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良才专利>正文

一种电加工设备的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908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加工设备的电源电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空气开关、3根相线、变压器、一组整流二极管和直流电源输出端。要点是:还包括3个交流接触器;该3个交流接触器分别是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和第三交流接触器,各交流接触器均包括线圈和4个常开触点,且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和第四常开触点属于控制电路,各个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至第三常开触点属于主电路。上述控制电路有3个,分为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切换不同的控制电路即可实现调节粗加工,半粗加工和精加工三道工序所需的不同的工作电压,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各种导电材料的电加工设备的电源,具体涉及该电加工设备的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高硬度、高韧性、高强度和高脆性的材料加工是机加工和电加工或其它加工方法的一大难题,传统加工方法加工时需要使用很昂贵的刀具和磨料,而且机床磨损快,导致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能耗大。中国专利文献CN1061175A公开了 “一种电加工设备”,该设备利用电流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气化而被蚀除掉的原理进行加工。该电加工设备粗加工时所需的工作电压为25 ^V、工作电流为600 3000A,精加工时工作电压为1 9V、工作电流为1 9A,但由于其有限的加工效率和精度,仍不能令人满意。中国专利文献CN2584334Y公开了一种“短电弧切削设备用的阴极装置及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的主电路上串联有变压器观,变压器观采用三角形接法的初级绕组的三个线圈上均分别设有十个调压接线柱1、2、3、4、5、6、7、8、9、10,其中调压接线柱1为静调压接线柱,其余为根据调压需要设置的动接线柱根据接不同的动接线柱实现工作电压的调压功能。由此看出,每调一次压,就要停机一次,去更换导线与调压接线柱的接法,较为复杂, 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而且通常的加工可以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工序,因此也不需要有太多的调压功能,只需要3种不同的工作电压即可。其次,在实际使用,最大工作电压只需要27V,最大工作电流4000A就可以了,不需要60V的工作电压,电压过高的话对设备的要求也较高,而且会大大增加设备的制造成本,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还有,该电源电路需要弓I弧电抗器,也增加了制造难度和成本,由于是三相交流变为直流,故无需三相平衡所以无需引弧电抗器。电加工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将工件和工具瞬时接触,就可以机械引弧,来帮助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的可以为电加工设备提供所需的特定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的电源电路。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电加工设备的电源电路, 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空气开关、3根相线、变压器、一组整流二极管和直流电源输出端。空气开关设有三相交流电输入端和三相交流电输出端;空气开关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即为主电路的交流电源输入端;3根相线分为U相相线、V相相线和W相相线;空气开关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的3个接线端与相应的1根相线电连接。变压器为三相变压器,具有铁心、3个初级绕组和相应个数的次级绕组。铁心是由硅钢片叠成的形状为EI形的铁心。3个初级绕组分为第一初级绕组、第二初级绕组和第三初级绕组,各初级绕组分别套在所述的铁心的相应一个心柱上;各次级绕组设置在所述的铁心的相应的心柱上。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3个交流接触器;该3个交流接触器分别是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和第三交流接触器,各交流接触器均包括线圈和4个常开触点,且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和第四常开触点属于控制电路,各个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至第三常开触点属于主电路。上述控制电路有3个,分为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各控制电路连接在主电路的2根相线之间;第一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停止按钮、第一起动按钮和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还包括并联在第一起动按钮两端的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第二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有第二停止按钮,第二起动按钮和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还包括并联在第二起动按钮两端的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第三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有第三停止按钮,第三起动按钮和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线圈,还包括并联在第三起动按钮两端的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上述变压器的3个初级绕组均设有2个中心抽头,分别称为第一中心抽头和第二中心抽头;U相相线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A端电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第一中心抽头电连接,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第二中心抽头电连接。V相相线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C端电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第一中心抽头电连接,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第二中心抽头电连接。W相相线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三初级绕组的E端电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三初级绕组的第一中心抽头电连接,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三初级绕组的第二中心抽头电连接。上述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B端与V相相线电连接,第二初级绕组的D端与W 相相线电连接,第三初级绕组的F端与U相相线电连接,从而使得变压器的3个初级绕组在相互间通过相应的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形成三角形的连接。上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数量为3个或者是3的倍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分为相应的3组,每组次级绕组套在所述的铁心的相应一个心柱上,所有次级绕组的一端共线而作为主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的正极,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与相应一个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共线而作为主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的负极。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数量为6 个,每2个次级绕组为一组,套在所述的铁心的相应一个心柱上。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有主电路还包括分流器;所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的共线的接点与分流器的一个接线端相连,分流器的另一个接线端即为主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的负极。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有3个交流接触器还均包括2 个属于控制电路的常闭触点,它们是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串联在第三控制电路中。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和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串联在第二控制电路中。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和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串联在第一控制电路中。当对加工工件进行粗加工时,按下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起动按钮,则第一控制电路导通,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得电,而使得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相应的触点动作,也即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第三常开触点和第四常开触点同时导通,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二常闭触点同时断开或继续保持断开的状态,使得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断开或继续保持断开的状态,以及使得第一初级绕组、第二初级绕组和第三初级绕组同时得电,通过电磁感应则使得各次级绕组感应出相应的电压,此时主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能输出工作电压为27V、工作电流为1500A 4000A的脉动直流电。