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7236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线板状部件被插入到壳体中的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能够使部件个数较少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此外能够可靠地对配线板状部件进行用于阻止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出的卡定以及该卡定的解除。连接器装置包括: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12)并且排列配置有多个触头的壳体(11);以及配置于壳体的安装用加强件(16),在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的锁定部(20)将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壳体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卡定的情况下,当对一体地设置于壳体的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施加朝向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锁定解除部移动,从而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解除锁定部对柔性扁平电缆的卡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为了在装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或柔性扁平电 缆(FFC)等配线板状部件的情况下,形成使设置于该配线板状部件的连接端子部与其他电 路板电连接的状态,所述连接器装置具有触头和锁定部,所述触头与设置于所安装的配线 板状部件的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所述锁定部用于卡定所安装的配线板状部件以阻止不希 望的脱出。
技术介绍
关于安装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比较小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等配线 板状部件在安装各种电气部件的主电路板上的安装,大多使用与该主电路板电连接并固定 于该主电路板的连接器装置。将这样的配线板状部件安装到主电路板上时使用的连接器装 置具有导电性的触头,该触头与设置于装配在该连接器装置上的配线板状部件的连接端子 部接触连接,连接器装置经该触头使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连接端子部与设置于主电路板 的配线部中的端子电连接。关于以往提出的例如将作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配线板状部件安装到主电路板上 使用的连接器装置,设置有插入配线板状部件的插入部,并且具有配置于主电路板的由绝 缘材料形成的壳体。而且,例如具有多个触头,所述多个触头以排列配置的方式设置于壳 体,并且与设置于主电路板的配线端子连结,在配线板状部件穿过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时, 所述多个触头与设置于该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对应,作为有助于对多个触 头的特性阻抗进行调整的部件,还具有导电性外壳,其配置成局部或整体地包覆壳体并与 设置于主电路板的接地端子连结,以获得针对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屏蔽效果;以及致 动器,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当与多个触头分别卡合并转动时,使多个触头中的各 个触头的动作部移位,由此获得多个触头分别与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的状态、或 者多个触头从与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的接触连接被释放的状态。另外,通过置于多个触头 与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接触连接的状态,成为配线板状部件与主电 路板电连接的状态。另外,在以往所提出的用于将配线板状部件安装到主电路板的连接器装置中也有 这样的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具有上述的壳体,并具有上述的多个触头和导电性外壳, 但是不具有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在配线板状部件穿过插入部插入到壳体 中时,设置于壳体内的多个触头自动地与设置于所插入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 分别接触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仅通过将配线板状部件穿过插入部适当地插入到壳体中, 就成为配线板状部件与主电路板电连接的状态。在这样的以往所提出的连接器装置中,无论是具有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 致动器的连接器装置还是不具有这样的致动器的连接器装置的任何情况下,例如,作为柔 性印刷电路板的配线板状部件穿过插入部插入到配置于主电路板的壳体中,配置在壳体内 的多个触头分别与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由此,在配线板状部件处于与主电路板的电连接状态时,必须避免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不希 望地脱离的情况。当然,为了适当地维持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与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 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接触连接的状态,穿过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 部件需要能够稳定地维持其状态,以避免导致从壳体不希望的脱出的情况。因此,对于属于上述的具有壳体并且具有多个触头、导电性外壳和能够相对于壳 体转动的致动器的连接器装置的装置,以往提出了具有以下卡定机构的连接器装置,该卡 定机构与穿过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卡合,从而阻止该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 不希望的脱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对于属于上述的具有壳体并且具有多个触 头和导电性外壳但不具有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的连接器装置的装置,也提出了具 有以下卡定机构的连接器装置,该卡定机构与穿过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卡 合,从而阻止该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不希望的脱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对于专利文献1所示的连接器装置,在导电性外壳(屏蔽板11)的一部分上形成 有能够如跷跷板那样移位的卡定机构(锁定部11c),在该卡定机构上设置有朝向导电性外 壳的内侧弯曲的卡定端部(爪部lid)。并且,卡定机构对应于能够相对于壳体(壳体3)转 动的致动器(致动器9)的转动操作而移位。这样,在配线板状部件(FPC21)插入到壳体内的收纳空间(FPC收纳空间34)中 后,当对致动器向第一方向进行转动操作时,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第一触头5、第二 触头6)通过形成于致动器的凸轮(凸轮部92、93)而移位,并与插入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 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接触连接,并且,卡定机构通过形成于致动器的凸轮(凸轮 部94)而移位,使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端部与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中所设置的 卡合部(切口 21a)卡合。由此,阻止了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 出ο然后,在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端部与设置于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卡 合部卡合的情况下,当对致动器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进行转动操作时,形成于制 动器的凸轮(凸轮部94)允许卡定机构获得解除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端部与设置于配线 板状部件的卡合部的卡合的状态。由此,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成为能够从壳体拔 出的状态。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所示的连接器装置,在壳体(壳体主体2、上具有设置成相 对于壳体能够转动的导电性外壳(外壳4)。并且,在导电性外壳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板簧状 的卡定机构(脚部46),在该卡定机构的前端部设置有朝向导电性外壳的内侧的卡定突起 (卡定突起44)。在这样的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外壳处于其整体与壳体接近的相对于壳 体倒伏的位置的情况下,当配线板状部件(FPC)穿过插入部(插入口 21)插入到壳体中时, 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触头3 (上部触头31、下部触头32))与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 状部件中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分别接触连接,并且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突起与设置在 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卡合部(FPC卡合孔)卡合。由此,阻止了插入到壳体中 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出。然后,在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突起与设置在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 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当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外壳被进行转动操作以便获得相对于壳体立起的位置时,形成于导电性外壳的卡定机构也随着导电性外壳移位,从而解除了 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突起与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的卡合。由此,插入到壳体中 的配线板状部件处于能够从壳体拔出的状态。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52993号公报(第0016、0017、0033 0043段、图1、 图5、图6)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192574号公报(第0026、0027、0031 0034段、图 1 图6)。关于上述的用于将柔性印刷电路板等配线板状部件安装至主电路板的连接器装 置,在以往所提出的具有阻止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卡定 机构的连接器装置中,卡定机构根据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的转动操作而移位,或 者具有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外壳,在该导电性外壳的一部分形成有卡定机构。在这样的卡定机构根据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的转动操作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装置包括:壳体,其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并具有与电路板对接或者接近的一端面部以及与该一端面部对置的另一端面部,该壳体配置于上述电路板上;多个触头,其排列配置于上述壳体,用于获得与设置于上述电路板的配线端子连结的状态,在配线板状部件穿过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于上述壳体中时,该多个触头与上述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以及安装用加强件,其配置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每个上,用于将上述壳体安装至上述电路板,在上述安装用加强件上设置有锁定部,该锁定部用于获得将穿过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卡定的卡定状态,并且以与上述壳体形成为一体并且能够相对于该壳体移动的方式设置有锁定解除部,该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在上述壳体的另一端面部侧露出并且该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与上述锁定部卡合,在上述锁定部处于上述卡定状态的情况下,当对上述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上述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上述锁定解除部向上述壳体的一端面部侧移动,从而该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使上述锁定部解除上述卡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爱沛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