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开设有一孔槽,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绝缘本体模内成型于导电端子外,该金属内壳盖合于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外,该金属外壳以雷射点焊方式固定于金属内壳外,该金属外壳具有后盖及侧盖,该侧盖及后盖上分别向外水平弯折延伸形成若干焊锡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合通过电连接器沉入电路板的孔槽处,节省了空间占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尤其涉及指一种沉板式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3,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固定在绝缘本体10’上 的导电端子(图中未示)、包覆绝缘本体10’的金属内壳20’。该金属内壳20’包覆于绝缘 本体10’外部以屏蔽外部电磁干扰,该金属内壳20’的两侧壁中部及后壁的两端分别向下 延伸形成若干焊锡脚201’。当该电连接器100’焊接于电路板200’上形成电连接器组合 时,焊锡脚201’插置于电路板200’上的相应的孔槽处,此时电连接器100’凸出于电路板 200,的表面上。但是,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100’与电路板200’配合时,该电连接器100’凸出于 电路板200’的表面上,从而占用空间较大,不符合当前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节省空间占用的电 连接器组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一电路 板,该电路板上开设有一孔槽,该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一金属 内壳及一金属外壳;将该导电端子置于一模具内,绝缘本体模内成型于若干导电端子外; 该金属内壳盖合于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外;而在金属内壳的外缘包覆有一金属外壳,该金 属外壳是以雷射点焊方式固定点焊于金属内壳外,该金属外壳其具有后盖及侧盖,该侧盖 及后盖上分别向外水平弯折延伸形成若干焊锡端,其中,电连接器的下部沉入于电路板的 孔槽内,焊锡端焊接于下表面处。如上所述,本技术通过电连接器沉入电路板的孔槽处,以节省空间占用,符合 当前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后壁及顶壁,顶壁的后边缘向下凹设有两止挡槽,顶壁及底壁 的前边缘上开设有若干卡持槽,所述金属内壳具有顶板及底板,顶板的后侧缘开设有两开 槽,且从每一开槽的内侧缘朝向相对应侧板延伸出一止挡部,顶板及底板的后部向内凹设 有若干卡持部,该止挡部抵顶于绝缘本体的止挡槽内,且卡持部卡持于卡持槽内。所述金属外壳是以雷射点焊方式固定包覆在金属内壳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合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现有的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0前壁11固持部110后壁12顶壁13止挡槽130卡持槽131底壁14侧壁15导电端子20金属内壳30顶板31开槽310止挡部311卡持部312底板32侧板33容置空间34金属外壳40顶盖41后盖42焊锡端421,431侧盖43电路板200孔槽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 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电连接100及一电路板200,电路板 200上开设有一孔槽201。电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绝缘本体10、导电端子20、金属内壳30及金属外壳40。请参阅图2,绝缘本体10为一整体成型构件,其具有前壁11、后壁12、顶壁13、底 壁14及两侧壁15。该绝缘本体10的前壁11向前凸伸出一板状的固持部110,从固持部110 的前端向后开设有贯穿该内部绝缘本体10的若干端子槽(图中未示)。该绝缘本体10的 顶壁13的后边缘向下凹设有两止挡槽130,顶壁13及底壁14的前边缘上开设有若干卡持 槽 131。若干导电端子20置于一模具内,以模内成型方式成型于绝缘本体10内。 请参阅图2,所述金属内壳30装设于绝缘本体10外,该金属内壳30具有顶板31、 底板32及两侧板33,上述各板围成一容置空间34。该顶板31的后侧缘开设有两开槽310, 且从每一开槽310的内侧缘朝向相对应侧板33延伸出一止挡部311,顶板31及底板32的 后部向内凹设有若干卡持部312。该止挡部311抵顶于绝缘本体10的止挡槽130内,且卡 持部312卡持于卡持槽131内,从而将绝缘本体10卡固在容置空间34内。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金属外壳40具有一凸形片状的顶盖41、由顶盖41的后侧 缘向下弯折延伸出的后盖42及由顶盖41的两侧缘向下弯折延伸出的侧盖43。该后盖42 及两侧盖43分别向外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有焊锡端421、431。该金属外壳40点焊于金属内 壳30外部。再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电连接器1组装时,首先将导电端子20以模内 成型方式成型于绝缘本体10内;接着将金属内壳30由绝缘本体10的前侧套装于绝缘本体 10的外部,止挡部311抵顶于止挡槽130内,且卡持部312卡持于卡持槽131内,从而将绝缘本体10卡置于容置空间34内;最后将金属外壳40以雷射点焊方式点焊固定包覆于金属 内壳30及绝缘本体10的外部。请参阅图3,本技术电连接器100与电路板200配合时,电连接器100的下部 沉入于电路板200的孔槽201内,焊锡端421、431分别焊接于电路板200的对应于孔槽201 的两侧的下表面处。如上所述,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通过焊锡端421、431焊接于电路板200的对 应于孔槽201的两侧的下表面处,使得电连接器100的下部沉入于电路板200的孔槽201 内,以节省空间占用,能符合当前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开设有一孔槽,该电 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导电端子设置在绝缘本 体内,该金属内壳盖合于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外,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点焊于金属内壳 外,其具有后盖及侧盖,该侧盖及后盖上分别向外水平弯折延伸形成若干焊锡端,电连接器 的下部沉入于电路板的孔槽内,焊锡端焊接于下表面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后壁及顶壁,顶 壁的后边缘向下凹设有两止挡槽,顶壁及底壁的前边缘上开设有若干卡持槽,所述金属内 壳具有顶板及底板,顶板的后侧缘开设有两开槽,且从每一开槽的内侧缘朝向相对应侧板 延伸出一止挡部,顶板及底板的后部向内凹设有若干卡持部,该止挡部抵顶于绝缘本体的 止挡槽内,且卡持部卡持于卡持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是以雷射点焊方式 固定包覆在金属内壳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开设有一孔槽,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绝缘本体模内成型于导电端子外,该金属内壳盖合于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外,该金属外壳以雷射点焊方式固定于金属内壳外,该金属外壳具有后盖及侧盖,该侧盖及后盖上分别向外水平弯折延伸形成若干焊锡端。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通过电连接器沉入电路板的孔槽处,节省了空间占用。文档编号H01R12/51GK201853832SQ201020551950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竹瑞, 张瑞明, 李永全 申请人:富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开设有一孔槽,该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导电端子设置在绝缘本体内,该金属内壳盖合于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外,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点焊于金属内壳外,其具有后盖及侧盖,该侧盖及后盖上分别向外水平弯折延伸形成若干焊锡端,电连接器的下部沉入于电路板的孔槽内,焊锡端焊接于下表面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全,刘竹瑞,张瑞明,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