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623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在基板的贯通孔中填充导电材料而形成的贯通电极(7)上,附着有纳米金属粒子而形成了连接用电极(9)。并且,LED元件(3)通过该连接用电极(9)与贯通电极(7)电连接。纳米金属粒子可通过喷墨法或分散法以期望的形状来涂布,因此,能够实现成本低且电连接可靠性高的发光器件(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形成有贯通电极的基板上安装了发光元件的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对于发光元件、特别是能够以低电压、低功耗驱动的LED元件,由于发光亮度和发光寿命得到了改善,因此已经被用于室内灯、汽车照明、液晶面板的背光等中。近年来,在安装LED元件的基板材料中使用了玻璃材料。玻璃材料能够防止从外部浸入水分及污染物质,且气密性高。并且,玻璃材料的热胀系数与构成LED元件的硅基板接近,因此安装面及接合面的可靠性高。并且,由于玻璃材料便宜,因此能够抑制产品的成本上升。但是,由于玻璃材料的散热性能低,因此,因LED元件自身的发热而导致LED元件的发光效率降低。因此,需要采用能够高效地散热的构造。因此,在日本特开2007-4278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在玻璃基板上设置贯通电极、且在该贯通电极上安装LED元件的结构。图5是示意地表示在玻璃基板2上安装了两个LED元件的发光器件的截面图,它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图1。在平坦的玻璃基板 14上形成有三个贯通电极7。在贯通电极7上设置有金属化电极13,并且在两个贯通电极 7的金属化电极13上分别安装有LED元件3。LED元件3的下表面的施加电极经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器件具有:形成有贯通电极的基板;以及发光元件,其搭载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贯通电极电连接,其中,在所述贯通电极从所述基板露出的表面上,设置有由纳米金属粒子形成的连接用电极,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贯通电极经由所述连接用电极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釜森均林惠一郎奥定夫藤田宏之塚越功二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