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国祥专利>正文

智能多功能电器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2890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多功能电器试验台。其特点是它包括有工业控制计算机、工业触摸显示屏和稳流稳压电源;工业触摸显示屏通过配套线缆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稳流稳压电源包括有:开关电源、电源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一个互感器来替代三个互感器通过变比,输出三档电流,并可实现对小安培电流进行稳流,稳流精度高,稳流范围为5A到400A。由于采用6个690V低压继电器串联代替高压继电器进行耐压试验的方法,最高耐压可达到3000V又使试验设备体积小,价格便宜,节省了生产成本。由于采用工控机控制所以反应速度快,计算能力强,稳流、稳压完成时间都在2秒以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智能化电器实验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接触器、 继电器动作特性的综合实验和测量;漏电电器的漏电保护特性的实验和电器的绝缘耐压实验的智能多功能电器试验台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对接触器、继电器动作特性的实验和测量、漏电电器的漏电保护特性以及电器的绝缘耐压实验的过程中,一般要用3 5台检测设备,从没有在同一检测设备上检测的先例,这样就提高了生产成本,并且现有的检测设备不能自动稳压、稳流,稳流范围窄,在实际生产检测工程中需要人工不断手动调整调压器,来达到稳压的目的,响应速度慢,影响测量精度。目前使用的耐压实验台不能自动稳流,当外界电网发生波动时,电流也会发生变化,使得测量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即可进行接触器、继电器动作特性检测;漏电电器的漏电保护特性检测;还可进行电器的绝缘耐压实验等在同一检测装置上进行的智能多功能电器试验台。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工业控制计算机、工业触摸显示屏和稳流稳压电源;所述的工业触摸显示屏通过配套线缆与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所述的稳流稳压电源包括有开关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多功能电器试验台,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工业控制计算机、工业触摸显示屏和稳流稳压电源;所述的工业触摸显示屏通过配套线缆与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所述的稳流稳压电源包括有:开关电源、电源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电路;所述的开关电源并接在220伏电源间,产生电源24伏、及对应的地GND1,和产生电源5伏、及对应的地GND2;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为第一~第三继电器(KA1~KA3)的一个常开接点分别与第一~第三接触器(KM1~KM3)的控制线圈串接后与220伏电源相连;第四继电器(KA4)的常闭接点与第四接触器(KM4)的控制线圈串接后与220伏电源相连;所述第一接触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多功能电器试验台,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工业控制计算机、工业触摸显示屏和稳流稳压电源;所述的工业触摸显示屏通过配套线缆与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相连; 所述的稳流稳压电源包括有开关电源、电源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电路;所述的开关电源并接在220伏电源间,产生电源对伏、及对应的地GND1,和产生电源5伏、及对应的地GND2 ;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为第一 第三继电器(KAl KA3)的一个常开接点分别与第一 第三接触器(KMl KM3)的控制线圈串接后与220伏电源相连;第四继电器(KA4)的常闭接点与第四接触器(KM4)的控制线圈串接后与220伏电源相连;所述第一接触器(KMl)的一个常开接点将第一调压器(TVl)的输出端串入到第三变压器(T3)的原边侧;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一个常开接点将第二调压器(TV2)的输出端串入到第四变压器(T4)的原边侧;所述的第一调压器(TVl)和第二调压器(TV2)的输入端接220伏电源;所述第三、第四接触器(KM3、KM4)的各两个常开接点的一端分别与第四变压器(T4)的副边两端相连;所述的第三接触器(KiO)两个常开接点的另一端分别与6个串联在一起的690伏低压继电器常开接点的一端相连,这一对所述的6个串联在一起的690 伏低压继电器常开接点的另一端与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为实验电压的直流输出端;所述的第四接触器(KM4)两个常开接点的另一端分别与另外6个串联在一起的690伏低压继电器常开接点的一端相连,这一对所述的另外6个串联在一起的690伏低压继电器常开接点的另一端为实验电压的交流输出端;第三变压器CH)的副边一侧套有一空心互感器(CTl),在空心互感器(CTl)上缠绕一股线圈,所述一股线圈的一端连接在第三变压器CH)的副边上,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空心互感器(CTl)上,所述缠绕在所述空心互感器(CTl)上的所述一股线圈为一匝时,引出一个第三接头(A3),并在此一匝线圈的第三接头(A3)引出线上套有第四互感器(CT4),在所述一股线圈缠绕在空心互感器 (CTl)为4匝时,引出第二接头(A2),并在此4匝线圈的第二接头(A2)引出线上套有第三互感器(CT3);所述一股线圈缠绕在空心互感器(CTl)为20匝时,引出第一接头(Al),并在此20匝线圈的第一接头(Al)引出线上套有第三互感器(CT2);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接头(A1、A2、A;3)中的任一端与所述第三变压器CH)的副边输出端中未与所述空心互感器 (CTl)相连接的另一端是与被检测负载的连接端;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为第五、第六继电器(KA5、KA6)的各自两组常开、常闭接点分别串入第一、第二电机(M1、M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国祥刘军张光升马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尹国祥刘军张光升马铁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