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设备及用于控制打印设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5955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打印设备及用于控制打印设备的方法,该打印设备包括:头保持单元,其被构造成可动地保持热能头,使得热能头能够处于压靠台板的压接状态以及与台板分离的分离状态;输送机构,其被构造成向热能头和台板之间的记录区域输送彼此叠置的墨带和记录片材;反射面,其设置于头保持单元;以及带传感器,其被构造成检测施加于墨带的标记,带传感器隔着已经经过记录区域并已从记录片材剥离的墨带的路径被设置在与反射面相对的一侧。带传感器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反射面被构造成使得从发光元件入射的光在分离状态和压接状态均到达光接收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印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用于检测墨带上的标记的单 元的热转印型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打印机打印方法的例子包括热转印,在热转印中,使用热能头(thermal head)将 涂布于墨带的墨热转印到打印纸。热敏式打印机是一种采用热转印技术的打印设备,热敏 式打印机的例子包括具有检测墨带的输送位置用的单元的打印机。将用图7-11来说明热敏式打印机检测墨带的输送位置的方法。图7是传统的热 敏式打印机中的打印机构周边的截面图。热能头101固定地支撑于热能头单元150。热能头单元150能够绕未示出的转动 中心转动,并支撑于设备主体的主框架。压纸辊102以面对设置于热能头101的发热元件 的方式被可转动地支撑。热能头101根据热能头单元150的转动压靠压纸辊102以及从压 纸辊102分离。热能头单元150随着头驱动杆110的转动而转动。经由未示出的驱动系统,通过 控制头驱动马达130来进行头驱动杆110的转动量的控制。当打印操作开始时,头驱动杆110被可转动地驱动预定量,图7所示的热能头101 移动到与压纸辊102分离的分离状态。接着,卷绕墨带105以进行墨带的出头输送(head-findingconveyance),墨带105 的头部颜色区域(head color region,涂布有将被首先转印的颜色的墨的区域)被定位于 热能头101的正下方。接着,一对输送辊103在夹着一张打印纸104的状态下转动,并且打印纸104被输 送到打印开始位置。从而,完成了对打印纸104的打印准备。经由未示出的驱动系统,由同 一输送马达131分别执行一对输送辊103的驱动和墨带105的卷绕。这里,将说明墨带的出头输送。图8示出了典型的墨带105的部分区域。例如黄 色、品红色、青色和保护涂层(overcoat)等各种颜色的墨涂布于墨带105。在涂布了各种墨 颜色的区域中的相邻区域之间,施加不透光的黑色标记120。在图7所示的分离状态下,通常,光反射器106发出的光被安装到热能头单元150 的反射板107反射,并到达光反射器106的光接收单元。然而,如果涂布于墨带105的黑色 标记120经过该光路的上方,则光被遮挡,而不会到达光反射器106的光接收单元。因此, 黑色标记120能够被检测到。此外,如图8所示,在第一种颜色(图8中为黄色)的墨在打印期间被第一次转印 前,两条黑色标记120被打印。因此,第一种颜色的墨的头部和其他颜色的墨的头部能够区 分开。由此,当第二条黑色标记120由于定位于从光反射器106发出的光的光路上方而被 检测到时,停止输送墨带105,并且完成了墨带的出头输送。当墨带的出头和打印纸的出头输送完成时,头驱动杆110被可转动地驱动预定量。因此,如图9所示,热能头101移动到压靠压纸辊102的压接状态。然后,热能头101 基于输入图像选择性地使各发热元件发热。在此过程中,在一对输送辊103于打印期间沿 输送方向输送打印纸104的同时,带卷绕机构输送墨带105。因此,墨带105上的墨被转印 到打印纸104,从而在打印纸104上形成黄色图像。尽管进行了墨转印的墨带105由于热而粘附到打印纸104,但是,以剥离构件108 的前端作为开始点,通过在与打印纸的输送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输送墨带105,可以从打印纸 104剥离墨带105。图10示出了当黄色图像的形成完成时的状态。当图像形成完成时,热能头101的 发热元件151停止发热。在此阶段,打印纸104和墨带105在从发热元件151到剥离构件 108的前端(打印纸和墨带彼此剥离的开始点)的距离A上彼此粘附。因此,在热能头101 从压纸辊102分离(处于分离状态)时,输送打印纸104和墨带105,并主动地进行打印纸 104和墨带105彼此剥离的剥离操作。