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亦栋专利>正文

全自动大姜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5111 阅读:4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大姜收获机,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驱动机构和收获作业系统,机架的后端安装有手把和从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作业系统包括将大姜从田地中犁出的起获装置、将从田地中起获的大姜向后传送的夹苗传送装置,以及使大姜与秸秆分离的剪苗装置;所述的起获装置、夹苗传送装置和剪苗装置从前到后依次设置,且均设在机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构思新颖巧妙,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姜茎块的破碎率,保持生姜茎块的完好无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大姜收获机
技术介绍
生姜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而被广泛利用,目前已有几百种药物配方包含生姜制取物质,在食用中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调料。目前,在生姜收获时,为了使生姜茎块保持完好无损,一般采用人工作业方式,首先用铁锨或铁叉将生姜从地下挖出,然后人工除去生姜茎块上的泥土,并用剪刀切掉生姜茎杆。这种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姜茎块的破碎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降低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能保持生姜茎块完好的全自动大姜收获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大姜收获机,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驱动机构和收获作业系统,机架的后端安装有手把和从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作业系统包括将大姜从田地中犁出的起获装置、将从田地中起获的大姜向后传送的夹苗传送装置,以及使大姜与秸秆分离的剪苗装置;所述的起获装置、夹苗传送装置和剪苗装置从前到后依次设置,且均设在机架的下方。进一步地说所述起获装置包括铲刀、铲刀升降机构和设在铲刀后侧的输送辊组;铲刀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架和液压缸、杠杆和铰接在杠杆一端的提升臂,杠杆的中部铰接在支架的上端,杠杆的另一端与液压缸的活塞杆铰连接;铲刀的尾部铰连接在提升臂的底端;输送辊组包括前部的可升降辊组和后部的水平辊组,水平辊组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支架和后支架的底端,可升降辊组的前端铰连接在铲刀的尾部,后端铰连接在前支架的底端。所述夹苗传送装置设在所述水平辊组的上方,它包括固定在机架底部的外壳和设在外壳内的两条夹苗传送带,两条夹苗传送带内都均勻设有若干个转辊,且每条夹苗传动带内的转辊中,均有一个转辊为接收动力后带动夹苗传送带的主动转辊;所述各转辊的辊轴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转辊支架上,转辊支架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连杆,连杆上套有调节弹簧和空心螺栓,调节弹簧设在空心螺栓和转辊支架之间,空心螺栓螺纹连接在外壳的壳壁上。所述夹苗传送装置设有振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偏心轮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铰连接在偏心轮的轮轴上,下端铰连接在外壳的后部,外壳的前部铰接在机架底面上的支架上。所述剪苗装置设在夹苗传送装置末端的下方,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剪刀座和剪刀,剪刀的一个剪柄为固定剪柄,固定在剪刀座上,另一个剪柄为活动剪柄,它的外侧设有凸轮;与活动剪柄对应的剪刃的外侧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剪刀座上。所述动力机构为发动机,发动机固定安装在机架前端的发动机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发动机传动连接的变速箱和通过变速箱控制行走的叶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构思新颖巧妙,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姜茎块的破碎率,保持生姜茎块的完好无损。