座(7)铰接,定位杆伸出定位平板上表面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杆(14)与杠杆的一端连接,从而构成第一四连杆机构,气缸的活塞杆(61)伸出定位平板上表面的端部通过第二连接杆(15)与杠杆的另一端连接,从而构成第二四连杆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福春朱贵李书福杨健余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