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庆生专利>正文

一种猪舍自动清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63093 阅读:7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猪舍自动清粪装置,由集粪沟、漏粪板地面和螺旋输送器构成。集粪沟为上宽下窄的V型斗槽,上部为漏粪板地面,下部槽底水平或往出口端适当降坡安装螺旋输送器;其中螺旋输送器的卷槽为U型槽,槽底为半圆弧,卷槽槽口向上,卷槽两侧与集粪沟两侧斜面顺接,卷槽出口端延伸至猪舍外。运行时,从漏粪板孔漏下的粪便顺着V型斗槽的两侧坡面全部集中在卷槽中再由旋转的螺旋叶片不断向出口推挤到猪舍外收集,从而达到自动清粪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故障少,运行成本低,清粪彻底等进步性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机
,涉及一种猪舍自动清粪装置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从家庭分散养殖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再 到当前的大型化工厂化养殖模式,一路走来,在积累了长足发展的经验的同时也受到诸如 疫病和药残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另外,环保方面也一直强调要求兴建养殖场要与污染治理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启动的“三同时”原则,使从业者感受到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于 是,政府和业者均在寻求科学合理的尤其是生态型的中小型养猪场的饲养模式,以加快新 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养猪是一个跨学科行业,它是以养殖业为主体进行开发、利用对猪排泄物的 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做到科学利用、互相促进、相互依存,低投入、高产出、零排放、低 污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系统工程。它是工厂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个亮 点,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的大中型养猪场的清粪方法主要有水冲粪、水泡粪和干清粪三种。水冲粪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国外引进规模化养猪技术和管理方法时采用 的主要清粪形式。该工艺的优点是可保持猪舍内的环境清洁,有利于动物健康,设备投资 少,劳动强度小,在劳动力缺乏的地区较为适用。其缺点是耗水量大,一头猪每天需用水 2(T25L,污染物经冲洗后容积大幅度增大,固液分离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机质及微量元素等 仍留在污水中,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仍然很高,分离出的固体物养分含量很低,肥料价值很 低。水泡粪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定时、有效地清除畜舍内的粪便、尿液,减少粪污清理过 程中的劳动力投入和冲洗用水,能提高养殖场自动化管理水平。水泡粪系统与建场时同时 施工,粪污收集系统不需要单独投资。其方法是在集粪池的上面铺漏粪板地面,猪粪便通过 漏缝被收集到集粪池并用一定的水长期浸泡。该工艺比水冲洗能节水一倍左右,后续的粪 污象水冲洗同样要进行固液分离。其缺点是,由于粪便长时间在猪舍中停留,形成厌氧发 酵,尤其是夏秋高温季节,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CH4 (甲烷)等,如果不加通 风设施,会恶化猪舍内空气环境,危及动物健康和生长。而且,粪水混合物的污染物浓度更 高,后处理也更加困难。该工艺虽不复杂,但附加的通风设施投资较大,运行费用也较高。 显然不是理想的选择。干清粪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有效地清除畜舍内的粪便,保持畜舍环境卫生,充 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减少粪污清理过程中的用水、用电,保持固体粪便的营养 物,提高有机肥肥效,降低后续粪尿处理的成本。人工清粪只需用一些清扫工具、人工清粪 车等,设备投资少,无需固液分离,冲洗水后续处理投资少,成本低。其缺点是劳动力投入 大,生产率低。目前,机械清粪设备都是对地面进行清扫,技术还很不成熟,故障较多,维修 困难;而且,清粪机工作时噪声较大,又要走动,不利于畜禽生长,因此中国的养猪场很少使用机械清粪。