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铲刀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剪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夹苗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夹苗传送装置的振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全自动大姜收获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2以及设在机架2上的动力机构、 传动机构、转向机构、驱动机构和收获作业系统。机架2的后端安装有手把1和从动轮22。 所述收获作业系统包括将大姜从田地中犁出的起获装置、将从田地中起获的大姜向后传送的夹苗传送装置21,以及使大姜与秸秆分离的剪苗装置23。起获装置、夹苗传送装置21和剪苗装置23从前到后依次设置,且均设在机架2的下方。所述起获装置包括铲刀16、铲刀升降机构和设在铲刀16后侧的输送辊组。如图2 所示,铲刀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支架27和液压缸M、杠杆沈和铰接在杠杆沈一端的提升臂15,杠杆沈的中部铰接在支架27的上端,杠杆沈的另一端与液压缸M的活塞杆25铰连接。铲刀16的尾部铰连接在提升臂15的底端。输送辊组包括前部的可升降辊组17和后部的水平辊组18,水平辊组18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支架19和后支架 20的底端,可升降辊组17的前端铰连接在铲刀16的尾部,后端铰连接在前支架19的底端。 图1中,实线表示的提升臂15、铲刀16和可升降辊组17,为工作时的位置;虚线表示的提升臂15、铲刀16和可升降辊组17,为提起行走时的位置。所述夹苗传送装置设在所述水平辊组18的上方。如图4所示,夹苗传送装置21 包括固定在机架2底部的外壳35和设在外壳35内的两条夹苗传送带36,两条夹苗传送带 36内都均勻设有若干个转辊42,且每条夹苗传动带内的转辊42中,均有一个转辊为主动转辊,本实施例中,主动转辊为最前面的一个转辊。主动转辊与传送带传动轮5传动连接,主动转辊接收动力后带动夹苗传送带36。所述各转辊的辊轴41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转辊支架40上,转辊支架4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连杆38,连杆38上套有调节弹簧39和空心螺栓37,调节弹簧39设在空心螺栓37和转辊支架40之间,空心螺栓37螺纹连接在外壳 35的壳壁上。所述夹苗传送装置21设有振动机构43,如图5所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偏心轮46和连接杆44,连接杆44的上端铰连接在偏心轮46的轮轴上,下端铰连接在外壳35的后部,外壳35的前部铰接在机架2底面上的支架48上。所述剪苗装置23设在夹苗传送装置21末端的下方。如图3所示,剪苗装置23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剪刀座四和剪刀,剪刀的一个剪柄为固定剪柄30,固定在剪刀座四上,另一个剪柄为活动剪柄32,它的外侧设有凸轮31。凸轮31与剪苗传动轮3传动连接, 凸轮31接受动力后转动时会推动活动剪柄32与固定剪柄30并拢,完成剪苗的动作。活动剪柄32对应的剪刃33的外侧通过复位弹簧34连接在剪刀座四上。剪刀每完成一次剪苗动作,都会由复位弹簧34将活动剪柄32和固定剪柄30分开,等待下一次的剪苗动作。所述动力机构为发动机10,发动机10固定安装在机架2前端的发动机支架12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发动机10传动连接的变速箱13和通过变速箱13控制行走的叶轮14, 两个叶轮14的轮距可调。将发动机10安装在机架2的前端,可以利用发动机10自身的重力增加叶轮14向前行走时的摩擦力。所述转向机构类似于手扶拖拉机的转向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手把1上的转向离合手柄49和分别控制两个叶轮14行走或停止的离合器,转向离合手柄49通过离合器拉线控制离合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介轮8、为夹苗传送带传递动力的传送带传动轮5和为剪苗装置传递动力的剪苗传动轮3。介轮8通过传动带9与发动机10的动力输出轮11传动连接, 介轮8通过传动带6与传送带传动轮5传动连接,传送带传动轮5通过传动带与剪苗传动轮3、偏心轮46传动连接。本技术在工作时,由发动机10提供行走、收获所需的动力。首先通过铲刀升降机构将铲刀16降到工作位置。然后,启动发动机10,由介轮8将动力传送至变速箱13, 变速箱13驱动叶轮14向前行走。铲刀16将深埋在土中的大姜铲出,随着大姜收获机向前行走,带有秸秆的大姜由可升降辊组17输送至水平辊组18,进而由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大姜收获机,包括机架(2)以及设在机架(2)上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驱动机构和收获作业系统,机架(2)的后端安装有手把(1)和从动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作业系统包括将大姜从田地中犁出的起获装置、将从田地中起获的大姜向后传送的夹苗传送装置(21),以及使大姜与秸秆分离的剪苗装置(23);所述的起获装置、夹苗传送装置(21)和剪苗装置(23)从前到后依次设置,且均设在机架(2)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栋
申请(专利权)人:陈亦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