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泰和专利>正文

可锁住或释放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446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锁住或释放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为揭示一种可通过改变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输入轴的驱动转向,而使其输出轴不变输出方向的传动结构,其特征为能通过操作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作释放,在输出轴被反向驱动时能作逆向牵动为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锁住或释放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为关于一种可通过改变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输入轴的驱动转向,而使其输出轴不变输出方向的传动结构,其特征为能通过操作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作释放,在输出轴被反向驱动时能作逆向牵动为特征。
技术介绍
传统可作双回转方向输入而不变回转方向输出的轮系,当输出侧被反向驱动时, 轮系将呈锁止状态(lock)为其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可锁住或释放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为在机体与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呈可回转壳体之间;及/或在呈固定的壳体与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回转机件之间,设置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以通过操作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作释放,在由输出轴对输入轴作相反回转方向驱动时,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呈可回转的壳体与机体之间可产生空转,或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回转机件与呈固定的壳体之间可产生空转,供避免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在输出侧对输入侧作相反回转方向驱动时,轮系呈刚性锁止状态(lock)的结构性缺失。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锁住或释放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为在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设置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以通过操作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作释放,在由输出轴对输入轴作相反回转方向驱动时,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呈可回转的壳体与机体之间可产生空转,或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回转机件与呈固定的壳体之间可产生空转,供避免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在输出侧对输入侧作相反回转方向驱动时,轮系呈刚性锁止状态(lock)的结构性缺失;此项可锁住或释放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其运转特性如下——第一转向与第二转向为相反的回转方向;——以第一转向驱动输入端时,可经第一传动轮系驱动输出端作第一转向输出;——以第二转向驱动输入端时,可经第二传动轮系驱动输出端作第一转向输出;——第一传动轮系与第二传动轮系之间设有单向传动装置,以在第一传动轮系被作第一转向输入及以第一转向输出时,能避免与第二传动轮系的干涉;—第二传动轮系与第一传动轮系之间设有单向传动装置,以在第二传动轮系被作第二转向输入及以第一转向输出时,能避免与第一传动轮系的干涉;—通过于传动轮系呈可回转的壳体与机体之间设置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或于呈固定的壳体与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回转机件之间设置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供消除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于输出侧对输入侧作相反回转方向驱动时,轮系呈刚性锁止状态(lock)的结构性缺失;上述正反转回转动力源包括来自人力、机力、电马达、液力马达或气力马达,由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为回转动力源。其中,包括在机体与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呈可回转壳体之间,设置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900)。其中,包括在呈固定的壳体与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回转机件之间,设置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900)。其中,包括输入轴与输出轴,两者呈同轴心串设。其中,包括输入轴与输出轴,两者呈同轴心套合。其中,包括由行星轮系构成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其中,包括由周转轮系构成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其中,包括由不同传动转向的传动装置呈共构构成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其中,其中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900)包括通过人力或机力或气动力或液动力或电磁力所驱动作锁住或释放的装置。