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耕地耕层土壤养分活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6754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坡耕地耕层土壤养分活化方法,它涉及一种土壤养分活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施用复合肥或增施农家肥进行活化方法,使每年施用的磷肥70%被土壤固定,增大了工作量和投入成本,作物生长过程中养分利用率较低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本方法如下:春季播种时将解磷菌肥、作物根际肥和化肥一同施用,在7月初雨季来临前,最后一次趟地后,进行秸秆覆盖坡耕地表面至秋季收获,秋收后用拖拉机将秸秆翻耕入土壤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与采用常规种植方法相比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降低水土流失模数,更具有科学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养分活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坡耕地上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养分管理技术较为落后,传统的方 法在坡耕地种址通过大量施用化肥或施用农家肥来达到增产的目的,但是在农业生产过程 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供农业生产用的农家肥越来越少,至使仅有极少农户每年施用 农家肥来培肥地力,只能采取每年施用大量化肥来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了生产成本,增大了 工作量,每年大量化肥投入,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满足国家提倡的低碳经济。现有的 坡耕地养分活化方法一般采用施用复合肥或增施农家肥进行农业生产,但是每年施用的磷 肥70%被土壤固定,很难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该养分活化方法很难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增大了工作量和投入成本,作物生长过程中养分利用率较低,特别是施用控释氮肥在玉米 生长后期出现脱氮现象。同时由于坡耕地养分随水的径流而流失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施用复合肥或增施农家肥进行活化方法,使每年施用的 磷肥70%被土壤固定,增大了工作量和投入成本,作物生长过程中养分利用率较低增加了 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如下步骤一、制备解磷菌肥将磷菌细胞接菌到 草碳上,使每克解磷菌肥中解磷菌细胞数1011个;步骤二、春季播种时,按照每亩地施Ikg 解磷菌肥、4kg作物根际肥、IOkg复合肥的施加量将解磷菌肥、作物根际肥和化肥一同施 用;步骤三、在7月初雨季来临前,最后一次趟地后,进行秸秆覆盖坡耕地表面至秋季收获, 秋收后用拖拉机将秸秆翻耕入土壤中;步骤一中解磷菌是巨大芽孢杆菌。本专利技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松嫩平原侵蚀黑土农田保水保肥及修复关键技术集 成与示范”及其它一些研究课题中得到应用。在课题的进行中按本方法对提高坡耕地养分 有效生来提高大豆产量应用,本专利技术与采用常规种植方法相比肥料效率提高1.5倍,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肥料利用和作物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解决的养分活化、减少养分流失与根系呼收同步过 程,种植过程中成本低、养分利用率高、提高经济效益,符合低碳经济。该种植方法使解磷 菌、根际肥与生产副产品秸秆合理搭配使用,本专利技术与采用常规种植方法相比肥料利用率 提高10%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降低水土流失模数,更具有科学意义。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 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如下步骤一、制3备解磷菌肥将磷菌细胞接菌到草碳上,使每克解磷菌肥中解磷菌细胞数1011个;步骤二、 春季播种时,按照每亩地施Ikg解磷菌肥、4kg作物根际肥、IOkg复合肥的施加量将解磷菌 肥、作物根际肥和化肥一同施用;步骤三、在7月初雨季来临前,最后一次趟地后,进行秸秆 覆盖坡耕地表面至秋季收获,秋收后用拖拉机将秸秆翻耕入土壤中。