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其专利>正文

安全绳编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6713 阅读:5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安全绳编织机,主要由电机,传送带,底架,盘轮传动齿轮组,牵引导出轮和上台面所组成,安全绳编织机包括位于上台面上端的绳牵引导出装置,位于上、中台面之间的经纬线编织组绳机构,位于中、下台面之间的分经杆上下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编织经纬交叉设置的绳和能在绳芯外包裹一层经、纬线呈十字交叉绳套并与绳芯紧密结合的带绳套的安全绳,具有结构简单,少接头,编织速度快,产量高,噪音小,加工成本低,加工质量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安全绳编织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绳编织机是由织布机改装的,织布机的纱管容量小,不断的更换线,会有太多的接头造成产品品质下降。传统的绳编织机的结构复杂,编织速度慢,产量低,噪音大,加工成本高,加工质量低,大多只能进行经线的单向交叉编织。编出的绳为多股同向(竖向或称为经线)互相交叉编织而成,这种机械结构是在8字形交叉行走轨上设沿该轨道行走的编织梭,在编织梭底部设置推动编织梭行走的机械结构和供线纱锭,编织梭上端的各线在各编织梭交叉的行走下互相交叉编织成绳。实际上绳的牵引力是由经线的强度决定的,与是否交叉编织无关,各经线之所以交叉编织是由于使用和携带方便。因此现在有的绳结构采取在由各经线组成的并拢平行设置的绳芯外包裹一层绳套,但绳套的编织还是沿用传统的绳编织机的复杂结构,由此产生的缺陷仍然存在。目前缺乏能编织经纬交叉设置的绳, 或能在绳芯外包裹一层经、纬线呈十字交叉绳套并与绳芯紧密结合的带绳套的安全绳编织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安全绳编织机,能编织经纬交叉设置的绳和能在绳芯外包裹一层经、纬线呈十字交叉绳套并与绳芯紧密结合的带绳套的安全绳,具有结构简单,少接头,编织速度快,产量高,噪音小,加工成本低,加工质量好的优点。为此,本技术主要由电机,传送带,底架,盘轮传动齿轮组,牵引导出轮和上台面所组成,安全绳编织机包括位于上台面上端的绳牵引导出装置,位于上、中台面之间的经纬线编织组绳机构,位于中、下台面之间的分经杆上下移动机构。所述的经纬线编织组绳机构位于上、中台面之间包括经线张力轮,数个经线张力轮均勻分布在中台面周边上,经线张力轮通过张力轮支架与对应的中台面周边固定,经线张力轮的出线端的经线穿入分经杆上端的穿线孔后经圆形上、下路道之间进入上导管内,经线张力轮的入线端的经线与设在中台面外端的经线轮锭连接;分经杆,与经线张力轮的数量匹配竖向轴设在经线张力轮与圆形下路道之间的中台面上,分经杆上端设供经线穿入的穿线孔,分经杆下端轴过对应的中台面与滑块连接;圆形上、下路道,圆形下路道位于分经杆内的中台面的内周边上,圆形上路道对应圆形下路道位于上台面下端的内周边上,圆形上、下路道供船型梭子车的梭轮在上行驶;船型梭子车,在圆形上、下路道之间行驶,在经线中设置交叉的纬线,由拨杆推动装置带动,由车体、传动轮、梭轮、挡纱架、纱管开启轴、纬线纱管、调整螺栓杆、纬线轮、纬线轮架、纬线紧度调整装置和断线检测器所组成,四个梭轮分别位于底面呈船型的车体两边上并分别与圆形上、下路道顶持,位于圆形下路道后端的梭轮与传动轮同轴,或位于圆形下路道前端的梭轮与传动轮同轴,传动轮与拨杆推动装置的传动辊顶持,挡纱架为环形位于四轮外侧,纬线纱管位于纱管开启轴上,纬线轮轴设在纬线轮架顶部,纬线轮架底部与车体螺接,纬线轮架上部与车体后侧之间设有调节纬线轮与车体距离的调整螺栓杆,纬线轮位于上导管下端,位于纬线纱管上的纬线分别穿过纬线紧度调整装置和断线检测器绕纬线轮与经线交织;拨杆推动装置,用于驱动船型梭子车沿圆形上、下路道之间运行,包括位于圆形下路道内侧的中台面上的内圆齿条轨、与该内圆齿条轨齿合的并与拨杆前端轴接的推动齿轮、与推动齿轮齿合的且轴设在拨杆前端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同轴的并与传动轮顶持的传动辊,拨杆后端通过拨杆套与主轴轴接,拨杆套下部设有套从动齿轮,电机通过套传动轮副传动套从动齿轮。所述的船型梭子车为间隔距离分布的1 4台。