当对加工工件进行半粗加工时,按下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二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工设备的电源电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空气开关(DZ)、3根相线、变压器(ZB)、一组整流二极管和直流电源输出端;空气开关(DZ)设有三相交流电输入端和三相交流电输出端;空气开关(DZ)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即为主电路的交流电源输入端;3根相线分为U相相线、V相相线和W相相线;空气开关(DZ)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的3个接线端与相应的1根相线电连接;变压器(ZB)为三相变压器,具有铁心、3个初级绕组和相应个数的次级绕组;铁心是由硅钢片叠成的形状为EI形的铁心;3个初级绕组分为第一初级绕组(1)、第二初级绕组(2)和第三初级绕组(3),各初级绕组分别套在所述的铁心的相应一个心柱上;各次级绕组设置在所述的铁心的相应的心柱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个交流接触器;该3个交流接触器分别是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和第三交流接触器,各交流接触器均包括线圈和4个常开触点,且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和第四常开触点属于控制电路,各个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至第三常开触点属于主电路;控制电路有3个,分为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各控制电路连接在主电路的相应2根相线之间;第一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停止按钮(SB1-1)、第一起动按钮(SB2-1)和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DC1),还包括并联在第一起动按钮(SB2-1)两端的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DC1-4);第二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有第二停止按钮(SB1-2),第二起动按钮(SB2-2)和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DC2),还包括并联在第二起动按钮(SB2-2)两端的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DC2-4);第三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有第三停止按钮(SB1-3),第三起动按钮(SB2-3)和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线圈(DC3),还包括并联在第三起动按钮(SB3-2)两端的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DC3-4);变压器(ZB)的3个初级绕组均设有2个中心抽头,分别称为第一中心抽头和第二中心抽头;U相相线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1-1)的一端、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2-1)的一端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3-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1-1)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一初级绕组(1)的A端电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2-1)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一初级绕组(1)的第一中心抽头(11)电连接,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3-1)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一初级绕组(1)的第二中心抽头(12)电连接;V相相线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1-2)的一端、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2-2)的一端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3-2)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1-2)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二初级绕组(2)的C端电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2-2)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二初级绕组(2)的第一中心抽头(21)电连接,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3-2)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二初级绕组(2)的第二中心抽头(22)电连接;W相相线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1-3)的一端、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2-3)的一端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3-3)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1-3)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三初级绕组(3)的E端电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2-3)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三初级绕组(3)的第一中心抽头(31)电连接,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3-3)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三初级绕组(3)的第二中心抽头(32)电连接;变压器(ZB)的第一初级绕组(1)的B端与V相相线电连接,第二初级绕组(2)的D端与W相相线电连接,第三初级绕组(3)的F端与U相相线电连接,从而使得变压器(ZB)的3个初级绕组在相互间通过相应的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形成三角形的连接;变压器(ZB)的次级绕组的数量为3个或者是3的倍数,变压器(ZB)的次级绕组分为相应的3组,每组次级绕组套在所述的铁心的相应一个心柱上,所有次级绕组的一端共线而作为主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的正极,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与相应一个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共线而作为主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加工设备的电源电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空气开关(DZ)、3根相线、变压器(ZB)、一组整流二极管和直流电源输出端;空气开关 (DZ)设有三相交流电输入端和三相交流电输出端;空气开关(DZ)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即为主电路的交流电源输入端;3根相线分为U相相线、V相相线和W相相线;空气开关(DZ)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的3个接线端与相应的1根相线电连接;变压器(ZB)为三相变压器,具有铁心、3个初级绕组和相应个数的次级绕组;铁心是由硅钢片叠成的形状为EI形的铁心; 3个初级绕组分为第一初级绕组(1)、第二初级绕组(2)和第三初级绕组(3),各初级绕组分别套在所述的铁心的相应一个心柱上;各次级绕组设置在所述的铁心的相应的心柱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个交流接触器;该3个交流接触器分别是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和第三交流接触器,各交流接触器均包括线圈和4个常开触点,且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和第四常开触点属于控制电路,各个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至第三常开触点属于主电路;控制电路有3个,分为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三控制电路,各控制电路连接在主电路的相应2根相线之间;第一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停止按钮(SB1-1)、第一起动按钮(SB2-1)和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DCl ),还包括并联在第一起动按钮(SB2-1)两端的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DC1-4);第二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有第二停止按钮(SB1-2),第二起动按钮(SB2-2)和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DC2),还包括并联在第二起动按钮(SB2-2)两端的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DC2-4);第三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有第三停止按钮(SB1-3),第三起动按钮(SB2-3)和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线圈(DC3),还包括并联在第三起动按钮(SB3-2)两端的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DC3-4);变压器(ZB)的3个初级绕组均设有2个中心抽头,分别称为第一中心抽头和第二中心抽头;U相相线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l-I)的一端、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2-1)的一端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3-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l-I)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一初级绕组 (1)的A端电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2-1)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一初级绕组(1)的第一中心抽头(11)电连接,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DC3-1)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一初级绕组(1)的第二中心抽头(12)电连接;V相相线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1-2)的一端、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 (DC2-2)的一端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3-2)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1-2)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二初级绕组(2)的C端电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2-2)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二初级绕组(2)的第一中心抽头(21)电连接,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DC3-2)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 的第二初级绕组(2)的第二中心抽头(22)电连接;W相相线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1-3)的一端、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2-3)的一端以及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3-3)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 (DC1-3)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三初级绕组(3)的E端电连接,第二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2-3)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三初级绕组(3)的第一中心抽头(31)电连接,第三交流接触器的第三常开触点(DC3-3)的另一端与变压器(ZB)的第三初级绕组(3) 的第二中心抽头(32)电连接;变压器(ZB)的第一初级绕组(1)的B端与V相相线电连接,第二初级绕组(2)的D端与W相相线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良才刘彦平
申请(专利权)人:叶良才刘彦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