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合营专利>正文

胶囊自动套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62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胶囊自动套合机,包括:A端料斗和B端料斗、A端排列机构和B端排列机构、套合机构,以及排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套合机构包括:若干排列于上托架上的上层套合模,其模孔的接纳口向上并向特定方向步进以便有序接纳两端胶丸;若干排列于下托架上的下层套合模N,其模孔的接纳口向下并向另一特定方向步进;两组翻模轮,分置于上、下层套合模的两端实现两层套合模之间的循环及其接纳口方向的变换;顶合机构,位于所述上层套合模对应的适当位置以将行至该处的套合模模孔内的A端胶丸和B端胶丸套合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胶囊套合的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套合后的空心胶囊一致性好,更利于后续加工,而且卫生状况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加工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胶丸套合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药物胶囊是将药物灌装在A端胶丸(有时称为大端胶丸或者胶囊冒)和B端胶丸(有时称为小端胶丸或者胶囊体)对合而成的空心胶囊内而成。其过程通常是先制成要求规格的大端胶丸和小端胶丸,之后再将大端胶丸和小端胶丸套合在一起而成为空心胶囊,最后再用灌装设备将套合在一起的空心胶囊进行分离——灌装药物——再次套合而成为可供服用的药物胶囊。目前将分体的A端胶丸和B端胶丸套合成空心胶囊的办法主要是靠机械排列人工套合,操作过程中需要手工将倒头胶丸换向,既不卫生又费人工,效率低,成品长度又很难保证一致,不便于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套合效率低、不卫生、成品长度不一致的缺陷,提供一种胶囊自动套合机。为此,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胶囊自动套合机,包括A端料斗和B端料斗,分别用于容纳和排放A端胶丸和B端胶丸;A端排列机构和B端排列机构,分别位于所述A端料斗和B端料斗下方,以分别接纳A端胶丸和B端胶丸并对其按照要求进行排列;套合机构,位于A端排列机构和B端排列机构的下方,有序地从所述的A端排列机构和B端排列机构接纳开口相对的A端胶丸和B端胶丸并将其套合成胶囊;以及排料机构,将套合机构套合成的胶囊排至要求的位置; 其特征是所述的套合机构包括若干排列于上托架上的上层套合模,其模孔的接纳口向上并向特定方向步进以便有序接纳两端胶丸;若干排列于下托架上的下层套合模,其模孔的接纳口向下并向另一特定方向步进;两组翻模轮,分置于上、下层套合模的两端实现两层套合模之间的循环及其接纳口方向的变换;顶合机构,位于所述上层套合模对应的适当位置以将行至该处的套合模模孔内的A端胶丸和B端胶丸套合在一起。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供具体实施时选用所述套合模的模孔为阶梯状的通孔,其大径孔段作为接纳口并以在上的方式置于上托架上;所述的B端排列机构在上层套合模步进的方向上位于A端排列机构之前,从而使得B端胶丸先于A端胶丸进入套合模的模孔。所述的翻模轮通过磁力吸附套合模以携带套合模实现两层套合模之间的循环及其接纳口方向的变换。所述的翻模轮上具有定位凸部;且将上层套合模向下托架上变换的翻模轮处设置有脱模压轮和防脱护罩。所述上层套合模和下层套合模步进的起始端均设置有送模爪。所述的排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层套合模下方适当位置的正品出料导槽,以及设置在与所述下层套合模对应的适当位置的次品排除杆,且该次品排除杆在下层套合模步进方向上位于所述正品出料导槽之后,与该次品排除杆对应设置有次品出料导槽。在所述的下层套合模的上方与正品出料导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吹料管。所述的A端排列机构和B端排列机构均包括依次置于相应料斗下方的取料轴、换向轴和换向针轮,所述取料轴上具有取料孔,所述换向轴上具有与取料孔对应的换向通孔,所述的换向针轮具有与换向通孔对应的换向针;且B端换向针轮与所述的上层套合模相邻;而在A端换向针轮与所述的上层套合模之间还设置有掉头轴。所述的取料轴上开设有与取料孔相通的风口,在风口的转动行程上设置有吸料风管和吹料风管。在所述的上层套合模下侧与换向针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吸料风管。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A、B端胶丸套合的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套合后的空心胶囊一致性好,更利于后续加工,而且空心胶囊的卫生状况好;基于上述方案各机构的动作协调性,可以通过改变输出轴转速的方式改变套合机的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的排列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结构中的套合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B端料斗、2.B端取料轴、2a.B端取料轴取料孔、2b.B端取料轴风口、3.B端吹料风管、4.B端换向轴、4a.B端换向轴换向通孔、5.B端换向针轮、5a.B端换向针轮换向针、6.