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紫杂铜火法精炼的组合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1765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紫杂铜火法精炼的组合炉系统,其依次包括:把紫杂铜原料熔炼成紫杂铜液的一竖炉;一紫杂铜液流槽;对紫杂铜液进行氧化还原精炼产出精炼铜液的至少一回转炉;以及一精炼铜液流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炉与紫杂铜液流槽之间,还包括用于对含渣紫杂铜液进行除渣操作的一倾动炉。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渣方便、保证紫杂铜液流槽畅通、熔化精炼生产效率稳定的组合炉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紫杂铜火法精炼的组合炉系统,由1台(套)竖炉、1台(套) 倾动炉、至少1台(套)回转炉、以及铜液流槽组成,属于有色金属冶炼

技术介绍
紫杂铜是含铜量不低于90%的废铜。紫杂铜经过火法精炼提纯成为精炼铜。纯度较高的精炼铜液用于连铸连轧电工用铜线坯(又称铜杆、铜盘条),或用于浇铸其它紫铜坯。纯度不高的精炼铜液用于浇铸阳极板。CN201713557U公开了一种由1台竖炉、至少1台回转炉、以及铜液流槽组成的用于紫杂铜火法精炼的组合炉系统,其基本流程为,紫杂铜加料机一竖炉一紫杂铜液流槽一回转式精炼炉一精炼铜液流槽一铜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或阳极板浇铸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竖炉熔化质量等级较低的紫杂铜时,会生成较多炉渣,而该炉渣在竖炉放铜口、排渣口和紫杂铜液流槽中易发生阻塞,难以清除,因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在现有技术中,在所述竖炉与紫杂铜液流槽之间,仅可见带排渣口的短流槽或渣箱结构。该结构导致竖炉只适用于熔化炉渣生成量很少的阴极铜或是高等级紫杂铜而不适用于熔化炉渣生成量较多的低等级紫杂铜。在现有技术中,从来没有把倾动炉用于在所述竖炉与紫杂铜液流槽之间进行除渣,也从来没有竖炉、倾动炉、回转炉三炉联用的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紫杂铜火法精炼的组合炉系统,其即使在竖炉熔化质量等级较低的紫杂铜时,也不会在竖炉放铜口、排渣口和紫杂铜液流槽中发生难以清除的阻塞,可大幅度减少停机除渣作业的时间,从而确保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紫杂铜火法精炼的组合炉系统,其依次包括把紫杂铜原料熔炼成紫杂铜液的一竖炉;一紫杂铜液流槽;对紫杂铜液进行氧化还原精炼产出精炼铜液的至少一回转炉;以及一精炼铜液流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炉与紫杂铜液流槽之间,还包括用于对含渣紫杂铜液进行除渣操作的一倾动炉。优选地,包括两台或两套回转炉。优选地,包括三台或三套回转炉。优选地,紫杂铜液流槽或精炼铜液流槽是活动式、固定式、或活动式和固定式的组合;优选地,每个紫杂铜液流槽或精炼铜液流槽流槽是一段或多段。优选地,精炼铜液流槽的下游连接有铜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或阳极板浇铸成套设备,而铜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或阳极板浇铸机包括其前置的保温炉、中间包、定量浇铸包、 铜液流槽等配套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定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紫杂铜火法精炼的组合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预处理紫杂铜原料,尽可能去除夹杂物,加工长度或块度应适合装入料车;用叉车把紫杂铜原料装入料车式加料机;料车式加料机把紫杂铜炉料加入产能 40t/h竖炉;竖炉熔化炉料,连续产出紫杂铜液和少量炉渣;含渣紫杂铜液流入容量50t倾动炉,进行除渣操作;紫杂铜液经流槽输送,分别先后引入两台容量200t回转炉;两台公称容量200t回转炉各自独立完成接取铜液、氧化、排渣、还原、控制温度和成分、出铜作业全过程,但同时相互交错1/2作业过程,当一台即将出完铜液时,另一台开始出铜,平稳交替, 保持精炼铜液流槽的流量基本稳定;回转炉产出的精炼铜液通过流槽进入产能40t/h连铸连轧生产线的中间包,经连续铸坯、轧制,产出铜线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流程为,紫杂铜加料机一竖炉一倾动炉一紫杂铜液流槽一回转式精炼炉一精炼铜液流槽一铜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或阳极板浇铸机。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火法精炼系统的改进点是,在该火法精炼系统的竖炉与紫杂铜液流槽之间增加一套方便除渣的倾动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除渣方便、保证紫杂铜液流槽畅通、熔化精炼生产效率稳定的组合炉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倾动炉具有容纳大渣量铜液、方便流出及扒除炉渣的功能,避免了竖炉放铜口的被炉渣淤积阻塞,省略了竖炉至紫杂铜液流槽之间带排渣口的短流槽或渣箱结构。