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512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显示器,该平板显示器包括:第一基底,包括发射区域和非发射区域;发光单元,在发射区域上;第一感测单元,在非发射区域上;第二感测单元,在非发射区域上,其中,第一感测单元和第二感测单元被布置为通过使用第一感测单元和第二感测单元测量单位时间入射到第一感测单元和第二感测单元上的光量确定平板显示器的倾斜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平板显示器
技术介绍
由于光学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发展,正在开发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传感器来提供各种功能。具体来讲,光传感器被嵌入在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的显示单元的移动装置中。可使用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装置(OLED) 之类的图像显示设备来向显示装置提供触摸屏面板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另外地,可利用用在LCD中的光传感器通过感测外部光来调节背光发射的光的量。因此,正在进行涉及使用光传感器来提高图像显示设备的品质的研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板显示器,该平板显示器能够通过使用单位时间入射到两或更多个不同的光传感器上的光的量之间的差值来计算平板显示器的倾斜角度(例如,倾斜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外的各方面将在后面的描述中提出或通过后面的描述变得明显,或者可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践而被知晓。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板显示器,该平板显示器包括第一基底,包括发射区域和非发射区域;发光单元,在发射区域上;第一感测单元,在非发射区域上;第二感测单元,在非发射区域上,其中,第一感测单元和第二感测单元被布置为通过使用第一感测单元和第二感测单元测量单位时间入射到第一感测单元和第二感测单元上的光量确定平板显示器的倾斜角度。平板显示器还可包括发光单元上的第二基底和用于将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结合在一起的结合构件。第一感测单元可包括第一光传感器,第二感测单元可包括第二光传感器和遮光构件。遮光构件可与第二光传感器相邻。遮光构件可与第二光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侧相邻。遮光构件可接触第二光传感器的一侧。遮光构件的高度可大于第二光传感器的高度。遮光构件的宽度可小或等于第二光传感器的宽度。遮光构件可以是柱形。遮光构件可以与第一基底的表面垂直。遮光构件的高度可小或等于结合构件的高度。第一感测单元可被构造为测量单位时间入射到第一感测单元上的光的第一光量, 第二感测单元可被构造为测量单位时间入射到第二感测单元上的光的第二光量,使得通过比较第二光量与第一光量而使平板显示器的倾斜角度是能够确定的。随着平板显示器相对地面被倾斜,第二光量可以以超过第一光量减小的速率的速率减小。第一感测单元可被构造为测量单位时间入射到第一感测单元上的光的第一光量, 第二感测单元可被构造为测量单位时间入射到第二感测单元上的光的第二光量,使得通过使用第二光量与第一光量的比值而使平板显示器的倾斜角度是能够确定的。当倾斜角度增大时,第二光量与第一光量的比值可减小。平板显示器还可包括用来存储与平板显示器的各个倾斜角度对应的第二光量与第一光量的各个比值的查询表。第一感测单元和第二感测单元可以在非发射区域上,以关于发光单元基本上对称定位。发射区域可以在第一基底的中心部分上,非发射部分可以在第一基底的外围部分上。平板显示器还可包括用来存储第一感测单元和第二感测单元测量的与平板显示器的各个倾斜角度对应的各个光量的查询表。平板显示器还可包括背光,其中,背光发射的光量可根据平板显示器的倾斜角度被调节。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中,由于平板显示器的倾斜角度可影响被遮光元件遮挡了的入射到平板显示器上的光的量,这反之影响第二感测单元所感测到的光的量,并且由于第一感测单元可不受到相似影响(由于第一感测单元可没有相似的遮光元件),所以可将第二感测单元感测到的光的量与第一感测单元感测到的光的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平板显示器的倾斜角度。附图说明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原理的作用。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的剖面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的顶视图;图4是示出沿图1的I-I线截取的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沿图1的II-II线截取的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平板显示设备中第二感测单元的局部透视图;图7和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的操作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为清楚起见,省略了对完整理解本专利技术来说不是必要的一些元件。从这点来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具有不同形式,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在这里所提出的描述。 因此,下面参照图1至图8仅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以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各方面。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100的剖面透视图。参照图1,平板显示器100可包括第一基底110、发光单元120、第一感测单元130、 第二感测单元140、第二基底150和结合构件16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100是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平板显示器100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或者某些其他合适类型的显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100包括面对第二基底150的第一基底 110,并且第一基底110和第二基底150的边缘部分(例如,外围部分)可通过结合构件160密封。第一基底110可被划分为非发射区域111和发射区域112,其中,发光单元120位于发射区域112上。发射区域112位于第一基底110的中心部分上,非发射区域111位于第一基底110的外围部分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射区域112和非发射区域111可位于其他位置。第一感测单元130和第二感测单元140位于非发射区域111上,将在下面对此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图2是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单元120的剖视图。参照图2,可在第一基底110的上表面上形成诸如阻挡层和/或缓冲层的绝缘层 121来防止或减少杂质离子扩散,从而防止或减少湿气或外部空气渗透进第一基底110中, 和/或更加密集地将第一基底110的上表面平坦化。通过使用一种或更多种半导体材料在绝缘层121上形成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层122,并且在第一基底110上形成栅极绝缘层123以覆盖有源层122。有源层122可由诸如非晶硅或多晶硅的无机半导体形成,或者可由有机半导体形成。有源层122在沟道区 122c的两侧上具有源极区12 和漏极区122b。栅电极IM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3上,层间介电层125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123 上以覆盖栅电极124。此外,源电极126a和漏电极126b形成在层间介电层125上,并且形成了平坦化层127和像素限定层128以覆盖源电极126a和漏电极126b。栅极绝缘层123、层间介电层125、平坦化层127和像素限定层1 可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可形成为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或无机/有机化合物材料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TFT的堆叠结构,可使用具有各种结构的TFT。此外,作为包括在OLED中的电极的像素电极129a形成在平坦化层127上,像素限定层1 形成在像素电极129a上。此外,开口(例如,预定的开口)形成在像素限定层128 中以暴露像素电极U9a,OLED的有机发射层129b形成在像素电极129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显示器,所述平板显示器包括:第一基底,包括发射区域和非发射区域;发光单元,在所述发射区域上;第一感测单元,在所述非发射区域上;第二感测单元,在所述非发射区域上,其中,所述第一感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单元被布置为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感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单元测量单位时间入射到第一感测单元和第二感测单元上的光量确定所述平板显示器的倾斜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淳晟金度晔朴性彦南荣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