本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所述的作物根际肥由哈尔滨东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每IOOg 作物根际肥有益微生物群落为1014个,作物根际肥按质量百分比由10%草碳、30%有机肥 颗粒、10%的微量元素、10%的植物生长调节剂、20%磷素、10%氮素和10%钾肥组成。本实施方式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解决的养分活化、减少养分流失与根系呼收同步 过程,种植过程中成本低、养分利用率高、提高经济效益,符合低碳经济。该种植方法使解磷 菌、根际肥与生产副产品秸秆合理搭配使用,本实施方式与采用常规种植方法相比肥料利 用率提高10%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降低水土流失模数,更具有科学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解磷菌是巨大 芽孢杆菌。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中种植作物的过程如下一、第一年春播时每亩地 施用大豆专用肥nkg,然后采取两铲三趟管理方式,秋收后进行旋耕,秋收后平均每亩大豆 的产量为160kg ;二、第二年春季,在前茬大豆作物原垄种植玉米,每亩地施用复合肥30kg, 采取两铲三趟管理方式,秋收后平均每亩玉米的产量为700kg。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中如下步骤一、制 备解磷菌肥将磷菌细胞接菌到草碳上,使每克解磷菌肥中解磷菌细胞数1011个;步骤二、 制备作物根际肥作物根际肥按质量百分比由10%草碳、30%有机肥颗粒、10%的微量元 素、10%的植物生长调节剂、20%磷素、10%氮素和10%钾肥组成,作物根际肥有益微生物 群落为1014个;步骤三、春季播种时,按照每亩地施Ikg解磷菌肥、4kg作物根际肥、IOkg复 合肥的施加量将解磷菌肥、作物根际肥和化肥一同施用,然后种植大豆;步骤四、在7月初 雨季来临前,最后一次趟地后,进行秸秆覆盖坡耕地表面至秋季收获,秋收后用拖拉机将秸 秆翻耕入土壤中。采用本实施方式方法秋收后秋收后平均每亩大豆的产量为180kg。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中如下步骤一、制 备解磷菌肥将磷菌细胞接菌到草碳上,使每克解磷菌肥中解磷菌细胞数1011个;步骤二、 制备作物根际肥作物根际肥按质量百分比由10%草碳、30%有机肥颗粒、10%的微量元 素、10%的植物生长调节剂、20%磷素、10%氮素和10%钾肥组成,作物根际肥有益微生物 群落为1014个;步骤三、春季播种时,按照每亩地施Ikg解磷菌肥、4kg作物根际肥、IOkg复 合肥的施加量将解磷菌肥、作物根际肥和化肥一同施用,然后种植玉米;步骤四、在7月初 雨季来临前,最后一次趟地后,进行秸秆覆盖坡耕地表面至秋季收获,秋收后用拖拉机将秸 秆翻耕入土壤中。采用本实施方式方法秋收后秋收后平均每亩玉米的产量为800kg。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如下步 骤一、制备解磷菌肥将磷菌细胞接菌到草碳上,使每克解磷菌肥中解磷菌细胞数IO11个; 步骤二、春季播种时,按照每亩地施Ikg解磷菌肥、4kg作物根际肥、IOkg复合肥的施加量将 解磷菌肥、作物根际肥和化肥一同施用;步骤三、在7月初雨季来临前,最后一次趟地后,进 行秸秆覆盖坡耕地表面至秋季收获,秋收后用拖拉机将秸秆翻耕入土壤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解磷菌是 巨大芽孢杆菌。全文摘要,它涉及一种土壤养分活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施用复合肥或增施农家肥进行活化方法,使每年施用的磷肥70%被土壤固定,增大了工作量和投入成本,作物生长过程中养分利用率较低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本方法如下春季播种时将解磷菌肥、作物根际肥和化肥一同施用,在7月初雨季来临前,最后一次趟地后,进行秸秆覆盖坡耕地表面至秋季收获,秋收后用拖拉机将秸秆翻耕入土壤中。本专利技术与采用常规种植方法相比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降低水土流失模数,更具有科学意义。文档编号A01B79/02GK102084740SQ20101054611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乔云发, 韩晓增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坡耕地耕层土壤养分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坡耕地耕层土壤养分活化方法如下:步骤一、制备解磷菌肥:将磷菌细胞接菌到草碳上,使每克解磷菌肥中解磷菌细胞数10↑[11]个;步骤二、春季播种时,按照每亩地施1kg解磷菌肥、4kg作物根际肥、10kg复合肥的施加量将解磷菌肥、作物根际肥和化肥一同施用;步骤三、在7月初雨季来临前,最后一次趟地后,进行秸秆覆盖坡耕地表面至秋季收获,秋收后用拖拉机将秸秆翻耕入土壤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云发韩晓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