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其能够轻易地将拧入到螺旋弹簧中的保持构件卸下,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轻易地进行手持式作业机的维护、修理。隔振装置(50)借助螺旋弹簧(54)连接手持式作业机(10)的两个构件(16)、(18)。螺旋弹簧(54)的一部分(54a)被固定于一个构件(16)的第1保持构件(52)保持,另一部分(54b)被固定于另一个构件(18)的第2保持构件(56)保持。在第1保持构件(52)和第2保持构件(56)的至少一个构件上形成有用于与螺旋弹簧(54)螺纹连接的螺纹槽(52a)、(56a)和能够供通用的紧固工具卡合的工具卡合部(53a)、(57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持式作业机,尤其是涉及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配置在手持式作业机的两个构件之间,且借助螺旋弹簧将两个构件彼此连接。作为一例,将该种隔振装置配置在原动机(例如发动机)和供操作者把持的把手之间,用于防止原动机的振动传递至操作者。隔振装置的螺旋弹簧被固定在各构件上的保持构件所保持。即,螺旋弹簧的一端被固定在一个构件上的第1保持构件所保持,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被固定在另一个构件上的第2保持构件所保持。各保持构件形成有以螺旋状延伸的螺纹槽,通过将各保持构件拧入到螺旋弹簧中而将各保持构件牢固地固定在螺旋弹簧的各端。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116074号公报为了维护、修理手持式作业机,有时手持式作业机被拆卸,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需要拆卸隔振装置。但是,将拧入到螺旋弹簧中的保持构件自螺旋弹簧卸下并不是容易的作业。加之,在长使用时间的手持式作业机中,有时还会发生螺旋弹簧的端部固定在保持构件上的情况,此时,为了自螺旋弹簧将保持构件卸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拧入到螺旋弹簧中的保持构件卸下的隔振装置,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轻易地进行手持式作业机的维护、修理。本专利技术的隔振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其配置在手持式作业机的两个构件之间,用于将该两个构件彼此连接;第1保持构件,其固定在上述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上,并且用于保持上述螺旋弹簧的一端部;第2保持构件,其固定在上述两个构件中的另一个构件上,并且用于保持上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部;而且,在第1保持构件和第2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件上形成有用于与上述螺旋弹簧螺纹连接的螺纹槽和能够供通用的紧固工具卡合的工具卡合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工具卡合部形成为与螺纹槽的中心轴(螺旋的中心轴)同轴ο在该隔振装置中,能够使通用的紧固工具与保持构件相卡合,从而能够利用紧固工具轻易地自螺旋弹簧将保持构件卸下。另外,由于利用紧固工具对保持构件施加较大的力,因此即使在螺旋弹簧的端部固定在保持构件上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易地自螺旋弹簧将保持构件卸下。另外,由于在将保持构件拧入螺旋弹簧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利用紧固工具,从而还能够轻易地进行隔振装置的装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隔振装置,能够利用一般的紧固工具,容易地将保持构件自螺旋弹簧卸下。而且,通过采用该隔振装置,使手持式作业机的拆卸作业变得容易,从而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手持式作业机的维护、修理。附图说明图1是自右方(驱动侧)观察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图。图2是自上方观察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的图。图3是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将图3所示的隔振装置拆卸而表示的立体图。图5是将图3所示的隔振装置拆卸而表示的立体图,以与图4不同的视点来表示。图6是图1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将图6所示的隔振装置拆卸而表示的立体图。图8是将图6所示的隔振装置拆卸而表示的立体图,以与图7不同的视点来表示。图9是表示螺旋弹簧的图,图9的(A)是沿螺旋弹簧的轴向观察螺旋弹簧的俯视图,图9的(B)是图9的(A)中的B-B线上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螺旋弹簧的变形例的图,图10的(A)是沿螺旋弹簧的轴向观察螺旋弹簧的俯视图,图10的⑶是图10的㈧中的B-B线上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保持构件的工具卡合部是至少具有平行的两个表面的柱状部,虽然是作为一例,但更优选是具有六棱柱形状的柱状部。