所述的分经杆上下移动机构由数个数量与分经杆数量对应的介齿轮、介齿轮轴、 滑块、滑块柱、槽型凸轮滑道、固定盘和固定柱所组成,分经杆下端与滑块连接,滑块滑配在槽型凸轮滑道上,槽型凸轮滑道位于固定柱外侧上,固定柱连接固定支撑介齿轮轴外侧的固定盘与介齿轮的内周边,介齿轮轴上部和下部分别穿过并与固定盘中心和介齿轮中心部固定成为一体,介齿轮轴上端和下端与对应部位的中、下台面轴接,各介齿轮串联互相齿合,电机通过齿轮传输箱器带动一个介齿轮转动。所述的槽型凸轮滑道为上、下两条槽型凸轮滑道,相邻的滑块分别滑配在上、下两条槽型凸轮滑道上。或所述的分经杆上下移动机构为在中、下台面之间的主轴上轴设有一个圆立体转盘,圆立体转盘侧周边上至少设有一条首尾贯通的槽型波纹滑道,滑块滑配在槽型波纹滑道上,分经杆下端与滑块连接,分经杆中部位于分经杆轴套内并与其轴接,分经杆上端轴过中台面位于经线张力轮与圆形下路道之间的中台面上端,分经杆轴套上端固定在中台面下端。所述的绳牵引导出装置由盘轮传动齿轮组、齿轮杆、推动齿轮、侧面带盘齿轮的牵引导出轮和导出轮轴所组成,推动齿轮与牵引导出轮侧面的盘齿轮齿合,电机通过齿轮传输箱器带动盘轮传动齿轮组带动齿轮杆经推动齿轮带动牵引导出轮转动。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能编织经纬交叉设置的绳和能在绳芯外包裹一层经、纬线呈十字交叉绳套并与绳芯紧密结合的带绳套的安全绳,具有结构简单,编织速度快,少接头,产量高,噪音小,加工成本低,加工质量好的优点。本技术的编制速度是传统编制机速度的3倍, 加工成本降低10%,噪音降低80%。可广泛用于编制电力安全绳、登山绳、承重绳、牵引绳、 高空清洗绳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经杆上下移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的船型梭子车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拨杆推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分经杆上下移动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安全绳编织机,主要由电机23,传送带M,底架16,盘轮传动齿轮组7,牵引导出轮34和上台面8所组成。安全绳编织机包括位于上台面上端的绳牵引导出装置,位于上、中台面之间的经纬线编织组绳机构,位于中、下台面之间的分经杆上下移动机构。带动盘轮传动齿轮组7、各传动齿轮副21及齿轮传输箱22的电机均固定在底架上。电机通过传送带带动齿轮传输箱的输入端25,齿轮传输箱的输出端为可为多个,为各传动齿轮副提供不同转速的动力,为传统技术,故不再累述。也可根据需要增设电机数量。 底架上设下台面沈,下台面周边间隔距离设置支撑杆27,支撑杆上固定中台面观,中台面仍用上述结构固定上台面8。所述的经纬线编织组绳机构位于上、中台面之间包括经线张力轮30,数个经线张力轮均勻分布在中台面周边上。经线张力轮通过张力轮支架10与对应的中台面周边固定。经线张力轮的出线端的经线穿入分经杆12上端的穿线孔35后经圆形上、下路道之间进入上导管(下端)33内。经线张力轮的入线端的经线四与设在中台面外端的经线轮锭连接。分经杆12,与经线张力轮的数量匹配竖向轴设在经线张力轮与圆形下路道11之间的中台面上。分经杆上端设供经线穿入的穿线孔35,分经杆下端轴过对应的中台面与滑块14连接。圆形上、下路道,圆形下路道位于分经杆内的中台面的内周边上,圆形上路道9对应圆形下路道位于上台面下端的内周边上。圆形上、下路道供船型梭子车31的梭轮42在上行驶。如图3A和图;3B所示,船型梭子车31,在圆形上、下路道之间行驶,在经线中设置交叉的纬线,由拨杆推动装置带动,由车体、传动轮47、梭轮42、挡纱架44、纱管开启轴46、纬线纱管45、调整螺栓杆48、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绳编织机,主要由电机,传送带,底架,盘轮传动齿轮组,牵引导出轮和上台面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安全绳编织机包括位于上台面上端的绳牵引导出装置,位于上、中台面之间的经纬线编织组绳机构,位于中、下台面之间的分经杆上下移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其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