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349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面料底层,b)涂覆中间层,c)制备感光层,d)喷涂感光层,e)烘培,f)成品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工序合理,制备过程简便,能保证生产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弹性和保暖性能,同时其表面颜色能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增加了服饰外观的多样性,可以将其制成迷彩服、演出服、休闲服饰等,面料应用非常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随温度强弱变化自动变换颜色的新型面料的生产工艺,属于织物面料类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衣物除了保暖御寒的功效外,已经逐渐演化为人体的装饰物品,更多的时候表达了一个人的个性和生活水准。在衣服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多的注重衣物附加功效,不断的研发衣服的新材料,利用适当的工艺将不同材料的各种功效添加到衣料中,增加了衣服的功能性。衣服除了防寒保暖功效外还具有抵抗紫外线辐射,杀菌除臭,释放负离子和红外线发射等功效。作为一个年轻人,求新、求变、张扬个性是他们年轻的符号,一种能够随着外界环境因素自动变换颜色的服装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对于一些从事演出工作的人员,在舞台上能够通过服装的颜色变换演绎不同的情节和情绪,这也是他们所需要的;又如对于一些野外作战任务士兵,能像变色龙一样根据环境变换及时的改变自己、伪装自己,起到隐蔽保护和提高伏击效果,这也是他们所渴望的一种服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合理的材料配比,科学的加工方法,使制得的衣服随温度强弱变化自动变换颜色,同时能保证良好的穿着舒适度,面料应用非常广泛。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面料底层,b)涂覆中间层,c)制备感光层,d)喷涂感光层,e)烘培,f)成品定型。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底层织物材料可以是涤纶、腈纶、氨纶、锦纶、丙纶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棉织物通过机织或针织工艺制得。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在底层面料上涂覆的中间层材料选择用PU材料,涂层的厚度控制在0. 01-0. 03mm,喷涂后烘培温度控制在60°C -80°C,该涂层用以提高面料的弹性和强度,以及保证感光纤维层的涂覆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制备过程如下1)选用乙酰基噻吩衍生物作为热敏变色性化合物;2)按照热敏变色性化合物20% -25%,合成纤维材料70% -75%,活性染料 2%-4%的比例,利用合成反应制得变色纤维材料,其中合成纤维材料选用人造棉、人造丝、 人造毛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染料可以为蓝KD4A、绿KD6C或黄KD4B ;3)将变色纤维材料融熔成流体状备用。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将制备好的变色纤维材料流体使用专用喷涂设备,喷头压力为2-4MPa,温度控制在40-60°C,流速为2m/s,涂覆次数为2_3次, 感光层厚度为0. 01-0. 02mm。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e)中,烘箱温度控制在70°C以下,烘培时间2小时。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f)中,定型机温度为120°C _140°C,速率为 10-14m/min。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工序合理,制备过程简便,能保证生产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弹性和保暖性能,同时其表面颜色能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增加了服饰外观的多样性,可以将其制成迷彩服、演出服、休闲服饰等,面料应用非常广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工序步骤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感光层,2是中间层,3是底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工序步骤图;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面料具体制备过程如下a)制备面料底层,底层原料选用涤纶纤维和棉织物,按照3 8的比例采用机织工艺织造成底层面料;b)涂覆中间层,在底层面料上涂覆中间层,中间层采用PU材料,涂层的厚度控制在0. Olmm,喷涂后烘培温度控制在65°C,该涂层用以提高面料的弹性和强度,以及保证感光纤维层的涂覆效果;c)制备感光层,制备过程如下1)选用乙酰基噻吩衍生物作为热敏变色性化合物;2)按照热敏变色性化合物25 %,合成纤维材料72 %,活性染料3 %的比例,利用合成反应制得变色纤维材料,其中合成纤维材料选用人造棉,活性染料为蓝KD4A ;3)将变色纤维材料融熔成流体状备用。d)喷涂感光层,将制备好的变色纤维材料流体使用专用喷涂设备,喷头压力为 2MPa,温度控制在40°C,流速为2m/s,涂覆次数为2次,感光层厚度为0. Olmm ;e)烘培,烘箱温度控制在70°C以下,烘培时间2小时;f)成品定型,定型机温度为120°C V,速率为lOm/min。利用该法制得的面料,在室温下(8°C -IO0C )颜色为淡蓝色,温度每升高6°C颜色发生变化,由浅转深,依次为蓝色、天蓝色、淡紫色、紫色和酱紫色。实施例2面料具体制备过程如下a)制备面料底层,底层原料选用腈纶纤维和棉织物,按照3 7的比例采用机织工艺织造成底层面料;b)涂覆中间层,在底层面料上涂覆中间层,中间层采用PU材料,涂层的厚度控制在0. 02mm,喷涂后烘培温度控制在70°C,该涂层用以提高面料的弹性和强度,以及保证感光纤维层的涂覆效果;c)制备感光层,制备过程如下1)选用乙酰基噻吩衍生物作为热敏变色性化合物;2)按照热敏变色性化合物沈%,合成纤维材料70 %,活性染料4%的比例,利用合成反应制得变色纤维材料,其中合成纤维材料选用人造丝,活性染料为绿KD6C ; 3)将变色纤维材料融熔成流体状备用。d)喷涂感光层,将制备好的变色纤维材料流体使用专用喷涂设备,喷头压力为 3MPa,温度控制在60°C,流速为2m/s,涂覆次数为2次,感光层厚度为0. 02mm ;e)烘培,烘箱温度控制在70°C以下,烘培时间2小时;f)成品定型,定型机温度为130°C,速率为12m/min。利用该法制得的面料,在室温下(8°C -IO0C )颜色为淡绿,温度每升高6°C颜色发生变化,由浅转深,依次为草绿色、绿色、深绿色、墨绿色色和绿黑色。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该工艺工序合理,制备过程简便,能保证生产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弹性和保暖性能,同时其表面颜色能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增加了服饰外观的多样性,可以将其制成迷彩服、演出服、休闲服饰等,面料应用非常广泛。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面料底层,b)涂覆中间层,c)制备感光层,d)喷涂感光层,e)烘培,f)成品定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底层织物材料可以是涤纶、腈纶、氨纶、锦纶、丙纶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棉织物通过机织或针织工艺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在底层面料上涂覆的中间层材料选择用PU材料,涂层的厚度控制在0. 01-0. 03mm,喷涂后烘培温度控制在 600C -80°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感涂层面料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面料底层,b)涂覆中间层,c)制备感光层,d)喷涂感光层,e)烘培,f)成品定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旭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华博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