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合金高强度钢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Ti、Zr复合脱氧的超高强度船体结构用钢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船体结构材料及其性能关系着船舶的先进程度、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船体结构用钢在造船材料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船舶的大型化、高速化要求能够提供具有高强度、良好低温冲击韧性、优良焊接性能的船体结构用钢。在船板钢的传统冶炼工艺中,由于铝和氧具有很强的亲和力,铝是被广泛使用的脱氧元素。在感应冶炼的条件下,铝的脱氧速度很快。在对感应炉内含CO. 04 0.07%的钢液中加入1.0%铝以后,3 4分钟内钢液含氧量降低到原始含氧量的1/10以下。铝脱氧效率高而且成本较低,因此钢用铝脱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脱氧方法。但是,铝脱氧的反应产物及残留在钢中的铝常引起耐热钢的蠕变脆性,降低钢的高温强度。残留在钢液中的夹杂物,沿钢材变形方向呈链状分布,不仅降低了钢材的横向以及Z向力学性能,还是疲劳裂纹的形核核心,使钢的疲劳抗力和抗应力腐蚀能力降低。钛,锆也可做为脱氧剂,锆的脱氧能力比铝强,钛的脱氧能力比铝弱。随钢液中Ti 浓度的变化,在钢液中脱氧时能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i、Zr复合脱氧的超高强度船体结构用钢,其特征在于:该船体结构用钢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05-0.14%;Si:0.10-0.35%;Mn :1.0-1.6%;Nb:0.02-0.05%;Ti:0.007-0.02%;Zr: 0.002-0.010%;Als:0.001-0.020%;Mo:0.15-0.5%,Cr:0.2-0.6%,Ni:0.2-0.8%,Cu:0.2-0.8%,余量为Fe和微量杂质;其中,微量杂质中有害元素的含量为:P(0.015%,S(0.005%,O(0.002%,N(0.0045%,H(0.00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玲,武会宾,张杰,余伟,唐荻,许俊贻,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