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光源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756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光源灯泡,包括灯头、LED发光体、恒流源、玻璃泡壳,灯头、恒流源、LED发光体依次电连接,玻璃泡壳与灯头结合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恒流源、LED发光体设置在密闭空间内,LED发光体为多面体结构,包括多个侧面、一个上底面和一个下底面,侧面、下底面为附着有多个LED灯珠32的线路板3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LED发光体设置为多面体结构,并且在侧面和下底面上设置有LED灯珠,解决了单个LED单面发光的缺点,具有更好的亮度和光照效果,另外,利用线路板拼接形成LED发光体的多面体结构,在作为LED灯珠基体的功能的同时,赋予具有一定硬度的线路板以结构功能,解决了另外制作多面体结构基体的材料耗费,降低了LED光源灯泡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泡,尤其是一种LED光源灯泡
技术介绍
现有的传统白炽灯泡、紧凑型荧光灯具有耗能大、电光转换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并且,紧凑型荧光灯中含有的有毒物质——萊,还具有不环保的缺点。LED作为新一代的发光源具有节能、环保、无眩光、无辐射的优点。公开号为CN2016366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LED灯泡,包括灯头,电源,塑料支架,散热铝片、空心导热支架、支撑块、LED光源基体、空心螺钉、透光罩、导线。电源放置在塑料支架的内孔中,塑料支架旋入灯头的内孔中,散热铝片呈圆环状,空心导热支架呈空心圆柱状,空心导热支架的小端穿过支撑块、散热铝片的中心通孔,与塑料支架底部的内孔形成螺纹连接,LED光源基体通过空心螺钉与空心导热支架的大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透光罩扣在远离塑料支架的一个散热铝件的外沿上。但是,在这一技术方案中,LED光源的发光方向较为单一,这使得LED灯泡很难达到较好的光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LED光源取代传统的钨丝发光源,并且解决了 LED单面发光的缺点,具有很好的光照效果和亮度的LED光源灯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光源灯泡,包括灯头、LED发光体、限流源、玻璃泡壳,灯头、限流源、LED发光体依次电连接,玻璃泡壳与灯头结合形成一个密闭空间,限流源、LED发光体设置在密闭空间内,LED发光体为多面体结构,包括多个侧面、一个上底面和一个下底面,侧面、下底面为附着有多个LED灯珠的线路板。本技术将LED发光体设置为具有多个侧面、一个上底面和一个下底面的多面体结构,并且在侧面和下底面上设置有LED灯珠,解决了单个LED单面发光的缺点,具有更好的亮度和光照效果,另外,利用线路板拼接形成LED发光体的多面体结构,在作为LED灯珠基体的功能的同时,赋予具有一定硬度的线路板以结构功能,解决了另外制作多面体结构基体的材料耗费,降低了 LED光源灯泡的生产成本。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为优选,形成侧面的线路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凸起和下凸起,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开设有多个插槽,上凸起、下凸起对应的插入插槽。组成多面体结构的各个部件采用插接的方式组装,简单易行,有利于LED光源灯泡的大规模、高效率生产。作为优选,插槽沿上底面和下底面的边沿位置设置。作为优选,每个侧面上设置有按照4行1列方式排列的4个LED灯珠3。作为优选,下底面上设置有按照“十”字型对称排布的5个LED灯珠。对称排布的“十”字型结构,可以保证底部光源的发光勻称。作为优选,LED灯珠为贴片式LED灯珠,多个LED灯珠串联连接。作为优选,LED光源灯泡还包括一个设置在灯头与线路板之间的芯柱,芯柱上开设有一个孔。孔开设在芯柱的一个端部,生产过程中,密闭空间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被抽调,形成真空环境。作为优选,芯柱和线路板通过两根连接柱连接,连接柱的一个端部与线路板焊接, 另一个端部与芯柱夹封连接。传统的白炽灯泡连接柱与钨丝的连接是采用夹接的方式,而采用LED作为发光源,由于作为LED灯珠基体的线路板具有一定重量,所以连接柱和装有 LED灯珠的线路板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增加机械连接强度,而连接柱与芯柱的连接方式保留了白炽灯生成工艺中夹接封装的方式。作为优选,连接柱为直径1. 2mm的铁导体。传统的白炽灯泡芯柱的直径为0. 8mm, 在本技术中,将芯柱增大至1. 2mm,进一步增强了芯柱的强度。作为优选,连接柱上镀有镍或锡。连接柱上镀有镍或锡,增加了连接柱的可焊性。