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节点,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结构叠合外墙L型连接节点ο
技术介绍
现浇剪力墙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现浇剪力墙结构的特点是整体性好、侧向刚度大、水平力作用下侧移小,并且由于没有梁、柱等外露与凸出,便于房间内部布置。剪力墙结构由于承受竖向力、水平力的能力均较大,侧向刚度大,因此可以建造比框架结构更高、更多层数的建筑,并广泛地应用在以小房间为主的房屋,如住宅、宾馆、宿全绝古寸。目前,剪力墙L型连接节点有很多种,如专利号200910028252. 4的申请公开了一种L型剪力墙垂直连接节点,其包括第一预制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剪力墙,在第一预置剪力墙设置U型外伸钢筋,第二预置剪力墙在第一预置剪力墙相联处设置U型外伸钢筋,通过现浇砼将两片剪力墙连接为整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剪力墙结构叠合外墙L型连接节点, 这种剪力墙结构叠合外墙L型连接节点整体性更好,抗震性能更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剪力墙结构叠合外墙L型连接节点,包括叠合剪力墙预制部分,所述叠合剪力墙预制部分呈L型,包括第一竖向筋组,所述第一竖向筋组 ...
【技术保护点】
列成L型的竖向筋;第一箍筋组,所述第一箍筋组位于所述L型节点区域的横向部分中,所述第一箍筋组包括多道竖向排列的箍筋;第二箍筋组,所述第二箍筋组位于所述L型节点区域的纵向部分中,所述第二箍筋组包括多道竖向排列的箍筋。浇部分构成现浇层;所述现浇层与所述叠合剪力墙预制部分构成所述叠合外墙;所述L型节点区域包括第二竖向筋组,所述现浇层包括第三竖向筋组,所述第二竖向筋组位于所述现浇层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三竖向筋组之间;所述第二竖向筋组和所述第三竖向筋组均包括多条排连接;L型节点区域,所述L型节点区域包括横向部分和与所述横向部分垂直的纵向部分;所述L型节点区域与所述第一叠合剪力墙现浇部分和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良,郑振鹏,周成功,徐壮涛,郑仁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