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2166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连杆机构。该电动连杆机构包括驱动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连杆机构。其中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杆、主动杆、从动杆和输出杆,固定杆与驱动装置固定,主动杆的首端与固定杆的首端枢接,且主动杆的尾端与所述输出杆的首端枢接,主动杆中部设有第一圆弧段,圆心为主动杆与固定杆连接的中心;从动杆的首端与固定杆尾端枢接,且从动杆的尾端与所述输出杆的尾端枢接,从动杆中部设有第二圆弧段,圆心为从动杆与固定杆连接的中心;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的投影相交。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用箱体对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密封或隔离时,只需在两段圆弧的投影交点处开小孔即可,可更好地对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密封或隔离。(*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连杆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动连杆机构是常用的运动机构,其与驱动装置(例如电机、齿轮箱等)配合使用,应用范围广泛,可应用到电动门、传动装置等各类机械设备中。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可能对驱动装置运行造成影响的场合,需要将驱动装置以及控制单元隔离或密封;还有一些对外观装饰性要求较高的产品,也需要将驱动装置及各连杆用箱体隔离。但现有的电动连杆机构,其运动范围较大,在用箱体对电动连杆机构隔离或密封时,需要在箱体上开设较大的空间或避空孔,造成隔离或密封较为困难,隔离或密封效果较差。参照图1所示,由于电动连杆机构A运动时没有固定的交叉点,电动连杆机构A运动范围较大,利用箱体B对电动连杆机构A隔离或密封时,需要在箱体B上开设大孔C,隔离或密封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连杆机构,旨在减少电动连杆机构运动点的运动范围,使得箱体能更好地隔离或密封电动连杆机构,改善隔离或密封效果。本技术电动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杆、主动杆、从动杆和输出杆,所述固定杆与驱动装置固定,所述主动杆的首端与固定杆的首端枢接,且主动杆的尾端与所述输出杆的首端枢接,主动杆中部设有第一圆弧段,圆心为主动杆与固定杆连接的中心;所述从动杆的首端与固定杆尾端枢接,且从动杆的尾端与所述输出杆的尾端枢接,从动杆中部设有第二圆弧段,圆心为从动杆与固定杆连接的中心,所述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的投影相交。优选地,还包括以下垫片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滑动垫片、含油垫片或塑胶垫片,位于各枢接部位。本技术电动连杆机构中的主动杆和从动杆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端,两圆弧段投影相交。电动连杆机构运动时,主动杆沿与固定杆的连接中心转动, 从动杆沿与固定杆的连接中心转动,其运动轨迹均通过投影交点,用箱体密封电动连杆机构时,可更好地对固定杆及驱动机构密封或隔离,保护动力机构,隔离动力机构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箱体隔离或密封电动连杆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动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连杆机构开启前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3中连杆机构运动终止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2中电动连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动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2和图3,本技术电动连杆机构包括连杆机构100、驱动装置200以及控制装置300,驱动装置200用于在控制装置300的控制下驱动连杆机构100,使其运动。连杆机构100包括固定杆10、主动杆20、从动杆30和输出杆40,固定杆10与驱动装置固定, 主动杆20的首端与固定杆10的首端枢接,且主动杆20的尾端与所述输出杆40的首端枢接,主动杆20中部设有第一圆弧段21,圆心为主动杆20与固定杆10连接的中心;从动杆 30的首端与固定杆10尾端枢接,且从动杆30的尾端与输出杆40的尾端枢接,从动杆30中部设有第二圆弧段31,圆心为从动杆30与固定杆10连接的中心;第一圆弧段21和第二圆弧段31的投影相交,交点为K。在一实施例中,主动杆20所在的平面与从动杆30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一圆弧段21和第二圆弧段31的投影相交于K点。