经过倾动炉流渣及扒渣处理的紫杂铜液含渣极少,避免了紫杂铜液流槽的被炉渣淤积阻塞。从而使竖炉不仅适用于熔化炉渣生成量很少的阴极铜或是高等级紫杂铜,同时也适用于熔化炉渣生成量较多的低等级紫杂铜,大幅度拓宽了竖炉适用的原料范围,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紫杂铜火法精炼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加料机;附图标记2表示竖炉;附图标记3表示倾动炉; 附图标记4表示紫杂铜液流槽;附图标记5表示两台回转炉;附图标记6表示精炼铜液流槽;附图标记7表示铜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或阳极板浇铸机。如图1所示,把紫杂铜原料装入料车式或其它形式的加料机1,随之加入竖炉2 ;竖炉熔化炉料,产出紫杂铜液和炉渣;含渣紫杂铜液在倾动炉3进行除渣操作;紫杂铜液经流槽4输送,进入两台回转炉5,两台回转炉5各自独立完成精炼作业的全过程;回转炉5产出的精炼铜液经流槽6输送,进入铜线连铸连轧生产线或阳极板浇铸机7的中间包(浇铸包),用于连铸连轧铜线坯或浇铸阳极板。以年产铜线坯M万吨工程为例,工艺流程如下①预处理紫杂铜原料,尽可能去除夹杂物,加工长度或块度应适合装入料车。②用叉车把紫杂铜原料装入料车式加料机。③料车式加料机把紫杂铜炉料加入产能40t/h竖炉。④竖炉熔化炉料,连续产出紫杂铜液和炉渣。⑤含渣紫杂铜液流入容量50t倾动炉,进行除渣操作。⑥紫杂铜液经流槽输送,分别先后引入两台容量200t回转炉。⑦两台公称容量200t回转炉各自独立完成接取铜液、氧化、排渣、还原、控制温度和成分、出铜作业全过程,但同时相互交错1/2作业过程。当一台即将出完铜液时,另一台开始出铜,平稳交替,保持精炼铜液流槽的流量基本稳定。⑧回转炉产出的精炼铜液通过流槽进入产能40t/h连铸连轧生产线的中间包,经连续铸坯、轧制,产出铜线坯。另外,在所述竖炉与紫杂铜液流槽之间,设置用于对含渣紫杂铜液进行除渣操作的一倾动炉,也的确需要克服一些技术细节上的困难,但由于与本专利技术没有单一性,申请人不得不另外提交专利申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竖炉熔化质量等级较低的紫杂铜时,生产效率也不会下降。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清除炉渣所占用的时间降低30-50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清除炉渣所占用的时间降低50-7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清除炉渣所占用的时间降低70-80%。 在本专利技术的思想指引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然而,这都已经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紫杂铜火法精炼的组合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1台(套)把紫杂铜原料熔炼成紫杂铜液的竖炉;1台(套)主要用于对含渣紫杂铜液进行除渣操作的倾动炉,省略了竖炉至紫杂铜液流槽之间带排渣口的短流槽或渣箱结构; 紫杂铜液流槽;至少1台(套)对紫杂铜液进行氧化还原精炼产出精炼铜液的回转炉;以及精炼铜液流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套)回转式精炼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台(套)回转式精炼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流槽形式可以是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类型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中一种;流槽可以是多段,也可以是一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炉系统,其特征在于,精炼铜液流槽的下游连接有铜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或阳极板浇铸成套设备。铜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或阳极板浇铸机包括其前置的保温炉、中间包、定量浇铸包、铜液流槽等配套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紫杂铜火法精炼的组合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1台(套)把紫杂铜原料熔炼成紫杂铜液的竖炉;1台(套)主要用于对含渣紫杂铜液进行除渣操作的倾动炉,省略了竖炉至紫杂铜液流槽之间带排渣口的短流槽或渣箱结构;紫杂铜液流槽;至少1台(套)对紫杂铜液进行氧化还原精炼产出精炼铜液的回转炉;以及精炼铜液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秉檐张选志尹家军饶勇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