当打印纸104和墨带105已经被充分地输送并且彼 此剥离时,输送马达131停止驱动,完成剥离操作。接着,墨带105被输送到下一种颜色(品红色)的墨的头部,打印纸104返回到打 印开始位置。然后,热能头101压靠压纸辊102(处于压接状态),并且以下一种颜色的墨进 行打印操作。通过重复这样的操作,品红色图像和青色图像重叠于黄色图像上以形成期望的全 色图像。图11示出了印在墨带105上的标记120的位置与施加有各种颜色的墨并且接收 热能头所发的热的区域(转印区域R)之间的位置关系。空白区域(margin) B设置在施加于各种颜色的墨的头部的标记120的后端和下一 种颜色的墨的转印区域的前端之间。在图10中示出了该空白区域B的长度。该长度与从 光反射器106发出的光到达的位置与发热元件151所在的位置之间的距离D对应。为了进 行墨带105的出头,墨带的转印区域R的前端在光反射器106检测到标记120的时刻需要 被定位于热能头的发热元件151所在的位置。此外,空白区域C也设置在转印区域R的后端和设置于下一种颜色的墨的头部的 标记120的前端之间。该空白区域C被设定为比由墨带105在剥离操作期间的输送距离减 去空白区域B的长度所算出的长度长。由于该空白区域C,在完成剥离操作后,光反射器106 能够检测到墨带上的标记120。如果没有设置该空白区域C,则当完成剥离操作时,位于下一种颜色的墨的头部的 标记120经过从光反射器106输出的光的光路。因此,完成剥离操作后,在墨带105被输送 的状态下,即使试图检测标记,也不能检测到标记120。于是,不能进行下一种颜色的墨的出 头。由此,对于传统的墨带的出头输送来说,必需形成不能用作转印区域R的无用的 空白区域B和C。这种空白区域B和C增加了墨带105的总长度,导致墨带盒的尺寸增大和 成本增加。此外,在打印期间,由于墨带的空白区域B和C的附加长度,墨带105不得不被 不必要地输送,从而增加了用于打印的时间。此外,由于墨带105被不必要地输送,所以在墨带105上形成褶皱的机会增多。这 些褶皱的图案打印在打印纸上,从而也导致打印品质劣化的风险增大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例如,日本特开2006-159432号公报论述了用于检测墨带上的标 记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位于热能头的发热元件与剥离构件的剥离开始点之间。来自该传感 器的光照射在位于发热元件和剥离构件之间的墨带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来自传感器的 光所照射的位置和发热元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缩短,所以可以缩短标记和下一种颜色的墨 的转印区域R之间的空白区域B。在日本特开2006-159432号公报论述的技术中,来自传感器的光照射墨带和打印 纸粘附在一起的部分。因此,为了检测墨带上的标记,打印纸的表面反射传感器的光。在这 种情况下,如果打印纸在打印机中晃动(jiggle around)或卷曲,则由打印纸反射的反射光 的光路扩散。由此,存在不能正确地检测墨带标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检测墨带的头部并且能够减少墨带空白区域的 打印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台板;头保持单元,其被构造成 可动地保持热能头,使得所述热能头能够处于压靠所述台板的压接状态以及与所述台板分 离的分离状态;输送机构,其被构造成向所述热能头和所述台板之间的记录区域输送彼此 叠置的墨带和记录片材;反射面,其设置于所述头保持单元;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台板;头保持单元,其被构造成可动地保持热能头,使得所述热能头能够处于压靠所述台板的压接状态以及与所述台板分离的分离状态;输送机构,其被构造成向所述热能头和所述台板之间的记录区域输送彼此叠置的墨带和记录片材;反射面,其设置于所述头保持单元;以及带传感器,其被构造成检测施加于所述墨带上的标记,所述带传感器设置在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一侧并且面对已经经过所述记录区域并已从所述记录片材剥离的墨带的路径,其中,所述带传感器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所述反射面被构造成使得从所述发光元件入射的光在所述分离状态和所述压接状态均到达所述光接收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村元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