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喷射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91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放式喷射呼吸器,由主机A和探头B两部分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呼吸器的探头B是包括传感器、探头主体、二氧化碳排气阀、导管接嘴和喷针等部件构成的同步喷射型探头系一种条采用开放式原理取生理负压信号的开放式同步喷射呼吸器。适用于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呼吸停止的病人进行抢救、治疗和手术中的呼吸管理。(*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物理疗法器械,特别是用于急救的人工呼吸装置。在医学上,同步呼吸器的应用范围很广,已有各类型同步呼吸器均系采用闭合式原理取生理负压信号的闭合式同步呼吸器,而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开放式同步喷射供气装置既可提高对患者的安全性,又可增强同步灵敏度,但已有开放式喷射呼吸器均无同步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带传感器的同步喷射型探头和主机构成,具有可靠同步功能的开放式同步喷射呼吸器。本技术之开放式同步喷射呼吸器由主机和同步喷射型探头两部份构成。系一种采用开放式原理取生理负压信号的开放式同步喷射呼吸器,主机包括生理时标脉冲控制器、气门阀和氧气进气管等部分,同步喷射型探头包括探头主体、传感器、喷针、二氧化碳排气阀、导管接嘴等部分。将主机的氧气输出口与探头的喷针相连,当电路、气路接通时,由主机集成电路生理时标脉冲控制器产生的各种脉冲信号控制气门阀的通断,氧气经主机的氧气进气管输氧管和探头的喷针喷入气体混合腔内进行气体减压(即将0.8~2.5kg/cm2气体压力减低为5~20cmH2O),同时,由于射流产生的文丘理作用可使探头主体的气体混合腔内产生负压,使空气不断的从空气进气孔吸入,形成氧气含量为30~45%的混合气体从导管接嘴的气体输出口输出供患者使用。若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同步喷射型探头的传感器可向主机输出一同步信号,使之产生同步呼吸。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图1主机A的构造示意图。图2探头B的构造示意图。图3探头B各部详细构造剖视图。图中(2)-传感器 (3)-探头主体(4)-二氧化碳排气阀 (32)-喷针(11)-氧气进气管 (5)-导管接嘴(12)-生理时标脉冲控制器。(13)-气门阀 (14)-氧气输出口(21)- 定位圈 (22)-铜片(23)-传感器弹簧 (24)-空气进气孔(25)-传感器阀片杆 (26)-传感器主体(27)-传感器正极导线 (28)-传感器负极导线(31)-输氧管 (32)-喷针(33)-传感器定位钉(35)-探头盖 (36)-喷针紧固锣钉(37)-气体混合腔(41)-二氧化碳排气阀调节帽(42)-二氧化碳排气孔(43)-二氧化碳排气阀阀片杆(44)-二氧化碳排气阀弹簧(45)-二氧化碳排气阀主体(52)-混合气体输出口如图2所示,本技术之开放式同步喷射呼吸器的同步喷射型探头B包括传感器(2)、探头主体(3)、二氧化碳排气阀(4)、导管接嘴(5)和喷针(32)等主要部分,其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探头主体(3)由一圆柱体接一截去顶部的圆锥体构成。圆柱形一端带一探头盖(35),圆柱体与锥体连接处偏圆柱体一方中心开有一圆柱形的空洞-气体混合腔(37),与轴线垂直方向上对称地开有一锥度为2~5度,大小与传感器(2)及二氧化碳排气阀(4)配合并与混合腔(37)相通的园孔,传感器(2)及二氧化碳排气阀(4)分别插入各圆孔内。在探头主体圆锥体一方沿轴线水平方向开有一锥度为2~5度,并与气体混合腔(37)相通的圆孔,导管接嘴插入此圆孔内。喷针(32)从探头盖中心插入气体混合腔(37)内,距导管接嘴2~16cm。同步喷射型探头B各部分详细构造如图3所示。传感器(2)由外缘锥度为2~5度,一端带内螺纹的圆管形主体(26)、以及位于主体内的定位圈(21)、铜片(22)、传感器弹簧(23)、传感器阀片杆(25)等部分构成。带外螺纹的定位圈(21)与传感器主体(26)靠螺纹连接,并通过传感器弹簧(23)使传感器阀片杆(25)紧贴位于传感器主体(26)另一端的进气孔(24),传感器定位钉(33)穿过探头主体顶住定位圈(21),端头引出与主机相连的传感器正极导线(27),传感器铜片(22)与传感器主体及各部份另件绝缘,并引出传感器负极导线(28),传感器正极、负极导线(27)、(28)分别与主机的生理时标脉冲控制器(12)的相应部份相连。