参照图4,主动杆20中的第一圆弧段21与从动杆30中的第二圆弧段31相交于K 点,当驱动装置主动电动连杆机构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第一圆弧段21始终通过K点,而第二圆弧段31也始终通过K点。在利用箱体A对驱动装置隔离或密封时,只需在箱体的对应位置上开设一个稍大于相交部分的避空孔C即可。甚至装配后,还可将该避空孔C封堵,以提高密封性能,从而更好地保护驱动装置、电动连杆机构100以及电气元件。此外,还可隔离驱动装置、电动连杆机构100所发出的噪音。本技术电动连杆机构100的另一个好处是在对外观要求较高的场合,可将运动件更好地隐藏到一箱体内部,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上述电动连杆机构还可设有垫片,该垫片可为以下垫片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滑动垫片、含油垫片或塑胶垫片,位于各枢接部位,例如主动杆20与输出杆40的枢接部位,固定杆10与从动杆30的枢接部位等。上述垫片具有自润滑特性,在与其它部件的摩擦过程中, 可析出润滑物,例如石墨、润滑油或塑胶颗粒等。输出杆40与被驱动物体固定连接,其在主动杆20和从动杆30的带动下可产生曲线运动轨迹,带动被驱动物体升降。参照图2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0设有电机201和与电机输出轴相连的齿轮箱202。该齿轮箱202设有行星减速齿轮组和容置行星减速齿轮组的壳体,固定杆10 固定在壳体上。齿轮箱202的输入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输出端与主动杆20固定连接。电机201的选择方式有多种,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选择不同类型的电机,例如,同步电机、 步进电机等。齿轮箱202用输出轴203输出功率,该输出轴203与上述主动杆20相连,当电机201工作时其可带动主动杆20 —起转动。连杆机构100的工作角度可通过控制单元300进行控制。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00设有微处理芯片301,该微处理芯片301可通过计算得出齿轮箱输出轴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与输出轴连接的主动杆20的转动范围,实现控制连杆机构100的工作角度的目的。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在主动杆20和从动杆30的两边分别设置触点开关, 通过触点开关获取主动杆20和从动杆30的运动信号,以便微处理芯片301控制电机201的正转或反转,从而达到控制连杆机构100的工作角度的目的。例如,在一具体示例中,可在控制单元300中设置第一触点开关302和第二触点开关303,其中第一触点开关302位于所述主动轴20的一侧,其触点与第一圆弧段21对应设置,用于获取第一圆弧段21与触点的接触信号并反馈至微处理芯片301,以便控制驱动装置200中电机201正转,从而使输出杆40带动被驱动物体上行;第二触点开关303位于所述从动杆30的一侧,其触点与第二圆弧段31对应设置,用于获取第二圆弧段31与触点的接触信号并反馈至微处理芯片301,以便控制驱动装置200中电机201反转,从而使输出杆40带动被驱动物体下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连杆机构,包括驱动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连杆机构,所述驱动装置与连杆机构相连,根据控制装置的控制驱动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杆、主动杆、从动杆和输出杆,所述固定杆与驱动装置固定,所述主动杆的首端与固定杆的首端枢接,且主动杆的尾端与所述输出杆的首端枢接,主动杆中部设有第一圆弧段,圆心为主动杆与固定杆连接的中心;所述从动杆的首端与固定杆尾端枢接,且从动杆的尾端与所述输出杆的尾端枢接,从动杆中部设有第二圆弧段,圆心为从动杆与固定杆连接的中心;所述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的投影相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连杆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连杆机构,包括驱动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连杆机构,所述驱动装置与连杆机构相连,根据控制装置的控制驱动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杆、主动杆、从动杆和输出杆,所述固定杆与驱动装置固定,所述主动杆的首端与固定杆的首端枢接,且主动杆的尾端与所述输出杆的首端枢接,主动杆中部设有第一圆弧段,圆心为主动杆与固定杆连接的中心;所述从动杆的首端与固定杆尾端枢接,且从动杆的尾端与所述输出杆的尾端枢接,从动杆中部设有第二圆弧段,圆心为从动杆与固定杆连接的中心;所述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的投影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雷卜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天科工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