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剂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762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污水处理剂及其生产工艺,属于含油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剂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处理剂是将以下各种原料混合经过复配反应制得,配方包括咪唑啉季铵盐、过氧乙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明矾。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剂与钙离子、镁离子相结合,不仅可以加速絮凝速度,将含油废水中的油滴与悬浮物分离,而且可以通过增溶和分散作用除去钙盐和镁盐结晶产生的污垢,从根本上解决其产生的结垢问题。同时,该处理剂还可以除去水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不会腐蚀处理系统的管道和机泵,进而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结垢、使细菌结膜的现象。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剂处理过的含油废水中的水可以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油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剂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石油工业中的含油废水主要来自于石油开采、石油炼制以及石油化工生产等过程。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含油废水越来越多,大部分厂家选择将其深埋到土壤中或通过城市通道排放到河流内。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给环境带来了极大污染。若含油废水进入土壤中,会利用土壤空隙形成油膜,产生堵塞现象,导致空气、水份以及肥料均不能渗入到土壤中,破坏土层结构,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农作物死亡。若含油废水通过城市通道排放,对沟道、附属设备及城市污水处理厂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对于含油废水的处理,一部分厂家将其注入隔油池内,密度小于水的油滴会上升至水面,大于水的颗粒杂质沉于池底。但是,对于靠重力沉降不能分离的油滴和悬浮物,不能依照此法进行分离。还有一部分厂家向含油废水中加入钙、镁等盐类。但是,这样会导致分离出的水中含有较高的钙盐、镁盐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易结晶形成水垢,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含油废水中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会腐蚀处理系统的管道和机泵, 易产生结垢,并致使细菌结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剂及其生产工艺,能够有效净化含油废水。本专利技术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污水处理剂,所述的污水处理剂是将以下各种原料混合经过复配反应制得,配方包括咪唑啉季铵盐、过氧乙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明矾。各原料的消耗量(质量份数):咪唑啉季铵盐1-10份、过氧乙酸20-30份、聚氧乙烯脂肪酸酯10-25份、明矾1-5份。咪唑啉季铵盐是由硬脂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硼酸反应制得。硬脂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硼酸的消耗量(质量份数)硬脂酸10-15份、二乙烯三胺15-25份、氯化苄15-30份、硼酸3-5份。一种污水处理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1)将咪唑啉季铵盐、过氧乙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明矾依次投入到反应釜中,向反应釜内充入氮气,开启搅拌;(2)升温至60°C-10(TC,搅拌均勻,直至各原料完全溶解,完成复配反应,即可得到新型污水处理剂。咪唑啉季铵盐的生产方法是将硬脂酸、二乙烯三胺、硼酸按比例投入到预置反应釜中,充入氮气,搅拌,升温,直至无水分出,完成酰胺化反应;继续升温完成环化反应;降温,加入氯化苄,完成季胺化反应即可。酰胺化反应温度为115°C-145°c。环化反应温度为200°C -240°C。季胺化反应温度为40°C -60°C。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原料经复配产生的污水处理剂,其与钙离子、镁离子相结合,不仅可以加速絮凝速度,将含油废水中的油滴与悬浮物分离,而且可以通过增溶和分散作用除去钙盐和镁盐结晶产生的污垢,从根本上解决其产生的结垢问题。同时,该处理剂还可以除去水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不会腐蚀处理系统的管道和机泵,进而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结垢、使细菌结膜的现象。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剂处理过的含油废水中的水可以回收利用。2.本专利技术采用硬脂酸、二乙烯三胺发生环化反应,再与氯化苄发生季胺化反应,使咪唑啉季铵盐由油溶性变为水溶性,使其缓蚀性能更加稳定。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适宜普及推广和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将硬脂酸、二乙烯三胺、硼酸按质量份数分别为10份、15份、3份投入到预置反应釜中, 充入氮气,搅拌,升温至115°C,直至无水分出,完成酰胺化反应;继续升温至200°C完成环化反应;降温至40°C,加入氯化苄15份,完成季胺化反应即可。(1)将咪唑啉季铵盐、过氧乙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明矾依次按质量份数分别为1 份、20份、10份、1份投入到反应釜中,向反应釜内充入氮气,开启搅拌;(2)升温至60°C,搅拌均勻,直至各原料完全溶解,即可得到新型污水处理剂。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中制备咪唑啉季铵盐所需的硬脂酸、二乙烯三胺、硼酸、氯化苄按质量份数分别为12份、19份、3. 5份、20份。酰胺化反应温度为125°C。环化反应温度为225°C。季胺化反应温度为45°C。制备新型污水处理剂所需的咪唑啉季铵盐、过氧乙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明矾按质量份数分别为6份、M份、15份、4份。制备新型污水处理剂时温度升至75°C。其余工艺和使用的设备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中制备咪唑啉季铵盐所需的硬脂酸、二乙烯三胺、硼酸、氯化苄按质量份数分别为15份、25份、5份、30份。酰胺化反应温度为145°C。环化反应温度为对01。季胺化反应温度为60°C。制备新型污水处理剂所需的咪唑啉季铵盐、过氧乙酸、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明矾按质量份数分别为10份、30份、25份、5份。制备新型污水处理剂时温度升至100°C。其余工艺和使用的设备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处理剂是将以下各种原料混合经过复配反应制得,配方包括咪唑啉季铵盐、过氧乙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明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消耗量(质量份数):咪唑啉季铵盐1-10份、过氧乙酸20-30份、聚氧乙烯脂肪酸酯10-25份、明矾1_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咪唑啉季铵盐是由硬脂酸、 二乙烯三胺、氯化苄、硼酸反应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硬脂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 硼酸的消耗量(质量份数)硬脂酸10-15份、二乙烯三胺15-25份、氯化苄15-30份、硼酸 3-5 份。5.一种污水处理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1)将咪唑啉季铵盐、过氧乙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明矾依次投入到反应釜中,向反应釜内充入氮气,开启搅拌;(2)升温至60°C-100°C,搅拌均勻,直至各原料完全溶解,即可得到新型污水处理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咪唑啉季铵盐的生产方法是将硬脂酸、二乙烯三胺、硼酸投入到预置反应釜中,充入氮气,搅拌,升温,直至无水分出,完成酰胺化反应;继续升温完成环化反应;降温,加入氯化苄,完成季胺化反应即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酰胺化反应温度为 115°C -145°C。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环化反应温度为 200 0C -240 0C 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季胺化反应温度为 400C -60"C。全文摘要一种污水处理剂及其生产工艺,属于含油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剂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处理剂是将以下各种原料混合经过复配反应制得,配方包括咪唑啉季铵盐、过氧乙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明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剂与钙离子、镁离子相结合,不仅可以加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处理剂是将以下各种原料混合经过复配反应制得,配方包括咪唑啉季铵盐、过氧乙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明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金宏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正邦知识产权企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