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1175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本模具是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胎具组合成的圆形模具体,半圆形胎具包括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方的环形水平端面板和支撑板两端的连接板,两半圆形胎具通过连接板连接并用螺栓固定为一体。使用时,直接将两个半圆形胎具放置在管芯模具的底模上并用螺栓卡紧定位,拆模时,松开螺栓即可,混凝土不会粘接在底模上,因此拆除方便,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节省人力及材料,所得的管芯铠装承口端面平整美观,保证了管材的外观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属于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成型模具领域。
技术介绍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的接口形式可分为标准接口和限制接口,铠装承口是PCCP管材最常用的限制接口之一。制作铠装承口形式的PCCP管材所用的管芯模具包括顶模、管芯内模、管芯外模和底模,底模上固定铠装承口。铠装承口形式的PCCP管芯在浇筑成型以前,首先将钢筒装置于管芯内模和底模之间的适当位置,再用低标号素混凝土在管芯模具的铠装承口端用人工砌筑一个平台(相当于一个内胎),然后再组装管芯模具的管芯外模,待素混凝土平台具有一定强度后(一般需要1 2小时时间),方能开始浇筑管芯混凝土。管材在制作完成后续工序后,需要人工再把粘接在铠装承口端的低标号素混凝土用机械工具清理干净,一方面费工、费力、效率低且浪费了材料,另一方面管芯铠装承口端面不平整,影响管材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铠装承口端面不平整问题、保证管材外观质量且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是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胎具组合成的圆形模具体,半圆形胎具包括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方的环形水平端面板和支撑板两端的连接板,两半圆形胎具通过连接板连接并用螺栓固定为一体。所述的环形水平端面板的外圆边缘上设有密封条槽。安装本模具时,在密封条槽中镶入密封条,从而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防止管芯混凝土漏浆。为了保证模具的整体刚度和尺寸满足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管芯要求,应根据PCCP管芯壁厚、铠装连接长度等设计尺寸进行下料、卷板和焊制,然后采用整体机加工后分为两个半圆形胎具。使用装配时,将两个半圆形胎具放置在管芯模具的底模上并将管芯模具组装好,确保环形水平端面板的外圆与管芯外模的内壁紧密配合,内圆则与铠装承口紧密配合,然后用螺栓将两半圆形胎具相邻的连接板卡紧定位。拆模时,松开螺栓即可拆除清理待用。通过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在组装管芯模具时一次装配完成,即可浇筑混凝土。脱模时,混凝土不会粘接在底模上,因此拆除方便,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力及材料,所得的管芯铠装承口端面平整美观,保证了管材的外观质量。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使用时,直接将两个半圆形胎具放置在管芯模具的底模上并用螺栓卡紧定位,拆模时, 松开螺栓即可,混凝土不会粘接在底模上,因此拆除方便,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节省人力及材料,所得的管芯铠装承口端面平整美观,保证了管材的外观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半圆形胎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向视图;图4是图2中C向视图;图5是图2中B-B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应用状态图。图中1、半圆形胎具;2、密封条槽;3、环形水平端面板;4、连接板;5、支撑板;6、 顶模;7、管芯内模;8、钢筒;9、管芯外模;10、铠装承口 ;11、底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 5所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是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胎具1组合成的圆形模具体,半圆形胎具1包括支撑板5、固定在支撑板5上方的环形水平端面板3和支撑板5两端的连接板4,两半圆形胎具1通过连接板4连接并用螺栓固定为一体。所述的环形水平端面板3的外圆边缘上设有密封条槽2。安装本模具时,在密封条槽2中镶入密封条,从而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防止管芯混凝土漏浆。为了保证模具的整体刚度和尺寸满足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管芯要求,应根据PCCP管芯壁厚、铠装连接长度等设计尺寸进行下料、卷板和焊制,然后采用整体机加工后分为两个半圆形胎具1。使用装配时,如图6所示,首先将钢筒8装置于管芯内模7和底模11之间的适当位置,再将两个半圆形胎具1放置在管芯模具的底模11上,确保环形水平端面板3的内圆与铠装承口 10紧密配合,然后用螺栓将两半圆形胎具1相邻的连接板4卡紧定位,然后组装管芯模具的管芯外模9,使环形水平端面板3的外圆与管芯外模9的内壁紧密配合,然后浇筑管芯混凝土即可。其中,管芯模具为常规装置,包括顶模6、管芯内模7、管芯外模9和底模11,底模11上固定铠装承口 10。通过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在组装管芯模具时一次装配完成,即可浇筑混凝土,脱模时,松开螺栓即可拆除清理待用,由于混凝土不会粘接在底模11 上,因此拆除方便,能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节省了人力及材料,所得的管芯铠装承口 10端面平整美观,保证了管材的外观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是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胎具组合成的圆形模具体,半圆形胎具(1)包括支撑板(5)、固定在支撑板( 上方的环形水平端面板( 和支撑板( 两端的连接板,两半圆形胎具(1)通过连接板(4)连接并用螺栓固定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水平端面板(3)的外圆边缘上设有密封条槽O)。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本模具是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胎具组合成的圆形模具体,半圆形胎具包括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方的环形水平端面板和支撑板两端的连接板,两半圆形胎具通过连接板连接并用螺栓固定为一体。使用时,直接将两个半圆形胎具放置在管芯模具的底模上并用螺栓卡紧定位,拆模时,松开螺栓即可,混凝土不会粘接在底模上,因此拆除方便,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节省人力及材料,所得的管芯铠装承口端面平整美观,保证了管材的外观质量。文档编号B28B21/76GK201998321SQ20112002194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相民 申请人:山东龙泉管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铠装承口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是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胎具组合成的圆形模具体,半圆形胎具(1)包括支撑板(5)、固定在支撑板(5)上方的环形水平端面板(3)和支撑板(5)两端的连接板(4),两半圆形胎具(1)通过连接板(4)连接并用螺栓固定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龙泉管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