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采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349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采血用品,具体是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管体和密封塞,在管体内设有缓冲管,该缓冲管一端位于密封塞内,另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弯管。当要采集血液时,将导血管一端的的采血针头刺入人体采血部位血管,将导血管另一端的针头刺穿密封塞,负压的作用使得人体血液沿着缓冲管缓慢进入管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避免血液流入速度过快导致红细胞造成破裂的问题,而且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使用带来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采血用品,具体是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
技术介绍
真空采血管是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由于其操作简便,干净卫生,正为各医院普遍使用,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时有问题发生,由于真空管的负压相对较大,采血初始,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可致破裂,临床偶见溶血,影响了标本的顺利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真空采血管,采用本技术既可以避免采血时血液流入速度过快导致红细胞破裂的问题,又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使用带来方便。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管体和密封塞,在管体内设有缓冲管,该缓冲管一端位于密封塞内,另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弯管。当要采集血液时,将导血管一端的的采血针头刺入人体采血部位血管,将导血管另一端的针头对准缓冲管的位置刺穿密封塞,负压的作用使得人体血液流入缓冲管,然后沿着弯管缓慢进入管体,避免了血液流入速度过快导致红细胞造成破裂的问题,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使用带来方便。所述缓冲管为塑料缓冲管,使用安全,不容易破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避免血液流入速度过快导致红细胞造成破裂的问题,而且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使用带来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密封塞,3、缓冲管,4、弯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管体1和密封塞2,在管体1内设有缓冲管3,该缓冲管3 —端位于密封塞2内,另一端设有两个弯管4,所述缓冲管3为塑料缓冲管。当要采集血液时,将导血管一端的的采血针头刺入人体采血部位血管,将导血管另一端的针头对准缓冲管3的位置刺穿密封塞2,负压的作用使得人体血液流入缓冲管3, 然后沿着弯管缓慢进入管体1,避免了血液流入速度过快导致红细胞造成破裂的问题,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使用带来方便。而且所述缓冲管3为塑料缓冲管,使用安全,不容易破碎。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管体⑴和密封塞O),其特征在于在管体⑴内设有缓冲管(3),该缓冲管C3) —端位于密封塞O)内,另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弯管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3)为塑料缓冲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采血用品,具体是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管体和密封塞,在管体内设有缓冲管,该缓冲管一端位于密封塞内,另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弯管。当要采集血液时,将导血管一端的的采血针头刺入人体采血部位血管,将导血管另一端的针头刺穿密封塞,负压的作用使得人体血液沿着缓冲管缓慢进入管体。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避免血液流入速度过快导致红细胞造成破裂的问题,而且给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使用带来方便。文档编号A61B5/154GK201987559SQ20112006080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少华 申请人:山东省立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管体(1)和密封塞(2),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内设有缓冲管(3),该缓冲管(3)一端位于密封塞(2)内,另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弯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