上层送模爪、7.上翻模轮、7a.上翻模轮定位凸部、7b.上翻模轮磁性携带位置、8.套合模、9.B端吸料风管、10.次品出料导槽、11.动力分配箱、12.压力风泵、13.真空风泵、14.机架、15.正品出料导槽、16.电机、17.下层送模爪、18.脱模压轮、19.吹料管、20.下翻模轮、20a.下翻模轮定位凸部、20b.下翻模轮磁性携带位置、21.次品排除杆、22.顶合机构、23.A端掉头轴、24.A端换向针轮、24a.A端换向针轮换向针、25.曲柄顶合机构、26.A端吹料风管、27.A端换向轴、27a.A端换向轴换向通孔、28.A端取料轴、28a.A端取料轴取料孔、28b.A端取料轴风口、29.A端料斗、30.AB吸料风管、31.A端防脱罩、32.B端防脱罩、33.上托架、34.下托架、35.防脱护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胶囊自动套合机,主要由机架14、安装在机架14上的动力机16、传动机构、压力风泵12、真空风泵13、A端料斗29、B端料斗1、A端排列机构、B端排列机构、套合机构、排料机构构成,其中动力机16由安装在机架14上的电动机充当,为整个套合机提供主要动力。传动机构只要包括一个动力分配箱11,通过该动力分配箱11可以将电动机16的动力输出给需要动力的机构。压力风泵12用于给下述需要压力风的位置提供压力风。真空风泵13用于对下述需要负压的位置产生负压。A端料斗29与B端料斗1结构相似,安装在机架14的上方,分别用于容纳A端胶丸和B端胶丸,二者下端开设有出口以便胶丸下落。A端排列机构(详见图2)位于A端料斗的下方,它包括依次置于A端料斗29下方的A端取料轴28、A端换向轴27、A端换向针轮24和A端掉头轴23,该取料轴28上开设有取料孔28a和与取料孔相通的风口28b,在风口28的转动行程上设置有吸料风管30和吹料风管26,该换向轴27上具有与取料孔28a对应的A端换向通孔27a,该换向针轮24具有与A端换向通孔对应的A端换向针24a,该掉头轴23上具有掉头孔23a,且掉头轴23与下文述及的上层套合模M相邻,从而可以使B端掉头轴23上的胶丸落入套合模;它们通过传动机构的动力分配箱获得动力而协调地做间歇性的转动动作,为了防止转动过程中携带的胶丸在中途脱落,在它们的外侧设置有筒状或半筒状的防脱罩32,在防脱罩32的正上部和正下部开设供胶丸通过的通孔。B端排列机构(详见图2)位于B端料斗1的下方,它也包括依次置于B端料斗下方的B端取料轴2、B端换向轴4和B端换向针轮5,该B端取料轴、B端换向轴和B端换向针轮与A端取料轴、A端换向轴、A端换向针轮结构相仿并同样为它们设置有防脱罩31、吸料风管30(与A端取料轴共用)和吹料风管3;且B端换向针轮5与下文述及的上层套合模M相邻,从而可以使B端换向针轮5上的胶丸落入套合模;它们同样通过传动机构的动力分配箱获得动力而协调地做间歇性的转动动作。由上述结构可知,经A端排列机构和B端排列机构排列的胶丸的开口方向是相反的,而且有先后地落入下文述及的上层套合模内。套合机构包括若干套合模8、两组翻模轮7和20、两个送模爪6和17以及顶合机构套合模8(参见图3)的模孔8a为阶梯状的通孔,在其小孔端设置有磁铁,其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囊自动套合机,包括:A端料斗(1)和B端料斗(29);A端排列机构和B端排列机构,分别位于所述A端料斗和B端料斗下方;套合机构,位于A端排列机构和B端排列机构的下方;以及排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 套合机构包括:若干排列于上托架上的上层套合模(M),其模孔的接纳口向上;若干排列于下托架上的下层套合模(N),其模孔的接纳口向下;两组翻模轮(7)(10),分置于上、下层套合模的两端;顶合机构(25),位于所 述上层套合模对应的适当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自动套合机,包括A端料斗(1)和B端料斗(29);A端排列机构和B端排列机构,分别位于所述A端料斗和B端料斗下方;套合机构,位于A端排列机构和B端排列机构的下方;以及排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套合机构包括若干排列于上托架上的上层套合模(M),其模孔的接纳口向上;若干排列于下托架上的下层套合模(N),其模孔的接纳口向下;两组翻模轮(7)(10),分置于上、下层套合模的两端;顶合机构(25),位于所述上层套合模对应的适当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自动套合机,其特征是所述套合模的模孔(8a)为阶梯状的通孔,其大径孔段作为接纳口并以在上的方式置于上托架上;所述的B端排列机构位于A端排列机构之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自动套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翻模轮(7)(20)上具有定位凸部(7a)(20a);且将上层套合模向下托架上变换的翻模轮处设置有脱模压轮(18)和防脱护罩(3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自动套合机,其特征是所述上层套合模(M)和下层套合模(N)步进的起始端均设置有送模爪(6)(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自动套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层套合模(N)下方适当位置的正品出料导槽(15),以及设置在与所述下层套合模(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合营
申请(专利权)人:姚合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