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晓东专利>正文

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2261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尤其涉及并公开了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界输入电源、前级抗干扰电路、后级稳定输出电路、输出电源。所述的前级抗干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涌保护电路、限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所述的后级稳定输出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充电电路、蓄电池、逆变电路。所述的蓄电池的输入输出端均连接有保护检测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滤过各种干扰并利用蓄电池持续供电;可以为目标设备提供安全、稳定的电源,从根本上杜绝由于外接电源的影响而造成设备的故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野外条件下,电子设备的供电主要由自带发电机来保障,发电机本身就容易遭受外界电磁场(包括雷电)的干扰;另外输电线路往往采用的是普通电源线,一般不含屏蔽层,这也极易受到干扰。这样,输入各类电子设备的电源往往是不安全且不稳定的,电涌、高压突波、暂态过电压、电压下陷、噪声干扰、频率飘移、电压过低、电源中断等都有发生的可能。这些都可以使设备的电源模块无法正常工作,并在运行时会出现程序运行错误、数据丢失、时间错误、死机、无故重新启动,甚至造成设备的永久性损坏。目前无相应文献报道,可以在野外恶劣电磁环境下,为设备提供安全、可靠、持续的电源,确实保障设备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设备供电系统抗电磁干扰弱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在野外恶劣电磁环境下,为设备提供安全、可靠、持续的电源,确实保障设备安全的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界输入电源、前级抗干扰电路、后级稳定输出电路、输出电源。前级抗干扰电路可以有效滤除外界输入电源中存在的高频率、高电压、大电流的干扰;后级稳定输出电路将前级抗干扰电路处理后的外界输入电源进行稳定、连续性处理,为外接设备提供稳定连续的输出电源。作为优选,所述的前级抗干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涌保护电路、限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电涌保护电路将外界输入电源进行必要的放电与钳制,将电压与电流钳制在一合适的范围;限流电路将电涌保护电路处理后的电流进行进一步的限制(限制到IOA 以下);滤波电路将限流电路处理后的高次谐波等高频分量进行限制;稳压电路进一步调整电压。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涌保护电路包括首级电涌保护电路、退耦电路、次级电涌保护电路。首级电涌保护电路和次级电涌保护电路能有效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退耦电路能够有效的消除电路网络之间的寄生耦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后级稳定输出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充电电路、蓄电池、逆变电路。当蓄电池满足一定的电压条件时,通过逆变电路提供220v输出电压,当蓄电池低于一定的电压条件时,蓄电池充电电路通过前级抗干扰电路处理后的外界输入电源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达到一定的电压条件时,充电停止。作为优选,所述的蓄电池的输入输出端均连接有保护检测电路。保护检测电路检测蓄电池的电压,如果低于设定的电压值,则通过蓄电池充电电路进行充电,如果过压即进行过压保护,充电停止。作为优选,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还包括金属箱,所述的前级抗干扰电路、后级稳定输出电路、输出电源封装在金属箱箱体内。所述的金属箱可以屏蔽干扰。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界输入电源、前级抗干扰电路、后级稳定输出电路、输出电源的各个地线与金属箱箱体焊接,与设备的等电位线连接。可有效地减少电位差。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箱正面设有容纳开关的小孔,小孔外设有可移动的金属滑条。不需要使用开关时,用金属滑条遮挡小孔,防止外界辐射透过小孔,对箱体内部电路产生干扰。作为优选,所述的输出电源与设备之间采用带屏蔽的电源线连接。以防止输出电源被再次干扰。本技术的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可以滤过各种干扰并利用蓄电池持续供电;可以为目标设备提供安全、稳定的电源,从根本上杜绝由于外接电源的影响而造成设备的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金属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2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如图1 一 2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界输入电源1、前级抗干扰电路2、后级稳定输出电路3、输出电源4,还包括金属箱16,所述的前级抗干扰电路2、后级稳定输出电路3、输出电源4均封装在金属箱16箱体内,外界输入电源1、前级抗干扰电路2、后级稳定输出电路3、输出电源4的各个地线与金属箱16箱体焊接,与设备的等电位线连接。金属箱16为带盖箱体,便于箱体内维修与调整,用螺丝固定;箱体正面留有直径为2cm的小孔17,用于容纳控制系统的开关,该开关为按压接触式开关,可以通过小孔 17开断,小孔17外留有可移动金属滑条18,不需要使用开关时,用滑条18遮挡小孔17,防止外界辐射透过小孔17,对箱体内部电路产生干扰;箱体后端也留有小孔,仅供输入电源线与输出电源线进出;所有电路自带散热片,散热片与金属箱16箱体以散热硅脂接触,但在电气连接上是隔绝的。所述的输出电源4与设备之间采用带屏蔽的电源线连接。所述的前级抗干扰电路2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涌保护电路5、限流电路6、滤波电路 7、稳压电路8。所述的电涌保护电路5包括首级电涌保护电路9、退耦电路10、次级电涌保护电路11。所述的后级稳定输出电源3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充电电路12、蓄电池13、逆变电路14。所述的蓄电池13的输入输出端均连接有保护检测电路15。外界输入电源1受到强电磁干扰后变为高电压(可达KV级)、大电流(可达KA级), 并携带高次谐波,这类电源输至设备,极容易对设备造成损毁。本技术将受到强电磁干扰后的外界输入电源1经过首级电涌保护电路9、退耦电路10、次级电涌保护电路11的作用,有效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并消除电路网络之间的寄生耦合,对受到强电磁干扰后的外界输入电源1进行了必要的放电与钳制,将电压与电流钳制在一合适的范围;限流电路6对电流进行进一步的限制(限制到IOA以下);滤波电路将高次谐波等高频分量进行限制;稳压电路进一步调整电压。至此,输入电源相对比较安全。如果外界输入电源1是由发电机提供的,那么在强电磁干扰作用下,发电机可能会发生不工作或输出电源时断时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蓄电池以及逆变电路对设备进行供电即可提供稳定、持续、可靠的电源。保护检测电路检测蓄电池的电压,如果低于设定的电压值,则通过蓄电池充电电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如果过压即进行过压保护,充电停止,蓄电池可保证在需要的电压范围内。通过逆变电路将蓄电池的电压转换成220v电压给输出电源,即可稳定、持续地输出。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 凡依本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权利要求1.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界输入电源(1)、前级抗干扰电路(2)、后级稳定输出电路(3)、输出电源(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级抗干扰电路(2)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涌保护电路(5)、限流电路(6)、滤波电路(7)、稳压电路(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涌保护电路(5)包括首级电涌保护电路(9)、退耦电路(10)、次级电涌保护电路(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级稳定输出电路(3)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充电电路(12)、蓄电池(13)、逆变电路(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 (13)的输入输出端均连接有保护检测电路(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电磁干扰的设备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界输入电源(1)、前级抗干扰电路(2)、后级稳定输出电路(3)、输出电源(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潘晓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