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穗阳专利>正文

宇宙太空能量应用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5597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宇宙太空能量应用技术,包括如下步骤:获得能量步骤,利用在宇宙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或者设置于地球上的射电天线阵系统收集宇宙太空电磁波并及时将相关能量数据传回至地面的控制中心;能量转化步骤,将所获得的宇宙太空能量转化为声波能量形式存储,并根据作用对象的特性对声波进行频率调制处理,获得可与作用对象相互作用的音频信号;能量作用步骤,对作用对象播放所述音频信号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包,以改善作用对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宇宙太空能量转化为可以直接应用的声波,对作用对象(物体或者生物体)产生提效、增产、改性、加量、增容、升级、促生、优化和节能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宇宙太空能量应用技术
技术介绍
工业化革命以来,地球表面和表层的各种能源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化石型资源,成为工业化社会的主要能源形式,广泛应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化 石型能源为人类工业现代化和生活现代化提供了巨大和方便的动力,同时也产生出许多问 题,例如,水源、空气和环境污染,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海平面 增加和极端气候频发,全球极端气候导致土地沙漠化和地质灾害,森林和草原消失,动物和 生物在灭绝,物种在减少。而且,化石型能源属于不可再生类资源,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增 加,可供开采的化石型能源正在迅速减少。自七十年代起,全球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和发展各种可再生新能源,例如,水利发 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经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新能源也已初具规模。但 是,由于新能源的设备投资巨大,使用价格高昂,均制约了可再生新能源的推广应用。目前, 可再生新能源在所有能源利用中的比重还较小,而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上述化石型能源和可再生新能源,都是人类应用现有技术,在地球表面实现的能 源形式。而在宇宙太空中同样也存在无穷无尽的能量和能源。根据物理学家的测算,目前 地球上的物质只占宇宙物质组成的4%,在宇宙太空中有23%的反物质,它只透过重力和其 它物质作用,反物质的能量密度是地球上正物质的IO6万倍。此外,宇宙太空中存在数量巨 大的能量射线,包括所有频率和波长,从无线电波到伽马射线,这些能量射线是带有信息的 能量粒子和物质波,具有波动和粒子二项性,同时携带丰富的信息,以电磁波的形式在宇宙 太空中传递。但是,宇宙太空射线往往含有大量超剂量的能量,在地球上直接应用时会对于 的人体和物体构成严重的安全危险,因此,这些能量射线至今仍并未被人类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宇宙太空能量应用技术,以便安全、有效 地利用宇宙太空能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宇宙太空能量应用技术,包 括如下步骤获得能量步骤,利用在宇宙中飞行的航天器或者设置于地球上的射电天线阵系统收集 宇宙太空电磁波并及时将相关能量数据传回至地面的控制中心;能量转化步骤,将所获得的宇宙太空能量转化为声波能量形式存储,并根据作用对象 的特性对声波进行频率调制处理,获得可与作用对象相互作用的音频信号;能量作用步骤,对作用对象播放所述音频信号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包,以改善作用对象。进一步地,能量转化步骤中,根据作用对象表面和内部对于声波的反射和吸收率, 将宇宙太空的电磁波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的数据,并按照声波频率、波长和声波强度三个参数,调制成可以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的音频信号。进一步地,作用对象为固体物,所述音频信号被调制为低频率声波-长波长声波, 其频率范围是0. 1 1000Hz,波长范围为0. 34 3400米,声波强度为1 90分贝。进一步地,作用对象为液体物或气体物,所述音频信号被调制为中频率声波-中 波长声波,频率范围是10 10000Hz,波长范围为0. 034 340米,声波强度为1 90分 贝。进一步地,作用对象为固体物、液体物和气体物的多相混合物,物体或者生物体, 所述音频信号被调制为全频声波,频率范围是10 1000000Hz,波长范围为0. 00034 340 米,声波强度为1 90分贝。 进一步地,所述作用对象为锂离子电池或水或汽油。