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良机专利>正文

一次性穴位埋植线连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640 阅读:4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次性穴位埋植线连针,包括穿刺针管,穿刺针管前端内壁预装埋植线,穿刺针管外有护套,护套内有限位海绵与埋植线相接触,穿刺针管固定在大针座上,并与大针座的内腔相通,穿刺针管和内腔供内芯通过,内芯固定在小针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与穿刺针管并列插入紧固套内,紧固套外安装护套,大针座的内腔装有封口盖。内芯与穿刺针管并列放置后,减少了整体长度;特别是大针座的内腔依靠封口盖堵塞,使整体长度进一步缩短,有利于运输;内芯与穿刺针管由紧固套相连一体,可防止内芯和穿刺针管松动,并且紧固套可作为二次密封用,使内芯和穿刺针管达到理想的无菌状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穴位埋植线连针,主要适用于穴位埋线疗法 时将埋植线植入人体皮下组织(穴位)。
技术介绍
在中医治疗某些疾病时,通常采用的是穴位埋线疗法——即将埋植 线(医用羊肠)植入穴位中,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目前普遍采用针 具将埋植线导入人体,其具体结构由穿刺针管、内芯、大针座、小针座 组成,埋植线预装在穿剌针管前端,用于推出埋植线的内芯设置在穿刺 针管的后端,穿刺针管安装在大针座的前端内腔小孔上,内芯穿过大针 座后端内腔后安装在小针座上,为了避免使用时埋植线露出穿刺针管,专利ZL200620103060.7在结构上作了改进,在大针座和小针座之间的内 芯部分套设限位套,限位套上设有可与内芯分离的击穿槽,护套与大针 座配合套住了穿刺针管的全部,护套的前端内腔有用于限制埋植线前移、 防止埋植线在使用前滑出的限位海绵,从而使埋植线的前后都被限位。 但是其存在着如下缺点第一,设置限位套后,其总体长度增加,增加 长度即为埋植线的长度(埋植线的常用长度是4公分),因此包装体积较 大;第二,限位套上开制击穿槽后,在运输过程中,限位套易于脱离内 芯, 一旦限位套脱离,内芯就会在穿刺针管内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穴位埋植线连针,包括穿刺针管,穿刺针管前端内壁预装埋植线,穿刺针管外有护套,护套内有限位海绵与埋植线相接触,穿刺针管固定在大针座上,并与大针座的内腔相通,穿刺针管和内腔供内芯通过,内芯固定在小针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2)与穿刺针管(1)并列插入紧固套(8)内,紧固套(8)外安装护套(5),大针座(3)的内腔(31)装有封口盖(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穴位埋植线连针,包括穿刺针管,穿刺针管前端内壁预装埋植线,穿刺针管外有护套,护套内有限位海绵与埋植线相接触,穿刺针管固定在大针座上,并与大针座的内腔相通,穿刺针管和内腔供内芯通过,内芯固定在小针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2)与穿刺针管(1)并列插入紧固套(8)内,紧固套(8)外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良机
申请(专利权)人:杨良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