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及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8108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管及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由换热管,封头,壳体,前烟箱和后烟箱组成的管壳式发生器,由多根所述换热管组成与排烟管连通的上层换热管管束和与发动机排气口连通的下层换热管管束,上层换热管束和下层换热管束中的每根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防腐蚀管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效果和好处是保证了余热制冷机在频繁倾斜、摇摆、颠簸条件下的工作;具有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免维修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各类船舶的制冷、制冰及空调的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机,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
技术介绍
现在已经有了氨水吸收制冷机组用的发生器,但是在能够很好的解决抗颠簸、倾斜、摇摆的发生器还处于研究阶段,尤其是用于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能够解决倾斜、颠簸、摇摆的问题,暂无厂家生产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的发生器。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换热管,其特征是在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管接头。一种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换热管,封头,壳体,前烟箱和后烟箱组成的管壳式发生器,由多根所述换热管组成与排烟管连通的上层换热管管束和与发动机排气口连通的下层换热管管束,上层换热管束和下层换热管束中的每根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防腐蚀管接头。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在所述前烟箱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把换热管分为与排烟管连通的上层换热管管束和与发动机排气口连通的下层换热管管束。烟气从与发动机排气口连通的下层换热管管束进入,从上层换热管管束出。在发生器上部中央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氨气出口,在发生器下部设置有工艺管。在发生器底部设置浓溶液布液管,来自溶液罐并经溶液泵输送来的浓溶液通过溶液布液管均勻的分布到壳体内部被换热管内的高温余热气体加热,采用这种措施能够使得,余热被充分利用,节约了能源,这是吸收制冷的优点之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每根换热管两端都焊接有一定长度的相同型号的管接头,此目的是为了防止气体腐蚀换热管,由于换热管内走的是高速烟气,烟气流经换热管主要对换热管进出口处造成大的腐蚀现象,在换热管两端焊接管接头,待管接头被腐蚀后,更换管接头,避免了换热管的腐蚀,此方案延长了换热管的使用年限,同时也延长了发生器的寿命ο发生器中的上层换热管管束和下层换热管管束自然将流经的高温余热气体分上下两个流程,来自船舶发动机排出的高温气体先均勻的进入下层流程的换热管管束,然后再均勻的进入上层流程的换热管管束,最后从排烟管排出,两个流程保证了高温余热气体与壳体内的浓溶液充分的进行换热,大大提高了余热利用率,节约了能源,这是吸收制冷的优点之一。在发生器上部中央及左右各设置一出口,设置氨气出气管在发生器上部,由于浓氨水溶液在带有一定余热热量的船舶发动机排气的加热下会产生一定的高压,高压气体和液体要通过一定的路径向外释放,如若出气口不在上方会影响气体的释放,严重造成容器的爆炸,因此将氨气出口设置于发生器的上方,便于氨气顺利的进入到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另外设置氨气出口在上,可以达到一个稳定的氨气发生压力,不会造成一个持续的高压,在某一稳定的发生压力下,氨气会不断的发生出来维持机组的正常制冷。氨气泡在满液满液发生器内被余热蒸发出来,夹杂着液体从两侧出口喷出,进入到气液分离器,同时左右各置一出口能够保证在倾斜、颠簸、摇摆中排出的气液自由均勻。由于考虑到机组在出厂前需要充注一定量的氨水溶液并且测试,设置放液工艺管在发生器下部,并且以及以后的维修中需要补给或者更换氨水溶液,因此将放液工艺阀设置于发生器下部,在重力的作用下便于充注和放出氨水溶液。如此设置能够为氨气的充分发生带来时间和空间条件,使其充分发生参加循环;本技术的优点很明显保证了余热制冷机在频繁倾斜、摇摆、颠簸条件下的工作;具有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免维修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各类船舶的制冷、制冰及空调的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附图说明图1是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换热管示意图;图中 1-工艺管,2-浓溶液布液管,3-防腐蚀管接头,4-下层进气换热管束,5-隔板,6-上层出气换热管束,7-左气液出口,8-换热管,9-总气液出口,10-右气液出口,11-封头,12-壳体, 13-焊缝,14-前烟箱,15-后烟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它是由换热管8,封头11,壳体12, 前烟箱14和后烟箱15组成的管壳式发生器,由多根所述换热管8组成与排烟管连通的上层出气换热管束6和与发动机排气口连通的下层进气换热管束4,上层出气换热管束6和下层进气换热管束4中的每根换热管8两端分别设置有防腐蚀管接头3。在所述前烟箱14中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把多根换热管8分为与排烟管连通的上层出气换热管束6和与发动机排气口连通的下层进气换热管束4。烟气从与发动机排气口连通的下层进气换热管束4进入,从上层出气换热管束6出。如图2所示,每根换热管8两端都焊接有一定长度的相同型号的防腐蚀管接头3。 在发生器上部中央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氨气出口分别是左气液出口 7,总气液出口 9和右气液出口 10。在发生器下部设置有工艺管1。在发生器底部设置浓溶液布液管2。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换热管,在换热管8两端分别设置有防腐蚀管接头3。权利要求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是在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管接头。2.一种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换热管,封头,壳体,前烟箱和后烟箱组成的管壳式发生器,由多根所述换热管组成与排烟管连通的上层换热管管束和与发动机排气口连通的下层换热管管束,上层换热管束和下层换热管束中的每根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防腐蚀管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前烟箱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把换热管分为与排烟管连通的上层换热管管束和与发动机排气口连通的下层换热管管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其特征是在发生器下部设置有放液工艺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其特征是在发生器底部设置浓溶液布液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换热管及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由换热管,封头,壳体,前烟箱和后烟箱组成的管壳式发生器,由多根所述换热管组成与排烟管连通的上层换热管管束和与发动机排气口连通的下层换热管管束,上层换热管束和下层换热管束中的每根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防腐蚀管接头。本技术的效果和好处是保证了余热制冷机在频繁倾斜、摇摆、颠簸条件下的工作;具有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免维修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各类船舶的制冷、制冰及空调的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船用氨水吸收制冷机用发生器。文档编号F25B33/00GK202002399SQ20112003117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单广钦, 季凤涛, 张宗华, 曹西森, 李刚, 杨云峰, 王光喜, 王玉涛 申请人: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是在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管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西森王光喜王玉涛季凤涛杨云峰李刚张宗华单广钦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