通过对以上三种清粪工艺的分析我们看到,作为大中型养猪场,水冲洗方法用水 量太大已经不适用;干清粪虽然可以节水和减轻后续处理负荷,粪便利用力高,但因机械清 粪尚不成熟,人力投入较大,不利于现代化管理的建设要求;而水泡粪方法,相对于上述两 种而言,具有节水,省工,便于实现现代化管理等特性,虽然说后续污水处理运行成本较高, 那是针对于污染源而言,而我们是要求进行资源化再利用,由于这种工艺条件下的猪粪便 全部被收集在一起,肥力没有损失,所以,其利用率是最高的。只是要有一定比例的水浸泡, 含水分过大不利于后续加工利用,最后还是要进行固液分离和后续生化处理,无法实现资 源化利用。于是,结合上述水泡粪和干清粪工艺优点,为了使猪粪便能得到充分利用,又能 够减轻后续再利用的加工难度,本人对水泡粪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其集粪池下部增加 了干粪输送装置,将从地面漏缝中漏下的粪便及时输送到猪舍外,从而解决了干清粪和水 泡粪工艺所存在的难题,有益于提高养殖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发展 循环经济,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猪舍自动清粪装置,以其所具有针对性的结构特点为 改善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养殖业的现代化管 理水平和实现猪粪便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猪舍自动清粪装置,由集粪沟、漏粪板地面和螺旋输送器构成。集粪沟为上宽下窄 的V型斗槽,上部为漏粪板地面,下部槽底为螺旋输送器;漏粪板地面预留有上窄下宽的契 型长孔,由塑胶或混凝土或玻璃钢等防腐材料制成,其两端搭在集粪沟两侧的水泥墙或钢 架上,顺沿集粪沟轴向排列;螺旋输送器水平或往出口端适当降坡安装于集粪沟下部槽底, 卷槽槽口向上,卷槽底部浇注混凝土固定,卷槽槽口两侧与集粪沟两侧坡面顺接,卷槽出口 端延伸至猪舍外;螺旋输送器由螺旋叶轴、卷槽以及减速电机和联轴器组成,其中卷槽为U 型槽,槽底为半圆弧,卷槽两端预留有轴座,轴座为向上开口的卡座,卡座两端连接卷槽两 侧的上部,使其下部预留通孔;轴座卡口的底部为半圆弧,与卷槽槽底的半圆弧同心;与轴 座卡口配合的轴座卡扣下端为半圆弧,与轴座卡口底部的半圆弧形成一个圆座,起螺旋叶 轴的定位作用;螺旋叶轴的外径略小于卷槽内径,轴心和与卷槽轴座的相应位置预留有凹 槽,螺旋叶片在该凹槽相应位置开有缺口 ;凹槽卡于轴座上,与轴座之间微间隙配合,螺旋 叶轴通过其凹槽与卷槽轴座的作用能够在卷槽中顺畅运转。安装时,卷槽定位后,先将螺旋 叶轴的预留凹槽对准轴座的卡口置入,再用螺丝将轴座卡扣固定,轴心出口端通过联轴器 与减速电机连接,动力安装在猪舍外。运行时,从漏粪板漏缝漏下的粪便顺着集粪沟V型斗 槽坡面全部被收集在卷槽中再由旋转的螺旋叶片不断向出口端推挤到猪舍外的专用集粪 桶后再运输到有机肥加工厂,从而达到自动清粪的目的。为了提高螺旋输送器的机动性,以满足不同规格的猪舍建设要求,本专利技术特别设 计成多段式组合件。即除出口端第一节(A段)外,第二节以上延伸节(B段)为通用件,其两 端设计有前后对应的工装对接口,即在每节螺旋叶轴的前端轴心的中心线位置开有联轴接 口,在联轴接口两边的唇块的平面中心位置开有插销孔,在螺旋叶轴的后端开有与其前端联轴接口对应的联轴榫头,并在联轴榫头平面的中心位置开有插销孔,两节连接时,后节的 后端联轴接口套于前节的前端榫头,并用插销拴上。卷槽与螺旋叶轴齐长,两端均为对接法 兰,并在前端端面同时预留有工装槽,在后端端面上预留有与其前端相对应的工装榫头,两 节对接时,同时用工装和法兰对锁保证。由于猪粪便的腐蚀性很强,所以,在设备制造时必须选择防腐材料,如不锈钢、铝 合金、高分子塑胶以及玻璃钢等,甚至可以尝试用钢筋水泥混凝土浇注卷槽。在选择用塑胶 制造时,为了提高其强度,可以在轴心内加衬钢管,端头加嵌钢片等形式。集粪沟的两侧坡面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为了使粪便不挂壁,在其表面喷涂防水涂层。为了便于施工安装,集粪沟两侧坡面由塑胶扣板或金属扣板搭成,扣板的表面喷 涂防水涂层。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故障少,运行成本低,清粪彻底 等进步性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截面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螺旋输送器地面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猪舍自动清粪装置,主要由集粪沟、漏粪板地面和螺旋输送器构成,其特征在于:集粪沟为上宽下窄的V型坡面斗槽,上部为漏粪板地面,下部槽底为螺旋输送器;漏粪板地面两端搭在集粪沟两侧的水泥墙或钢架上,顺沿集粪沟轴向排列;螺旋输送器由螺旋叶轴和卷槽以及减速电机和联轴器组成,卷槽两侧与集粪沟两侧坡面顺接,螺旋输送器出口端延伸至猪舍外用联轴器与减速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谢庆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