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165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婴儿车,该折叠式婴儿车附有于折叠状态中能使婴儿车直立地自行站立的同时刹车机构。同时刹车机构(38)具备有:左右轮限制构件(56、57),能切换抵接于左右轮(12、13)的刹车位置与从左右轮分离开的自由位置;以及连结机构(60),架设于这些左轮限制构件(57)及右轮限制构件(56)间并同时地切换左轮限制构件及右轮限制构件的位置。连结机构(60)具有:接地部(381),于婴儿车的展开状态中从左右轮(12、13)的接地面(G)往上方分离开而定位,而在婴儿车的折叠状态中与左轮及右轮一起接触于左右轮的接地面(G)并使婴儿车成为直立地自行站立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有同时地限制左右轮的旋转的同时刹车机构、且能折叠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折叠式婴儿车(FOLDING BABY CARRIAGE)的车轮同时刹车机构例如于日本特开 2005-14894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提出。现有技术的车轮同时刹车机构具备有卡合构件,卡合于右后轮并限制右后轮的旋转;使该卡合构件动作的操作构件;卡合构件,卡合于左后轮并限制左后轮的旋转;使该卡合构件动作的从动构件;线材(wire),将这些操作构件及从动构件加以连接。当婴儿车的操作者操作设于右后轮的操作构件并事先将右后轮的旋转限制予以解放时,从动部通过线材连动,而左后轮的旋转限制状态也受到解放。借此, 左右轮两者变得可自由地旋转。对此,当婴儿车的操作者操作设于右后轮的操作构件并将右后轮的旋转加以限制时,从动部通过线材连动,而左后轮的旋转也受到限制。借此,左右轮两者为同时地被设定为刹车状态。然而,以往虽提出有很多种可在非使用时让车体往车子宽度方向左右缩小并变得细长、且于使用时将变得细长的车体展开为和原本相同的形态的折叠式婴儿车,然当在非使用时使婴儿车为折叠状态并将该车体倒卧于地面的方式横放时,会占据宽广的地面面积并造成妨碍。因此,若能不是横放而是让车体直立地自行站立,则不会占据位置。具有用以直立地自行站立的支架(stand)的折叠式婴儿车例如提出于日本实开昭56-54657号公报 (专利文献幻。记载于专利文献2的折叠式婴儿车为在婴儿车的车子宽度方向中央,于往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柱的下端部以能旋转的方式连接有支架。在四个车轮往前后左右展开的婴儿车的开脚状态下,支架弹跳起来而不接触地面。借此,展开状态的婴儿车适于行驶。在以使四个车轮相互地靠近的方式进行折叠而车体成为细长状态的婴儿车的闭脚(折叠)状态下,支架被压下,而与另外的两轮一起接触地面。借此,折叠状态的婴儿车为直立地自行站立。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1489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实开昭56-546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有技术附有同时刹车机构的婴儿车运用现有技术的折叠式婴儿车的支架时,尚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也就是,婴儿车的操作者每当要使婴儿车站立时都必需压下支架,而每当要将婴儿车展开时都必需使支架弹起,相当费事。此外,支架仅用以自行站立,在婴儿车的折叠状态下有用,然在婴儿车的展开状态下则变得没有任何用处。本专利技术有鉴于上述的情事,目的为提供一种使在折叠状态的婴儿车能直立地自行站立、并附有同时刹车机构的折叠式婴儿车。(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达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婴儿车的前提具备有将左轮及右轮的旋转加以同时地限制的同时刹车机构,且能以使左轮及右轮往车宽度方向左右相互地靠近的方式折叠。 同时刹车机构具备有左轮限制构件,能切换抵接于左轮的刹车位置、与从左轮分离开的自由位置;右轮限制构件,能切换抵接于右轮的刹车位置、与从右轮分离开的自由位置;以及连结机构,架设于这些左轮限制构件及右轮限制构件间并将左轮限制构件及右轮限制构件的位置加以同时地切换。连结机构具有接地部,于婴儿车的展开状态中从左右轮的接地面往上方分离开而定位,在婴儿车的折叠状态中与左轮及右轮一起接触地于左右轮的接地面并使婴儿车成为直立地自行站立。依据本专利技术,操作者能省略每次将支架压下或弹起的麻烦,而提升操作性能。此外,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中通过将左右轮的旋转加以同时限制的同时刹车机构,可使折叠状态的婴儿车直立地自行站立,故不需要记载于专利文献2的支架。