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LED灯珠代替白炽灯的钨丝,符合当下全球范围内节能减排的趋势,并且,本技术通过设置多面体的LED发光体获得了更好的光照强度和范围,解决了 LED单面发光的缺点,这也使得LED节能灯泡能够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此外,本技术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白炽灯泡的组件,将白炽灯泡生产工艺与LED光源灯泡相结合,很大程度了降低了灯泡生产厂家在转型期间对于设备更新换代的投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拆分形式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LED发光体上底面的一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LED发光体下底面的一种示意图aa ;图4为本技术中LED发光体的侧面的一种展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原理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其中1、灯头;2、芯柱;21、孔;3、LED发光体;31、线路板;32、LED灯珠;33、上凸起;34、下凸起;35、插槽;36、引线孔;4、限流源;5、玻璃泡壳;6、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LED光源灯泡,包括灯头1、LED发光体3、玻璃泡壳5,灯头1通过芯柱2、限流源4 (请参见图5)与LED发光体3电连接,芯柱为内部包有铜柱的玻璃体,市电通过灯头1接入,通过铜柱、LED限流源4转换为恒定的电直流电压给LED发光体3供电, 使LED能在额定的电压、电流下正常发光。芯柱2设置在灯头1与LED发光体3之间,芯柱上开设有一个排气孔21,玻璃泡壳 5与灯头1结合形成一个密闭空间,芯柱2、限流源4、LED发光体3设置在密闭空间内,生产过程中,密闭空间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21被抽调,形成真空环境。LED发光体3为多面体结构,请参见图2、图3、图4,包括8个侧面、1个上底面和1 个下底面,侧面、下底面为附着有多个LED灯珠32的线路板31,上底面上开设有两个引线孔 36。如图4所示,形成侧面的线路板3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置有长形的上凸起33 和下凸起34,沿上底面和下底面边沿位置开设有多个长形插槽35,上凸起33、下凸起34对应的插入插槽35。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侧面上设置有按照4行1列方式排列的4个LED灯珠32。下底面上设置有按照“十”字型对称排布的5个LED灯珠32。如图6所示,LED灯珠32为贴片式LED灯珠,多个LED灯珠32串联连接。芯柱2和线路板31通过两根直径1. 2mm的铁导体连接柱6连接,连接柱6的一个端部与线路板31焊接,另一个端部与芯柱2夹封连接,连接柱6上镀有镍或锡,用于增强连接柱6与线路板31焊接时的可焊性。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LED光源灯泡,包括灯头(1)、LED发光体(3)、限流源(4)、玻璃泡壳(5),所述的灯头(1)、限流源(4)、LED发光体(3)依次电连接,所述的玻璃泡壳(5)与所述的灯头(1)结合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所述的限流源(4)、LED发光体(3)设置在所述的密闭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发光体(3)为多面体结构,包括多个侧面、一个上底面和一个下底面,所述的侧面、下底面为附着有多个LED灯珠(32)的线路板(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灯泡,其特征在于形成侧面的所述的线路板(31) 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凸起(33)和下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光源灯泡,包括灯头(1)、LED发光体(3)、限流源(4)、玻璃泡壳(5),所述的灯头(1)、限流源(4)、LED发光体(3)依次电连接,所述的玻璃泡壳(5)与所述的灯头(1)结合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所述的限流源(4)、LED发光体(3)设置在所述的密闭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发光体(3)为多面体结构,包括多个侧面、一个上底面和一个下底面,所述的侧面、下底面为附着有多个LED灯珠(32)的线路板(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桥明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并升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