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0171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过程防水处理技术领域。先在基层表面涂覆刚性防水涂层;在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然后在刚性防水涂层表面覆盖加强筋层;最后在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加强筋层表面涂覆弹性防水涂层,进行完全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施工方法形成的复合防水层,平整度高,无搭接,对基层表面要求低,整体防水性能好,不会窜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过程防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防水层以及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内,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采取防水措施。目前,人们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在基层表上涂覆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卷材优点是厚薄均勻,层厚容易按设防要求掌握,用材计算准确,缺点是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防水基层的形状而进行量体裁衣,对于外形复杂的基层需多块拼接,相互搭接处的粘接难度较大,难以完全绝对密封,漏水隐患大。防水卷材与基层的粘结无论是满铺、点铺、条铺、空铺,卷材与基层之间都极易成为窜水层,一旦有贯穿性破损,脱胶、漏胶,整个防水层的防水功能都将全部丧失,维修十分困难。防水涂料的优点是施工方便简单,防水层不存在搭接,卷材无法施工的区域,特别是复杂的部位,涂料均可以完美解决,防水整体性好,但缺点是对基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 受基面不平的影响,容易厚薄不均,厚度是根据施工时的涂布遍数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面所述缺陷,提供一种无需搭接、防水整体性好、厚薄均勻、不会形成窜水层及刚柔结合的复合防水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种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由刚性防水涂层、加强筋层和弹性防水涂层构成, 加强筋层位于刚性防水涂层与弹性防水涂层之间,刚性防水涂层覆于基层表面。一种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基层表面涂覆刚性防水涂层,对基层表面进行平整处理;②在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刚性防水涂层表面覆盖加强筋层,使加强筋层紧贴并浸润在刚性防水涂层表面;③在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加强筋层表面涂覆弹性防水涂层,进行完全密封。所述刚性防水层可采用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水泥砂浆或胶浆中的一种。所述刚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0. 8mm 30mm。所述加强筋层采用无纺布或玻纤布。所述无纺布两面均有纤维,施工时无纺布两面的纤维分别渗透入刚性防水涂层和弹性防水涂层内。所述弹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0. 5mm 3. 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施工方法形成的复合防水层,平整度高,无搭接,对基层表面要求低,整体防水性能好,不会窜水。本专利技术所述弹性防水涂层在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状态时就对刚性防水层进行完全密封,使刚性防水涂层一直处于不失水或少失水的最佳状态下,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更能完全浸润基层表面,封闭基层毛缝孔,起到阻水补漏补强的作用,即使复合防水层局部遭到破坏,也会将水锁定在很小的范围内,提高了复合防水层的可靠性。非织造布两面的纤维分别渗入到刚性防水涂层和弹性防水涂层内,使整个复合防水层构成一体,有效提高复合防水层的抗拉强度和耐疲劳强度,具有加强加筋、抗裂作用。本专利技术将刚性防水涂层和弹性防水涂层相结合,同时具有两种防水涂层的功能,一旦基层开裂,弹性防水涂层和加强筋层可有效防止刚性防水涂层开裂,也不会因基层开裂而造成整个复合防水层的开裂,提高了整个防水层使用寿命;弹性防水涂层在加强筋层表面进行施工,避免了因基层表面粗糙对防水层厚度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采用材料安全环保,所用方法无需购买和储存大量的挥发性溶剂(二甲苯、汽油等),施工中无需动火作业, 消除了各种环境污染因素和消防隐患,节约资源。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复合防水层,由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加强筋层和弹性防水涂层构成,加强筋层位于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与弹性防水涂层之间,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覆于基层表面。所述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基层表面涂覆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对基层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0. 8mm ;②在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表面覆盖玻纤布,使玻纤布紧贴并浸润在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表面;③在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玻纤布表面涂覆弹性防水涂层,进行完全密封,弹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0. 5mm。实施例二。一种复合防水层,由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加强筋层和弹性防水涂层构成,加强筋层位于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与弹性防水涂层之间,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覆于基层表所述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基层表面涂覆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对基层表面进行平整处理,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15 mm;②在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表面覆盖玻纤布,使玻纤布紧贴并浸润在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表面;③在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玻纤布表面涂覆弹性防水涂层,进行完全密封,弹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1. 5mm。实施例三。一种复合防水层,由水泥砂浆层、无纺布和弹性防水涂层构成,无纺布位于水泥砂浆层与弹性防水涂层之间,无纺布两面的纤维分别渗透入水泥砂浆层和弹性防水涂层内, 水泥砂浆层覆于基层表面。所述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基层表面涂覆水泥砂浆层, 对基层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30mm ;②在水泥砂浆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水泥砂浆层表面覆盖无纺布,使无纺布紧贴并浸润在水泥砂浆层表面;③在水泥砂浆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无纺布表面涂覆弹性防水涂层,进行完全密封,弹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2mm。实施例四。一种复合防水层,由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无纺布和弹性防水涂层构成,无纺布位于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与弹性防水涂层之间,无纺布两面的纤维分别渗入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和弹性防水涂层内,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覆于基层表面。所述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基层表面涂覆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1. Omm ;②在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表面覆盖无纺布,使无纺布紧贴并浸润在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表面;③在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无纺布表面涂覆弹性防水涂层,进行完全密封,弹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1. 2mm。实施例五。—种复合防水层,由胶浆层、无纺布和弹性防水涂层构成,无纺布位于胶浆层与弹性防水涂层之间,胶浆层覆于基层表面。所述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基层表面涂覆胶浆,对基层表面进行平整处理,胶浆的厚度为IOmm ;②在胶浆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胶浆表面覆盖无纺布,使无纺布紧贴并浸润在胶浆表面;③在胶浆处于湿润未干的状态下,在无纺布表面涂覆弹性防水涂层,进行完全密封,弹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1. 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在一种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由刚性防水涂层、加强筋层和弹性防水涂层构成,加强筋层位于刚性防水涂层与弹性防水涂层之间,刚性防水涂层覆于基层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在一种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由刚性防水涂层、加强筋层和弹性防水涂层构成, 加强筋层位于刚性防水涂层与弹性防水涂层之间,刚性防水涂层覆于基层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防水层可采用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非渗透型刚性防水涂层、水泥砂浆或胶浆中的一种;所述刚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 0. 8mm-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层采用无纺布或玻纤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两面均有纤维,无纺布两面的纤维分别渗透入刚性防水涂层和弹性防水涂层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水涂层的厚度为 0. 5mm-3mm06.一种复合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基层表面涂覆刚性防水涂层,对基层表面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波熊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贝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