本专利技术的连结机构只要是具备有使婴儿车直立地自行站立的充分的刚性,且在婴儿车的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之间变形则没有特别地受到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连结机构例如为连结了多个构件的连杆机构,就一实施例而言,具有在左端与左轮限制构件连结的左侧连杆、 以及在右端与右轮限制构件连结的右侧连杆,而左侧连杆的右端以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右侧连杆的左端连结。此外,于左侧连杆的右端部及右侧连杆的左端部具有接地部。就其他的一实施例而言,连结机构具备有左侧连杆,在左端与左轮限制构件连结;右侧连杆,在右端与右轮限制构件连结;以及中央构件,与左侧连杆的右端及右侧连杆的左端连结,并包含接地部。依据该实施例,左侧连杆能相对于左轮限制构件转动,右侧连杆能相对于右轮限制构件转动,中央构件能相对于左右侧连杆转动。因此,可在展开状态下使中央构件从接地面分离开,在折叠状态下使中央构件接触于接地面。接地部只要是在折叠状态下移位到接地面即可,其移位方向可为从同时刹车机构来看为婴儿车的前后左右的任一方向。优选来说同时刹车机构设于分别配置于婴儿车的前后左右的车轮中的后轮,而连结机构于折叠状态中以使接地部较后轮更朝车体前方移位的方式变形。婴儿车的重心位于前轮与后轮之间、以及左轮及右轮之间。依据该实施例,由于在折叠状态中连结机构的接地部朝后轮的前方移位,故能使接地部位于接近重心的位置。 因此,提升了直立地自行站立的安定性。此外依据本实施例,由于刹车机构设于后轮,故对在比后轮更后方操作婴儿车的操作者来说,有于折叠中接地部不会变成妨碍的优点。此外依据本实施例,使直立地自行站立的折叠状态的婴儿车朝后方倾斜,借此接地部从地面脱离。因此操作者可在维持该倾斜姿势的状态下将折叠状态的婴儿车往后方拖曳,而有可使婴儿车在折叠状态下移动的优点ο(专利技术的效果)如此本专利技术的同时刹车机构具有在婴儿车的展开状态中从左右轮的接地面往上方分离开而定位,在婴儿车的折叠状态中与左轮及右轮一起接触于左右轮的接地面并使婴儿车成为直立地自行站立状态的接地部,故操作者不仅仅是可以省去其每次使支架动作的麻烦,更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仅为了自行站立所使用的支架,依据本专利技术,在折叠状态中婴儿车不仅仅是变得容易直立地自行站立,也提升了操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婴儿车的概略图,且显示展开状态。图2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婴儿车的概略图,且显示折叠状态。图3为显示成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折叠式婴儿车的概略斜视图。图4为显示同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侧面图。图5为示意性地显示同实施例的同时刹车机构的斜视图。图6为将图4的后轮及同时刹车机构加以取出并显示的侧面图。图7为显示图4的后轮及同时刹车机构的平面图。图8为显示图4的同时刹车机构的背面图。图9为显示使图6的同时刹车机构动作而限制了后轮的旋转的状态的侧面图。图10为显示同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侧面图。图11为取出并显示图10的后轮及同时刹车机构的侧面图。图12为显示图10的后轮及同时刹车机构的说明图。图13为显示图10的同时刹车机构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1婴儿车12右轮(后轮)12a,12b 右轮13左轮(后轮)13a、13b 左轮14右轮(前轮)15左轮(前轮)16右侧前脚17左侧前脚18右侧后脚18s车轴19左侧后脚20、21、28、56p、57p 枢支轴22右侧斜材23左侧斜材24、25把手部26、30转动轴32、33座部框架材34X字框架36V字框架38同时刹车机构381接地部41婴儿车42X字框架42m,421 棒材44、45连结点46右侧构件47左侧构件48锁固杆件52肋条53肋条54,55卡合部56右轮限制构件57左轮限制构件60连结机构61中央构件62右侧连杆63左侧连杆6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具备有将左轮及右轮的旋转加以同时地限制的同时刹车机构,且能以使左轮及右轮往车宽度方向左右相互地靠近的方式折叠,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时刹车机构具备有:左轮限制构件,能切换抵接于所述左轮的刹车位置、与从所述左轮分离开的解除位置;右轮限制构件,能切换抵接于所述右轮的刹车位置、与从所述右轮分离开的解除位置;以及连结机构,架设于这些左轮限制构件及右轮限制构件之间并同时地切换左轮限制构件及右轮限制构件的位置;并且,所述连结机构具有接地部,该接地部于婴儿车的展开状态中从左右轮的接地面往上方分离开而定位,在婴儿车的折叠状态中与所述左轮及所述右轮一起接触于左右轮的接地面并使婴儿车成为直立地自行站立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伊知朗
申请(专利权)人:爱普力卡幼儿产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