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贝壳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贝壳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公共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本身来说,不仅要求满足其使用功能,而且还有具有漂亮的外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要满足承载力等要求。这就需要对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并有详细和可操作的施工方法做保障,使得施工完成后的建筑作品符合预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壳型的屋面,不仅能适合公共场所对于大空间的需求,而且还有较好的承载力,外观大气美观。具体解决方案为:一种贝壳屋面,所述贝壳屋面由多个朝向一致顺序排列的贝壳单元屋面组成,由混凝土浇筑连接;贝壳单元屋面的一端为圆弧,另一端为直线,两端对边连成直线形成屋面整体形状;贝壳单元屋面的贝壳凹面向下,与贝壳单元屋面圆弧端平行的剖面为圆弧,距离圆弧端越远,则圆弧剖面的弧度越小,直至到达直线端;在贝壳单元屋面的直线端浇筑有混凝土屋面梁,屋面梁的上方为相邻贝壳单元屋面的圆弧端,圆弧端与屋面梁现浇在一起形成整体;在贝壳单元屋面的直线端与屋面梁之间设置有排水沟。进一步,所述贝壳屋面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屋面内侧为清水混凝土。所述贝壳屋面的圆弧端面内侧安装有窗户。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贝壳屋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放线,搭设架体略低于设计标高:对所有立杆进行定位放线,其中南北向立杆间距1000mm,东西向间距1040mm,梁底支撑架立杆间距沿梁跨度方向为500mm;首先将架体整体搭设至6m高,待架体标高准确定位后再继续向上搭设;(2)两端架体搭设至设计标高;首先需要确定屋面东西两端的定位标高,进而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贝壳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屋面由多个朝向一致顺序排列的贝壳单元屋面(1)组成,由混凝土浇筑连接;贝壳单元屋面(1)的一端为圆弧,另一端为直线,两端对边连成直线形成屋面整体形状;贝壳单元屋面的贝壳凹面向下,与贝壳单元屋面圆弧端平行的剖面为圆弧,距离圆弧端越远,则圆弧剖面的弧度越小,直至到达直线端;在贝壳单元屋面的直线端浇筑有混凝土屋面梁,屋面梁的上方为相邻贝壳单元屋面的圆弧端,圆弧端与屋面梁现浇在一起形成整体;在贝壳单元屋面的直线端与屋面梁之间设置有排水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壳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屋面由多个朝向一致顺序排列的贝壳单元屋面(1)组成,由混凝土浇筑连接;贝壳单元屋面(1)的一端为圆弧,另一端为直线,两端对边连成直线形成屋面整体形状;贝壳单元屋面的贝壳凹面向下,与贝壳单元屋面圆弧端平行的剖面为圆弧,距离圆弧端越远,则圆弧剖面的弧度越小,直至到达直线端;在贝壳单元屋面的直线端浇筑有混凝土屋面梁,屋面梁的上方为相邻贝壳单元屋面的圆弧端,圆弧端与屋面梁现浇在一起形成整体;在贝壳单元屋面的直线端与屋面梁之间设置有排水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壳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屋面由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屋面内侧为清水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壳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屋面的圆弧端面内侧安装有窗户。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贝壳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放线,搭设架体略低于设计标高:对所有立杆(2)进行定位放线,其中南北向立杆间距1000mm,东西向间距1040mm,梁底支撑架立杆间距沿梁跨度方向为500mm;首先将架体整体搭设至6m高,待架体标高准确定位后再继续向上搭设;(2)两端架体搭设至设计标高;首先需要确定屋面东西两端的定位标高,进而才能确定中间位置的标高;根据图纸尺寸确定端部截面的立杆最终标高,并铺设端部梁底模板;(3)根据立杆间距用细线连接两端,形成标高控制线网格;两端立杆搭设完成后拉密集细线,来确定中间位置立杆标高;(4)将所有架体立杆搭设到设计标高,搭设南北向钢管龙骨(3):根据已经拉好的标高控制线,将中间部位立杆搭设至设计标高,并搭设东西向钢管主龙骨;(5)铺设东西向木龙骨(4);在已经搭设好的钢管龙骨上铺设50mm×100mm的木方龙骨@250mm;(6)复核现场尺寸配置模板,进行底模(5)铺设;在已经搭设好的木方次龙骨上铺设15mm厚木模板完成一个单元,依次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整个屋面的底层模板施工;(7)面板上部固定三合板;三合板放线采取现场直接控制,即在模板上放线,通过放线情况观察其是否合理,确认合理后,之才进行粘贴工序的施工;(8)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前要弹线进行控制,以保证钢筋绑扎间距均匀;同时在施工时设置罩面模板马镫,控制罩面模板的定位,保证板浇筑完成后的上表面保护层厚度;(9)底模打螺栓孔;螺栓孔设置在三合板的中央,且要避开钢筋位置,同时严禁螺栓孔位置与板缝位置重合;(10)扣罩面模板,对罩面模板打螺栓孔,尔后进行模板加固;(11)浇筑混凝土,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拆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采用U托顶住钢管,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以防止骨架变形移位:两根落地立杆间设置一根“定位立杆”,“定位立杆”底部与支撑架体的横杆用扣件连接,顶部用扣件与钢管龙骨连接,以保证屋面龙骨不移动;临时立杆(6)不落地,只起固定作用,不承重,用扣件与横杆(7)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成,高飞,胡杭,李天一,邢丹,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