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冷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7535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极片冷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和与上辊配合的下辊,所述的上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所述的下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成两边粗中间细的冷压辊。两端的端部在冷压过程中起支撑作用,减小压辊整体变形,提高极片厚度一致性,最终消除波浪边,降低废品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极片冷压
,特指一种极片冷压辊。技术背景在现阶段电池生产工艺中,电池极片的冷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冷压的后的压实密度直接影响电池各种性能。而影响冷压的最关键技术在于压极片的冷压辊,目前的冷压辊均为圆柱体状,其包括上辊和与上辊配合的下辊,所述上辊的端部的直径与中部的直径一致,所述的下辊的端部的直径与中部的直径一致。上辊和下辊在两侧轴承传递的巨大的压力下对涂膜后的极片进行冷压,形成具有一定压实密度的极片。在冷压过程,由于巨大的压力作用在上辊和下辊上,使得直径一致的上辊和下辊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造成被冷压的极片两边厚中间薄,一致性差,甚至产生波浪边造成大量废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极片厚度一致性,最终消除波浪边,降低废品率的极片冷压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和与上辊配合的下辊,所述的上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所述的下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其中,作为本技术一种极片冷压辊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0. 1 5cm。其中,作为本技术一种极片冷压辊的一种改进,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上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1 3cm。其中,作为本技术一种极片冷压辊的一种改进,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所述上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1. 5cm其中,作为本技术一种极片冷压辊的一种改进,所述下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0. 1 5cm。其中,作为本技术一种极片冷压辊的一种改进,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所述下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1 3cm。其中,作为本技术一种极片冷压辊的一种改进,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所述下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1. 2cm。其中,作为本技术一种极片冷压辊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辊表面的粗糙度小于 Rz 1.6。其中,作为本技术一种极片冷压辊的一种改进,所述下辊表面的粗糙度小于 Rz 1.6。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和与上辊配合的下辊,所述的上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所述的下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将本技术加工成两边粗中间细的冷压辊。两端的端部在冷压过程中起支撑作用,减小压辊整体变形,提高极片厚度一致性,最终消除波浪边,降低废品率。同时可以提高冷压辊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操作的难度,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1和与上辊1配合的下辊2,所述的上辊1的端部11的直径比中部12的直径大1. 5cm,所述上辊表面的粗糙度为 Rz 1.6。所述的下辊2的端部21的直径比中部22的直径大1.5cm,所述下辊表面的粗糙度为Rz 1.6。(其中Rz表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1和与上辊1配合的下辊2,所述的上辊1的端部11的直径比中部12的直径大1. 2cm,所述上辊表面的粗糙度为 Rz 1.6。所述的下辊2的端部21的直径比中部22的直径大1.2cm,所述下辊表面的粗糙度为 Rz 1. 6。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1和与上辊1配合的下辊2,所述的上辊1的端部11的直径比中部12的直径大1. 5cm,所述上辊表面的粗糙度为 Rz 1. 5。所述的下辊2的端部21的直径比中部22的直径大1. 2cm,所述下辊表面的粗糙度为 Rz 1. 5。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1和与上辊1配合的下辊2,所述的上辊1的端部11的直径比中部12的直径大0. 1cm,所述上辊表面的粗糙度为 RzO. 5。所述的下辊2的端部21的直径比中部22的直径大0. 1cm,所述下辊表面的粗糙度为 RzO. 5。本技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1和与上辊1配合的下辊2,所述的上辊1的端部11的直径比中部12的直径大5cm,所述上辊表面的粗糙度为Rz 1. 6。所述的下辊2的端部21的直径比中部22的直径大5cm,所述下辊表面的粗糙度为Rz 1. 6。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和与上辊配合的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所述的下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冷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0. 1 5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片冷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1 3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片冷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1. 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冷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0. 1 5c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片冷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1 3c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极片冷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的端部的直径比中部的直径大1. 2cm。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极片冷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表面的粗糙度小于Rz 1.6。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极片冷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表面的粗糙度小于Rz 1.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极片冷压
,特指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和与上辊配合的下辊,所述的上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所述的下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将本技术加工成两边粗中间细的冷压辊。两端的端部在冷压过程中起支撑作用,减小压辊整体变形,提高极片厚度一致性,最终消除波浪边,降低废品率。文档编号H01M4/04GK201994374SQ201120015958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伟波, 彭业军, 李聪, 程文强 申请人: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冷压辊,包括上辊和与上辊配合的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所述的下辊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波程文强彭业军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