二氧化碳排气阀由外缘锥度为2~5度、一端带内螺纹的圆管形二氧化碳排气阀主体(45),二氧化碳排气阀弹簧(44)、二氧化碳排气阀阀片杆(43)、带外螺纹的调节帽(41)等部件构成。调节帽(41)与二氧化碳排气阀主体(45)靠螺纹连接,并通过二氧化碳排气阀弹簧(44)将二氧化碳排气阀阀片杆(43)紧贴二氧化碳排气孔(42),转动调节帽(41),可调节二氧化碳排气阀弹簧(44)对二氧化碳排气阀阀片杆(43)的压力。喷针(32)由外径为4mm,内径为0.4-1.2mm的圆管构成,它的一端通过探头盖(35)正中插入探头主体(3)的气体混合腔(37)内,其插入深度可根据供气压力需要进行调整(一般距导管接嘴6~16mm),调整后用喷针紧固罗钉(36)加以固定。喷针(32)露在探头盖外的一端通过输氧管(31)与主机的氧气输出口(14)相连接。导管接嘴(5)由锥度为2~5度的圆管构成,一端插入探头主体,另一端为混合气体输出口(52)。本呼吸器的探头B,除传感器弹簧(23)、二氧化碳排气阀弹簧(44)采用φ2弹簧碳素钢丝制作;传感器阀片杆(25)、定位圈(21)、传感器定位钉(33)采用铜材料制作,传感器铜片(22)采用锡青铜片制作,表面镀银;喷针(32)、紧固罗钉(36)用铜材料制作,表面镀装饰铬之外,其余各部件均用有机玻璃或透明塑料、尼龙等制作。本技术之开放式同步喷射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及动作过程如下将探头B的喷针(32)通过输氧管(31)与主机A的氧气输出口(14)相连,传感器(2)的正、负极导线(27)、(28)分别与主机A的生理时标脉冲控制器(12)的对应部分相接,导管接嘴(5)的混合气体输出口(52)与患者的呼吸导管相连。接通电源和气源,主机A的生理时标脉冲控制器(12)根据临床需要,输出20~200次/分的可调脉冲信号(即被动呼吸信号),此信号经放大后驱动气门阀(13)形成间断供气,氧气从氧气输出口(14)通过输氧管(31)送入喷针(32),再被喷入气体混合腔(37)内,使气体混合腔(37)内产生负压,此负压有两方面作用,1.负压使二氧化碳排气孔“关闭”[即使二氧化碳排气阀阀片杆(43)紧压二氧化碳排气孔(42)],以保证在吸气动作时,肺内压保持在10~20cmH2O压力范围。2.负压可使外界空气从空气进气孔(24)进入气体混合腔(37),与氧气混合成为氧气浓度为36~50%的混合气体,再通过混合气体输出口(52)输出供患者使用。此即吸气过程。呼气过程是当喷针(32)停止喷气,气体混合腔(37)内的负压随即消失,二氧化碳排气阀阀片杆(43)对二氧化碳排气孔上的压力小于0.5cmH2O,呼气条件形成,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可吹开二氧化碳排气阀阀杆(43)从二氧化碳排气孔(42)排出体外。若患者呼气功能恢复,由于吸气动作所产生的气道负压作用,克服了传感器弹簧(23)的弹力,使传感器阀片杆(25)被吸动,与传感器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主机A和探头B构成的开放式喷射呼吸器,主机A包括生理时标脉冲控制器(12)、气门阀(13),氧气进气管(11)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的探头B是包括传感器(2)、探头主体(3)、二氧化碳排气阀(4)、导管接嘴(5)和喷针(3 2)等部件构成、采用开放式原理取生理负压信号的同步喷射型探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主机A和探头B构成的开放式喷射呼吸器,主机A包括生理时标脉冲控制器(12)、气门阀(13),氧气进气管(11)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的探头B是包括传感器(2)、探头主体(3)、二氧化碳排气阀(4)、导管接嘴(5)和喷针(32)等部件构成、采用开放式原理取生理负压信号的同步喷射型探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喷射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喷射型探头B的传感器(2)由外缘锥度为2~5度的圆管形传感器主体(26),位于主体(26)内的定位圈(21)、铜片(22)、传感器弹簧(23)、传感器阀片杆(25)等部份构成。带外螺纹的定位圈(21)与主体(26)靠螺纹连接,并通过传感器弹簧(23)使传感器阀片杆(25)紧贴位于传感器主体(26)另一端的进气孔(24)、当传感器阀片杆(25)与铜片(22接触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大健文俊温文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现代医疗设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