其中,包括为由行星轮系所构成,而输入轴及输出轴呈同轴套合,其主要构成含——由输入轴Q000)的一端经轴承结构贯设于传动轮系的壳体(500)的一侧,而由输入轴O000)另一端经单向传动装置(30 贯穿于输出轴(3000),输出轴(3000)与传动轮系的壳体(500)之间设有轴承;——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900):为通过人力或机力或气动力或液动力或电磁力所驱动作锁住或释放的机构装置;——传动轮系的壳体(500)为供设置构成可锁住或释放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机件;——机体(600)为相对呈静止的机构结构体;——输入轴Q000)结合于太阳轮(102);—外环轮(104)与太阳轮(102)之间设有行星轮(103);行星轮(103)的中心回转于行星轮轴001),行星轮轴O01)的一端固定于传动轮系的壳体(500);—传动轮系的壳体(500)与机体(600)之间设有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900);—外环轮(104)的环状结构体与输出轴(3000)之间设有单向传动装置(301);—太阳轮(102)、行星轮(103)、外环轮(104)可为由齿轮或摩擦轮所构成—以太阳轮(102)驱动行星轮(103)的传动比的关系可为加速或减速或等速;—以行星轮(103)驱动外环轮(104)的传动比的关系可为加速或减速或等速;—通过上述结构,而以第一转向驱动输入轴(2000),经单向传动装置(302)驱动输出轴(3000)作第一转向输出而构成第一传动轮系;——通过上述结构,而于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900)呈锁住时,以第二转向驱动输入轴(2000),经太阳轮(10 再驱动行星轮(10 及外环轮(104),经外环轮 (104)的环状结构体及单向传动装置(301),驱动输出轴(3000)作第一转向输出而构成第二传动轮系;——于对输出轴(3000)作倒退牵动的逆转向驱动时,可通过操作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900)作释放,使传动轮系的壳体(500)与机体(600)之间呈空转,供避免7第一传动轮系与第二传动轮系呈锁住状态。其中,包括为由周转轮系所构成,而输入轴及输出轴呈同轴套合,其主要构成含——由输入轴Q000)的一端经轴承结构贯设于传动轮系的壳体(500)的一侧,而由输入轴O000)另一端经单向传动装置(30 贯穿于输出轴(3000),输出轴(3000)与传动轮系的壳体(500)之间设有轴承;——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900):为通过人力或机力或气动力或液动力或电磁力所驱动作锁住或释放的机构装置;——传动轮系的壳体(500)为供设置构成可锁住或释放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机件;——机体(600)为相对呈静止的机构结构体;——输入轴Q000)结合于内斜轮G02);—外斜轮(404)与内斜轮(402)之间设有周转轮(403);周转轮(403)的中心回转于周转轮轴G01);周转轮轴001)的一端结合于周转轮支臂环架000),而周转轮支臂环架G00)固定于传动轮系的壳体(500);—传动轮系的壳体(500)与机体(600)之间设有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900);—外斜轮(404)与输出轴(3000)之间设有单向传动装置(301);——内斜轮(40 、周转轮(40 、外斜轮(404)可为由齿轮或摩擦轮所构成;—以内斜轮002)驱动周转轮(403)的传动比的关系可为加速或减速或等速;—以周转轮003)驱动外斜轮(404)的传动比的关系可为加速或减速或等速;—通过上述结构,而以第一转向驱动输入轴(2000),经单向传动装置(302)驱动输出轴(3000)作第一转向输出而构成第一传动轮系;——通过上述结构,而于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900)呈锁住时,以第二转向驱动输入轴(2000),经内斜轮(40 再驱动周转轮(40 及外斜轮004),经外斜轮 (404)及单向传动装置(301),驱动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锁住或释放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为在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设置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以通过操作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作释放,在由输出轴对输入轴作相反回转方向驱动时,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呈可回转的壳体与机体之间可产生空转,或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回转机件与呈固定的壳体之间可产生空转,供避免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在输出侧对输入侧作相反回转方向驱动时,轮系呈刚性锁止状态(lock)的结构性缺失;此项可锁住或释放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其运转特性如下:——第一转向与第二转向为相反的回转方向;——以第一转向驱动输入端时,可经第一传动轮系驱动输出端作第一转向输出;——以第二转向驱动输入端时,可经第二传动轮系驱动输出端作第一转向输出;——第一传动轮系与第二传动轮系之间设有单向传动装置,以在第一传动轮系被作第一转向输入及以第一转向输出时,能避免与第二传动轮系的干涉;——第二传动轮系与第一传动轮系之间设有单向传动装置,以在第二传动轮系被作第二转向输入及以第一转向输出时,能避免与第一传动轮系的干涉;——通过于传动轮系呈可回转的壳体与机体之间设置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或于呈固定的壳体与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的回转机件之间设置可作锁住或释放操控的机构装置,供消除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轮系,于输出侧对输入侧作相反回转方向驱动时,轮系呈刚性锁止状态(lock)的结构性缺失;上述正反转回转动力源包括来自人力、机力、电马达、液力马达或气力马达,由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为回转动力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和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