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青海专利>正文

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2104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服饰,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碳纤维发热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包括有具有外层及内衬的衣体,所述衣体的外层与内衬之间设有安装体,安装体内设有与安装体呈可拆卸连接的纳米碳纤维布,该纳米碳纤维布通过导线与电池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轻便、安全、具有保健效果的纳米碳纤维发热衣。(*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热服饰,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碳纤维发热衣
技术介绍
在寒冷的冬季,特别是北方、高寒地区,人们传统的御寒方式主要采用穿着较厚实的棉衣或多穿衣服,厚实的棉衣由于体积大、较重,穿着起来行动较为不便。特别是武警、部队、公安执勤人员及野外作业的建筑、交通、邮电、电力的工程人员,穿着较为笨重的棉衣即费体力,而且工作也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便、安全、具有保健效果的纳米碳纤维发热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包括有具有外层及内衬的衣体,所述衣体的外层与内衬之间设有安装体,安装体内设有与安装体呈可拆卸连接的纳米碳纤维布,该纳米碳纤维布通过导线与电池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衣体的外层与内衬之间设有安装纳米碳纤维布并与纳米碳纤维布可拆卸连接的安装体,以此将纳米碳纤维布放置并固定在衣体上,且纳米碳纤维布与电池导电使纳米碳纤维布发热,这样设置后,即使较为轻便的衣服也能达到棉服所能达到的御寒效果,穿着轻便,电池能够对发热的温度进行调节,节能;采用纳米碳纤维布作为发热源安全,消除了触电及燃烧的安全隐患;而且纳米碳纤维布发热还产生对人体有益的、 与太阳光具有同样性质的远红外线波。这种远红外线为5-18微米放射率,是人体及一切生命所必需,被誉于“生命之光”,期使用对人体还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并且由于纳米碳纤维布与安装体的可拆卸连接,使得穿着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需要的部分放置纳米碳纤维布,更为人性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安装体为设于衣体外层与内衬之间并与外层或内衬连接的安装套,安装体与外层或内衬之间设有供纳米碳纤维布插设的空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纳米碳纤维布能够较为方便的安装至衣体内,并且当衣体需要清洗时也能够较为方便的将纳米碳纤维布由衣体上拆除。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衣体的外层或内衬上位于安装体的插设置空间处设有粘结条,纳米碳纤维布上设有与其粘结条适配的粘结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衣体上粘结条及纳米碳纤维布上粘结块的设置是为了使纳米碳纤维布能够更为紧凑的处于衣体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纳米碳纤维布由衣体上脱落。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衣体的腰部区域、前称区域及背部区域分别设有安装体,安装体内分别设有纳米碳纤维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衣体的腰部区域及前称区域设置安装体及纳米碳纤维布是由于人的腰部区域处的腰部、前称区域处的胃部及背部神经时常具有热量对人的身体具有一定的好处。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衣体上设有口袋,电池放置于衣体的口袋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池放置于衣体上的口袋内,这样设置不仅能使电池具有较好的放置环境,而且方便了在使用时对发热度的调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I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图4所示的一种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包括有具有外层11及内衬12的衣体 1,衣体1的外层11与内衬12之间设有安装体2,安装体2内设有与安装体2呈可拆卸连接的纳米碳纤维布3,该纳米碳纤维布3通过导线31与电池4连接,该电池4为可调节电量并可对其充电的锂电池。上述方案中,在衣体1的外层11与内衬12之间设安装纳米碳纤维布3的安装体2,以此将纳米碳纤维布3放置并固定在衣体1上,且纳米碳纤维布3与电池 4导电使纳米碳纤维布3发热,这样设置后,即使较为轻便的衣服也能达到棉服所能达到的御寒效果,穿着轻便,电池4能够对发热的温度进行调节,节能;采用纳米碳纤维布3作为发热源安全,消除了触电及燃烧的安全隐患;而且纳米碳纤维布3发热还产生对人体有益的、 与太阳光具有同样性质的远红外线波。这种远红外线为5-18微米放射率,是人体及一切生命所必需,被誉于“生命之光”,期使用对人体还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体2为设于衣体1外层11与内衬12之间并与外层 11或内衬12连接的安装套,安装体2与外层11或内衬12之间设有供纳米碳纤维布3插设的空间21。这样设置使纳米碳纤维布3能够较为方便的安装至衣体1内,并且当衣体1 需要清洗时也能够较为方便的将纳米碳纤维布3由衣体1上拆除。需要说明的是,安装体 2可缝制在衣体1的外层11上,也可缝制在衣体1的内衬12上,都是可行的。并且为了使纳米碳纤维布3能够较为稳定的处于衣体1上,防止该衣体1在被穿着过程中纳米碳纤维布3由衣体1内脱落,衣体1的外层11或内衬12上位于安装体2的插设置空间21处设有粘结条22,纳米碳纤维布3上设有与其粘结条22适配的粘结块31。此处的粘结条22可设于衣体1的外层11上,同样也可设于内衬12上,都是可行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衣体1也可作为保健使用,衣体1的腰部区域13、前称区域14及背部区域16分别设有安装体2,安装体2内分别设有纳米碳纤维布3。需要说明的是,衣体1的腰部区域13为衣体后背下部,穿着时,该处为人体的腰部所在,其前称区域14 为前胸两侧的下部,穿着时,该处为人体的胃部。当然,还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纳米碳纤维布3的安装位置进行改变。电池4则可放置在衣体1的衣体1的口袋15里面,方便了调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纳米碳纤维布3运用到裤子或马甲上也是可行的,同样可采用电池4对其进行控制也是可行的。纳米碳纤维发热布可自由地插在衣体的腰部、背部或者腹部或裤子的腿关键等重要部位,通过发热刺激人体腰部、背部、腹部、腿关键等重要部位的穴位、经胳,促进整个身体的热循环,达到保暖的效果。参照本技术实施例后,这样的改变是无需付出任何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便可实施的。权利要求1.一种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包括有具有外层及内衬的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的外层与内衬之间设有安装体,安装体内设有与安装体呈可拆卸连接的纳米碳纤维布,该纳米碳纤维布通过导线与电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体为设于衣体外层与内衬之间并与外层或内衬连接的安装套,安装体与外层或内衬之间设有供纳米碳纤维布插设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的外层或内衬上位于安装体的插设置空间处设有粘结条,纳米碳纤维布上设有与其粘结条适配的粘结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的腰部区域、前称区域及背部区域分别设有安装体,安装体内分别设有纳米碳纤维布。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衣体上设有口袋,电池放置于衣体的口袋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热服饰,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碳纤维发热衣。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包括有具有外层及内衬的衣体,所述衣体的外层与内衬之间设有安装体,安装体内设有与安装体呈可拆卸连接的纳米碳纤维布,该纳米碳纤维布通过导线与电池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轻便、安全、具有保健效果的纳米碳纤维发热衣。文档编号A61N5/06GK201996990SQ20112002331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谢青海 申请人:谢青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碳纤维发热衣,包括有具有外层及内衬的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的外层与内衬之间设有安装体,安装体内设有与安装体呈可拆卸连接的纳米碳纤维布,该纳米碳纤维布通过导线与电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青海
申请(专利权)人:谢青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