进一步地,所述音频信号的格式为如下格式中的任意一种MPA、AVI、ASF、WMV、RM、 RMVB, MOV、SWF、VQF, DAC, MP3、WMA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宇宙太空能量转化为可以直接应用的声 波,从而可以安全和有效地将宇宙太空能量应用于各种作用对象,以实现提效、增产、改性、 加量、增容、升级、促生、优化、节能、完善等目的和效果,从而实现宇宙太空能量在地球上多 种领域中的应用,成为一种新能源形式,减少人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加快人类进入新能源 时代的进程。附图说明图1是电磁波全频波谱图。图2是声波波谱图。图3是使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实验图。图4是使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对水进行实验前后的激光拉曼光谱图。图5是使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对汽油进行实验前后的激光拉曼光谱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宇宙太空能量应用技术,包括如下步骤获得能量步骤,利用在宇宙中飞行的航天器或者设置于地球上的射电天线阵系统收集 宇宙太空电磁波并及时将相关能量数据传回至地面的控制中心;能量转化步骤,将所获得的宇宙太空能量转化为声波能量形式存储,并根据作用对象 的特性对声波进行频率调制处理,获得可与作用对象相互作用的音频信号;能量作用步骤,对作用对象播放所述音频信号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包,以改善作用对象。电磁波携带能量,如图1所示,其中展示了电磁波的全波谱,以电磁波的频率坐标 为中心,随着频率增加,电磁波波长减小,其能量加大。以可见光为界限,电磁波频率高于 可见光紫外部分,包括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其能量强大,容易对人体和物体产生损 伤和危害;从可见光向下的低频率部分,包括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电磁波能量减小, 但是,必须对电磁波照射的时间及其强度给予严格控制,否则,同样会对人体和物体产生伤 害。电磁波除了携带能量之外,还携带有信息。例如,现有无线电广播、电视和通信技 术,使用调幅或调频方式,将音频或者视频电流信号调制进入电磁波,以无线电波为载波作 信息的传播工具,通过电台或者发射机传入空中。携带信息的电磁波遇到接收机,并与接收 机的频率发生同步共振时,接收机把电磁波接收和放大,然后接收机将信息与电磁波的载 波进行分离(解调),把信息电流转化为声波或者图像。图2展示了声波的全波谱,人耳耳膜正常接收的可闻声波频率为20 20000Hz,在 室温下相应的声波波长为0. 018 18米。在此频率范围内,耳膜与声波发生同步共振,将声 波转化人体神经电流,传入大脑,由大脑分辨声音。对于小于20Hz的次声波,大于20000Hz 的超声波,人耳耳膜与声波不发生同步共振,无法听到声波。但是,人体的其它器官可以感 受到。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携带和传递能量。使用声波治疗胆结石,就是一个实例。声波 传递信息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电磁波传递信息一样,声波只是 传播信息的载体,人体如同一部接收机,搭载信息的声波可以与人体的各个器官发生同步 共振。例如,可闻声波可以被人耳耳膜听见和听懂,也可能人耳耳膜听见但没有听懂,同样 可以对人体产生作用。声波所携带的信息,不一定只是由耳膜接收和人脑辨认的内容才是 信息;耳膜无法接收和人脑没有辨认的声波,同样携带信息的内容。对于次声波和超声波,人体耳膜不发生同步共振,无法听见。但是,此类声波可以 通过人体其它器官产生作用。例如,次声波作用与人体时,耳膜听不见,但是,骨头和肌肉会 作出反应,强度较大时,会有疼痛感觉。超声波是人体耳膜听不见的声波,但是对于人体作 用明显,已经应用于许多病症的治疗。例如,镇痛、解痉挛、软化和消除瘢痕组织,加速局部 血流;增加膜的透性,促进物质交换,提高代谢过程;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恶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宇宙太空能量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得能量步骤,利用在宇宙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或者设置于地球上的射电天线阵系统收集宇宙太空电磁波并及时将相关能量数据传回至地面的控制中心;能量转化步骤,将所获得的宇宙太空能量转化为声波能量形式存储,并根据作用对象的特性对声波进行频率调制处理,获得可与作用对象相互作用的音频信号;能量作用步骤,对作用对象播放所述音频信号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包,以改善作用对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穗阳
申请(专利权)人:黄穗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