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淡水鱼养殖
,具体地说是一种提高昆明裂腹鱼从 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技术介绍
裂腹鱼类是鲤科裂腹鱼亚科鱼类的总称,分布于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 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和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等国家,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 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由于其种类分化与青藏高原隆起有密切关系,因此也具有重要科学 研究价值。毕节地区是裂腹鱼类分布的东缘,地形西高东低,水系复杂,其大部属乌江流域, 东北部属赤水河流域,西北部属金沙江流域,西南角属北盘江流域。区域内鱼类种类丰富, 已报道的裂腹鱼有五种以上,但由于该区域较为偏僻,尚无学者进行系统全面的采集和研昆明裂腹鱼主要分布于乌江和金沙江,为较大型的经济鱼类,也是乌江上游野生 鱼类产量最大的一个类群。有关昆明裂腹鱼的研究工作较多,曹文宣、武云飞等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分类问题上。长期以来,贵州省的省、地有关单位及部门曾多次试图对该鱼进行驯化 养殖研究,就是因为该鱼的野生鱼运到内塘饲养成活率几乎为零而告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找出昆明裂腹鱼的野生鱼运到内塘饲养成活率几乎 为零的原因,并提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昆明裂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技术,分五个步骤进行:①选择没有受伤或受伤较轻的野生昆明裂腹鱼作为内塘养殖鱼;②将选好的昆明裂腹鱼在运输前用克霉唑软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涂抹鱼体受伤处;③在装好水的氧气袋水中放入兽用青霉素混匀,将涂抹过克霉唑软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的鱼放入氧气袋的水中,往氧气袋中充氧后,扎好氧气袋口,将鱼运到试验基地;④在试验基地,打开氧气袋,将鱼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5~20分钟放入暂养池;⑤用1-2%的食盐和1-2%的苏打合剂对鱼体进行消毒,消毒时,先停止暂养池给水,将食盐和苏打按配比兑好溶解后均匀泼洒在放入鱼的暂养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会祥,王朝荣,张学武,李宣贵,李正旭,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毕节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