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可湿性粉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7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可湿性粉剂涉及农药的混配。以印楝素与氟螨脲为主要原料进行混配的可湿性粉剂。混剂中利用印楝素与氟螨脲之间的增效作用,来克服害虫的抗药性,避免氟螨脲的药害,并扩大药剂的使用范围,降低用药量,延长药剂的持效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混配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
技术介绍
由于人们长期单一依赖于使用某一类型的杀虫剂,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致使化学杀虫剂的用药量急剧增加,容量污染环境,大量杀灭害虫的天敌,经较长时间使用后害虫会产生抗药性,导致害虫的猖獗危害,易引起人畜中毒。印楝素是一种来自植物印楝的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杀虫活性,几乎对所有的农业害虫都有效,在环境中很快降解,不伤害天敌及其它非靶标生物,是一种举世公认的优秀生物农药,其缺点是不稳定。氟螨脲是一类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尤其是对鳞翅目害虫高效,选择性强,其缺点是发挥作用缓慢、对十字花科作物易产生药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印楝素和氟螨脲进行合理的混配后,获得可以克服害虫抗药性,扩大杀虫谱、降低用量的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可湿性粉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得到可湿性粉剂。印楝素含量按重量计0.05-80%,氟螨脲按重量计1-80%,其余是助剂。印楝素为印楝素A、B、D、E、F、G、H、I、K、L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氟螨脲(flucycloxuron)的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上述所说的助剂是 湿润剂占制剂按重量计3-35%,湿润剂为天然产物湿润剂和阴离子型湿润剂,可用茶枯、皂角粉、无患子粉、蚕沙、月桂醇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洗衣粉、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分散剂占制剂按重量计4-30%,分散剂为工业副产物和阴离子型分散剂,可用亚硫酸纸浆废液、木质素及衍生物磺酸盐、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填料占制剂按重量计20-70%,填料为矿物性载体或合成载体,可用高岭土、硅藻土、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混剂有如下优点1、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后,拓宽了药剂的使用范围,延长了持效期,提高了药效。2、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后,减轻了药害,而且混剂的用药量降低,在药效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3、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它能延缓害虫的抗药性,对害虫的抗性治理有重要意义。4、该混剂配比合理,可极大地减轻对各种害虫天敌的毒害作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为了更好地理解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用实例来详细说明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一20%印楝素与氟螨脲可湿性粉剂的配制,各组分配比按重量计印楝素为0.8%,氟螨脲为19.2%,湿润剂月桂醇基硫酸钠为25%,分散剂烷基磺酸盐为22%, 载体高岭土为33%;将各组分干燥、冷却、混合、磨细即得产品。实施例二40%印楝素与氟螨脲可湿性粉剂的配制,各组分配比按重量计印楝素为1%,氟螨脲为29%,湿润剂皂角粉为25%,分散剂亚硫酸纸浆废液为22%,载体硅藻土为23%;将各组分干燥、冷却、混合、磨细即得产品。实施例三70%印楝素与氟螨脲可湿性粉剂的配制,各组分配比按重量计印楝素为1.5%,氟螨脲为48.5%,湿润剂无患子粉为20%,分散剂烷基磺酸盐为8%,载体白炭黑为22%;将各组分干燥、冷却、混合、磨细即得产品。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可湿性粉剂的试验效果表1为20%印楝素与氟螨脲可湿性粉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表2为40%印楝素与氟螨脲可湿性粉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表3为70%印楝素与氟螨脲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到,2500倍20%印楝素与氟螨脲可湿性粉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用药后第1、3、7、14天的防效分别为18.95%、65.20%、88.59%、93.21%,1500倍0.3%印楝素乳油对甜菜夜蛾幼虫用药后第1、3、7、14天的防效分别为12.86%、53.01%、70.71%、67.93%,1000倍25%氟螨脲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用药后第1、3、7、14天的防效分别为5.30%、18.74%、64.30%、59.63%。从表2可以看到,5000倍40%印楝素与氟螨脲可湿性粉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用药后第1、3、7、14天的防效分别为19.59%、61.46%、89.98%、92.34%,1500倍0.3%印楝素乳油对甜菜夜蛾幼虫用药后第1、3、7、14天的防效分别为12.00%、56.18%、72.96%、70.43%,1000倍25%氟螨脲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用药后第1、3、7、14天的防效分别为4.90%、19.82%、62.51%、58.08%。从表3可以看到,8000倍70%印楝素与氟螨脲可湿性粉剂对小菜蛾幼虫用药后第1、3、7、14天的防效分别为20.09%、66.25%、88.18%、92.15%,1500倍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幼虫用药后第1、3、7、14天的防效分别为11.25%、56.92%、71.56%、69.72%,1000倍25%氟螨脲悬浮剂对小菜蛾幼虫用药后第1、3、7、14天的防效分别为6.60%、18.51%、64.31%、59.92%。从上述药效试验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混配的农药与原农药对比,对害虫的防治具有显著防治效果。表中计算公式为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基数-药后活虫数)/药前虫口基数]×100% 表1 20%印楝素与氟螨脲可湿性粉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田间药效稀释 重 药前 药后1天 药后3天 药后7天 药后14天处理 虫口 活虫 虫口减 平均虫口 防效 活虫 虫口减平均虫口防效 活虫虫口减平均虫口防效 活虫虫口减平均虫口防效倍数 复 基数(头) 数(头) 退率(%) 减退率(%) (%) 数(头) 退率(%) 减退率(%) (%)数(头) 退率(%) 减退率(%) (%) 数(头) 退率(%) 减退率(%) (%)20%印楝素· 1 158 133 15.82 19.2918.95 51 67.72 65.27 65.20 19 87.97 88.64 88.59 13 91.77 93.16 93.21氟螨脲可湿性粉剂 2500 2 176 14219.32 56 68.1817 90.3410 94.323 242 18722.73 97 59.9230 87.6016 93.390.3%印楝素1 153 1399.15 13.22 12.86 79 48.37 53.11 53.01 43 71.90 70.83 70.71 48 68 63 67.68 67.93乳油 1500 2 179 14220.67 78 56.4248 73.1853 70.393 264 2389.85 12054.5586 67.4295 64.0225%氟螨脲 1 203 1906.40 5.70 5.30 16817.24 18.91 18.74 64 68.47 64.45 64.30 82 59 61 59.31 59.63悬浮剂 1000 2 223 2153.59 173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楝素和氟螨脲的混配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由印楝素按重量计0.05-80%和氟螨脲按重量计1-80%,其余是助剂。所说的印楝素是印楝素A、B、D、E、F、G、H、I、K、L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楝素和氟螨脲的混配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由印楝素按重量计0.05-80%和氟螨脲按重量计1-80%,其余是助剂。所说的印楝素是印楝素A、B、D、E、F、G、H、I、K、L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助剂湿润剂占制剂按重量计3-35%,湿润剂为天然产物湿润剂和阴离子型湿润剂,可用茶枯、皂角粉、无患子粉、蚕沙、月桂醇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洗衣粉、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份量的最大值;分散剂占制剂按重量计4-30%,分散剂为工业副产物和阴离子型分散剂,可用亚硫酸纸浆废液、木质素及衍生物磺酸盐、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多种时,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汉虹田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