能够使例如扳手(开口扳手open-end wrench)、双头梅花扳手、套筒扳手、活动扳手(monkey wrench)这种用于对螺栓、螺母进行紧固的通用的紧固工具与具有上述构造的卡合部相卡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保持构件的工具卡合部是至少具有平行的两个表面的凹部,虽然是作为一例,但优选是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的孔部。能够使例如六角扳手这种用于对带六角孔的螺栓进行紧固的通用的紧固工具与具有上述构造的卡合部相卡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优选保持构件的工具卡合部是“ + ”形状的凹部或者“_” 形状的凹部。能够使例如十字螺钉旋具、一字槽螺钉旋具这种用于对螺钉进行紧固的通用的旋具与具有这样的构造的卡合部相卡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发动机式切割机进行说明。图1表示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侧视图,图2表示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俯视图。发动机式切割机10包括圆板状的旋转刀具具12和用于驱动该旋转刀具具12的主体14。旋转刀具12能够切断石质材料、金属材料,发动机式切割机10例如用于在建筑现场中切断混凝土、钢材。如图1、图2所示,若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于水平面H上,则旋转刀具12相对于主体14位于该主体14的水平方向的一侧。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将发动机式切割机10载置于水平面H上的状态为基准,将旋转刀具12相对于主体14所位于水平方向的一侧称为前方,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后方。另外,将铅垂上方仅称为上方,将铅垂下方仅称为下方。另外,如图2所示,将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一侧称为左方,将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侧称为右方。因此,描述为旋转刀具具12位于主体14的前方,且旋转刀具12 的旋转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即,旋转刀具具12在水平面H的上方被相对于水平面H垂直地保持。在主体14上设有前方手柄16和后方把手沈。前方手柄16由管件形成,其是被操作者把持的手柄并且还兼作用于确保主体14的强度的框架。前方手柄16自主体14的右方侧面经过主体14的上方和左方而向主体14的下部延伸。后方把手沈设在主体14的后方下部。后方把手26自主体14延伸为环状。在后方把手沈上设有节气门操纵杆观等操作开关。通常,操作者用左手把持前方手柄16,用右手把持后方把手26,从而保持发动机式切割机10。然后,使发动机式切割机10相对于工件移动,利用旋转刀具12切割工件。这样,发动机式切割机10是被操作者保持的手持式的发动机式切割机10。在此,在操作者如上述那样地保持住发动机式切割机10时,操作者位于主体14的左方。通常,由于操作者位于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左方,所以发动机式切割机10的左侧也称为操作者侧。主体14包括用于驱动旋转刀具12的发动机18。发动机18是4冲程型的往复式发动机。与2冲程型的发动机相比较,4冲程型的发动机具有未燃烧气体的排出量少、燃烧效率高(燃料消耗量少)的优点。另外,发动机18并不限定为4冲程型的往复式发动机, 也可以是2冲程型的往复式发动机或其他形式的发动机。主体14具有刀具臂44。刀具臂44位于主体14的右侧,且朝主体14的前方延伸。 刀具臂44固定在发动机18上,并且在刀具臂44的前端设有旋转刀具12和用于覆盖旋转刀具12的旋转刀具罩46。刀具臂44是用于向旋转刀具12传递由发动机18输出的转矩的传递机构。此外,主体14的设有作为传递机构的刀具臂44的右侧一般被称为驱动侧。另外,在刀具臂44上设有反冲启动装置36 (recoil starer) 0反冲启动装置36与发动机18 的驱动轴相连接,操作者利用反冲启动装置36启动发动机18。主体14具有壳体M。壳体M由树脂材料形成。在壳体M的内部设有用于过滤向发动机18供给的空气的滤清器、用于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作业机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螺旋弹簧,其配置在手持式作业机的两个构件之间,且用于使该两个构件彼此连接;第1保持构件,其固定于上述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并且用于保持上述螺旋弹簧的一端部;第2保持构件,其固定于上述两个构件中的另一个构件,并且用于保持上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部;在上述第1保持构件和上述第2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件上形成有用于与上述螺旋弹簧螺纹连接的螺纹槽和能够供通用的紧固工具卡合的工具卡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雅树,山崎慎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