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0477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它包括线圈、定子齿环和定子轭环,所述的定子轭环套接于定子齿环上,所述的定子轭环由若干轭片组合成轭叠片组,在轭叠片组的两侧还设置有与轭片大小一致的轭加强片;所述的定子齿环由若干齿片组合成齿片组,所述的齿盘设置有凸出的齿,在齿片组的两侧设置有与齿盘大小一致的齿盘加强片,齿盘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槽口,线圈安装在齿片组的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具有槽满率高、嵌线方便、不影响电磁感应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流无刷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制造中需要在的定子结构上嵌线,如图1、图2所示,为现有的定子结构示意图。现有的定子结构一般对金属圈一次冲压形成轭部30和齿部40,然后在两齿部之间形成的槽口内嵌线圈3。现有的安装方式需要在齿部40之间进行,作业极不方便,通常都是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是电机制造的极需解决的问题。对于低难度的电机,也有采用机械嵌线的,但都是以降低槽形面积的利用率为代价的,能嵌入的铜线数量大大减少,因而降低了电机的功率体比,从而使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受到阴碍。不在内圆上嵌线行吗?于是上世纪末,国外出现了一种“桥式定子电机”,将电机定子内圆上的槽口封闭而在外圆上的齿槽中绕线,从而简化了嵌线工艺。随后在国内有人开始制作类似电机,然而由于槽口闭合对电磁感应的屏蔽作用,使得同等线圈条件下电机的输出转矩大打折扣,功率大为降低,因而使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槽满率、嵌线方便、不影响电磁感应的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出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包括线圈、定子齿环和定子轭环,所述的定子轭环套接于定子齿环上,所述的定子轭环由若干轭片组合成轭叠片组,在轭叠片组的两侧还设置有与轭片大小一致的轭加强片;所述的定子齿环由若干齿片组合成齿片组,所述的齿盘设置有凸出的齿,在齿片组的两侧设置有与齿盘大小一致的齿盘加强片,齿盘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槽口,线圈安装在齿片组的齿上。所述的齿片组的两齿之间设置有槽口绝缘块。所述的齿片组的内壁设有若干个槽口。所述的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焊缝槽。所述的轭加强片和齿盘加强片由非导磁不锈钢制成。本实用实型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解决了高槽满率、或者在内圆上难于嵌绕线圈的电机定子制作的难题,而且能使电机性能不受影响。(2)能够提高槽满率,即在同样的槽中能够嵌入更多的铜线,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功率机,提高产品水平,除低产品成本。(3)由于实现了外圆方式的嵌线,有利于机绕的推行,也可以独立制作成形线圈来与铁心进行组装,这都将为实现电机定子自动作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中定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中定子结构的单片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中轭片与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中轭加强片与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中轭片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中齿加强片与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中齿片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中在齿盘上安装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设计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它包括线圈3、定子齿环2和定子轭环1,所述的定子轭环1套接于定子齿环2上,所述的定子轭环1由若干轭片11组合成轭叠片组100,在轭叠片组100的两侧还设置有与轭片 11大小一致的轭加强片12 ;所述的定子齿环2由若干齿盘21组合成齿片组200,所述的齿盘21设置有凸出的齿23,在齿片组200的两侧设置有与齿盘21大小一致的齿盘加强片24, 齿盘2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槽口 22,线圈3安装在齿片组200的齿23上。所述的齿片组 200的两齿之间设置有槽口绝缘块四,槽口绝缘块四可以加强槽口定位。所述的齿片组 200的内壁设有若干个槽口 22。所述的齿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焊缝槽25。本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和传统产品在外形尺寸相同,但外表更为美观。传统产品定子齿环使用的冲片是一张完整片,而本技术型定子齿环是将冲片的轭部和齿槽部分分离制作成轭片和齿片,同时略去槽口,使所有齿槽连接成为开口向外的完整齿片,其中轭片内径与齿片外径按无间隙配合制作,可用冲裁加工一次冲出。和制作轭片和齿片的方法一样,用不导磁不锈钢制作轭加强片和齿加强片,轭加强片的形状与轭片完全相同,厚度根据需要选定;齿加强片的齿身及外圆的形状与齿片完全相同,内圆大小也与齿片完全相同,但内圆及槽底形状需单独设计。选用不导磁不锈钢制作轭加强片和齿加强片的目的再于他的强度高,加固作用好,同时,虽然齿加强片不开槽口也不会有电磁感应的屏蔽作用,不会影响电机的性能。如图5所示,用轭片制用成铁心轭时,两端增加轭加强片,形状与轭片相同,于外圆焊缝位置将他们焊接成为一体。如图7所示,齿片制作成铁心齿盘时,两端增加齿加强片,齿加强片在槽位上的槽口最终是封闭的,但是为了今后方便开出齿片上的槽,要在该位置预制出一个开槽用空刀槽,两者叠合后于齿两侧焊缝位置将他们焊接为一体。如图9所示,对铁心齿盘齿身进行绝缘,往齿盘槽底放槽口绝缘,同时使其在开槽口后能起周向定位作用,于齿身上绕线或嵌放预制线圈,完成全部线圈的部位工作。如图9所示,线圈3在铁心齿盘上就位完成后,将铁心轭加热套在铁心齿外圆上, 使轭、齿端面对齐,接缝点焊牢固,然后进行线圈的轭面绝缘及周向撑紧等后续工作,于作整体浸烘处理,最后于工作内圆上切割出本就且有的线圈感应槽口,完成新结构无刷直流电机定子的制作。 本技术所述的轭加强片12和齿盘加强片M由非导磁不锈钢制成。权利要求1.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包括线圈(3)、定子齿环(2)和定子轭环(1),所述的定子轭环(1)套接于定子齿环(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轭环(1)由若干轭片(11)组合成轭叠片组(100),在轭叠片组(100)的两侧还设置有与轭片(11)内外径大小一致的轭加强片(12);所述的定子齿环O)由若干齿盘组合成齿片组000),所述的齿盘设置有凸出的齿(23),在齿片组(200)的两侧设置有与齿盘大小一致的齿盘加强片(M),齿盘 (2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槽口(22),线圈(3)安装在齿片组(200)的齿0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片组(200) 的两齿之间设置有槽口绝缘块0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片组(200) 的内壁上加工有若干个槽口 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0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焊缝槽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轭加强片(12) 和齿盘加强片04)由非导磁不锈钢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它包括线圈、定子齿环和定子轭环,所述的定子轭环套接于定子齿环上,所述的定子轭环由若干轭片组合成轭叠片组,在轭叠片组的两侧还设置有与轭片大小一致的轭加强片;所述的定子齿环由若干齿片组合成齿片组,所述的齿盘设置有凸出的齿,在齿片组的两侧设置有与齿盘大小一致的齿盘加强片,齿盘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槽口,线圈安装在齿片组的齿上。本技术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具有槽满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结构,包括线圈(3)、定子齿环(2)和定子轭环(1),所述的定子轭环(1)套接于定子齿环(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轭环(1)由若干轭片(11)组合成轭叠片组(100),在轭叠片组(100)的两侧还设置有与轭片(11)内外径大小一致的轭加强片(12);所述的定子齿环(2)由若干齿盘(21)组合成齿片组(200),所述的齿盘(21)设置有凸出的齿(23),在齿片组(200)的两侧设置有与齿盘(21)大小一致的齿盘加强片(24),齿盘(2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槽口(22),线圈(3)安装在齿片组(200)的齿(2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兴
申请(专利权)人:宏佳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