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门体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710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门体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包括:门盖,所述门盖包括:门盖底壁;分别从所述门盖底壁的两端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上形成有第一装配孔和第一定位部;以及铰链螺板,所述铰链螺板连接至所述门盖的第一侧壁上,所述铰链螺板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对准的第二装配孔,且所述铰链螺板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使用了凸台和孔的定位结构,因此避免了孔心偏移造成的铰链变形及锁舌与锁拌干涉,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所述门体具有上述门体结构,制冷设备具有所述门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电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具有该门体结构的门体以及具有该门体的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的箱体和门体之间通常通过铰链进行连接,而门体与把手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由于制冷设备的门铰链螺板、把手螺板在焊接的过程中,通常没有合适的工艺设备,因此需要完全依照操作工人肉眼观察门铰链螺板及把手螺板上的螺板孔是否与门体上铰链冲孔以及与把手冲孔对准。但是,这样做的缺点在于,可靠性差,很容易发生孔心偏移。在发生孔心偏移时,通常容易导致门偏以及把手偏。门偏不仅会造成用于连接箱体和门体的铰链发生变形,而且在开关制冷设备的门时,在铰链处还会产生噪音, 从而减小了铰链的使用周期。而在发生把手偏时,通常会造成锁舌与锁拌的干涉。此外,在进行焊接时,操作人员需要反复移动螺板以寻找中心点。这样会耗时耗力。且进一步地,由于门体结构过薄,用螺丝进行攻丝固定后当受力过大或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造成滑丝,导致设备损坏或者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准确,操作简便,且抗拉强度高的门体结构、门体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包括门盖,所述门盖进一步包括门盖底壁;分别从所述门盖底壁的两端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上形成有第一装配孔和第一定位部;以及铰链螺板,所述铰链螺板连接至所述门盖的第一侧壁上,所述铰链螺板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对准的第二装配孔,且所述铰链螺板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为孔和凸台中的一个,且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为孔和凸台中的剩余一个。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由于使用了凸台与孔的定位结构,操作工人在进行焊接时,只需要将凸台对入与之相配合的孔即可,这样做的优点是, 可以很容易的使所述铰链螺板上的第二装配孔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装配孔对心,避免了孔心偏移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操作简便,同时缩短了操作工人的焊接工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作为定位结构的凸台和孔在加工上也比较简便。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所述铰链螺板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壁,且所述铰链螺板形成有朝向所述门盖内部延伸的另一部分。可选地,所述另一部分构造成平行于所述门盖底壁。由此,当所述铰链螺板焊接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时,所述另一部分会与填充在门体结构中的发泡层充分粘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所述门盖与所述铰链螺板间固定螺丝的抗拉强度,增大了设备使用周期。同时,由于所述铰链螺板具有一定的厚度,进而增加了固定螺丝的螺距,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防止滑丝现象,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上的第三装配孔和第三定位部;以及把手螺板,所述把手螺板上连接至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且所述把手螺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三装配孔对准的第四装配孔以及形成有与所述第三定位部相配合的第四定位部。其中,所述第三定位部形成为孔和凸台中的一个,且所述第四定位部形成为孔和凸台中的剩余一个。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操作工人在将所述把手螺板焊接到所述第二侧壁上时,只需要将凸台对入与之相配合的孔即可,从而可以很容易的使所述把手螺板上的第四装配孔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三装配孔对心,避免了孔心偏移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制冷设备门体结构的门体。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门体,包括如上所述的门体结构;以及填充在所述门体结构中的发泡层。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门体的制冷设备。根据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箱体;以及如上所述的门体,其中所述门体铰接至所述箱体,且所述门体相对于所述箱体可枢转。根据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由于使用了具有上述门体结构的门体,进而可以很好的避免了由孔心偏移造成的门偏以及把手偏,有效防止了铰链变形以及锁舌与锁拌干涉等不利影响,同时开关门时在铰链处产生的噪音也会随之大大降低。本技术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盖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铰链螺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铰链螺板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把手螺板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把手螺板的侧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把手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门体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该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包括门盖1,如图1,门盖1进一步包括门盖底壁11和分别从门盖底壁11的两端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12以及第二侧壁13,其中第一侧壁12的内侧上形成有第一装配孔14和第一定位部,例如第一定位部形成为如图1中孔15 ;以及如图2所示的铰链螺板2,铰链螺板2在使用时会焊接至门盖1的第一侧壁12上,并且铰链螺板2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与第一装配孔 14对准的第二装配孔21,且铰链螺板2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与第一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例如第二定位部形成为图2中的凸台22。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也可形成为凸台,相应地,第二定位部则形成为孔。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由于使用了凸台22与孔15的定位结构,这样工人在将铰链螺板2焊接至第一侧壁12上时,只需要将凸台22对入与之相配合的孔15即可。因此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很容易的使铰链螺板2上的第二装配孔21与第一侧壁12上的第一装配孔14对心, 从而避免了孔心偏移造成的门偏,有效的防止了铰链变形,同时简便了操作,缩短了工人的焊接工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作为定位结构的凸台22和孔15在加工上也比较简便,不会增加工艺成本。可选地,凸台22可加工成圆柱形,其高为0. 5mm,由此在将凸台22 对入孔15中可以更加牢固准确的将铰链螺板2与第一侧壁12定位好,从而保证在焊接时铰链螺板2相对第一侧壁12不会移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铰链螺板2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盖,所述门盖包括:门盖底壁;分别从所述门盖底壁的两端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上形成有第一装配孔和第一定位部;以及铰链螺板,所述铰链螺板连接至所述门盖的第一侧壁上,所述铰链螺板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对准的第二装配孔,且所述铰链螺板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再锐浦祥海唐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