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86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摩器结构,包括有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1)内设有蜗轮蜗杆传动系,其中蜗杆(21)安装在一电机(3)的输出轴上,而与蜗轮(22)固连的转轴(23)的一端凸出本体(1)外与一转动架(4)连接,转动架(4)上安装有成对的高低按摩头(5),高低按摩头(5)与转动架(4)之间为可自转的活动连接,所述的蜗轮蜗杆传动系中包含有对称设置于蜗杆(21)两侧的两蜗轮(22),其中一蜗轮(22)上还固连有一小齿轮(24),该小齿轮(24)与一中间齿轮(25)啮合,所述该侧的蜗轮(22)的转动通过小齿轮(24)、中间齿轮(25)减速传至一大齿轮(26)上,该大齿轮(26)上固设一小齿轮(27)与设置在相应按摩椅上的固定齿条啮合。(*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具
,特指一种用于人体背部按摩的按摩器结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体内设有蜗轮蜗杆传动系,其中蜗杆安装在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而与蜗轮固连的转轴的一端凸出本体外与一转动架连接,转动架上安装有成对的高低按摩头,高低按摩头与转动架之间为可自转的活动连接;所述的蜗轮蜗杆传动系中包含有对称设置于蜗杆两侧的两蜗轮,其中一蜗轮上还固连有一小齿轮,该小齿轮与一中间齿轮啮合,所述该侧的蜗轮的转动通过小齿轮、中间齿轮减速传至一大齿轮上,该大齿轮上固设一小齿轮与设置在按摩椅上的固定齿条啮合。所述按摩头呈蘑菇状,且两转动架上的高低按摩头为相对设置,即两转动架上的高按摩头都在电机轴线的最近点或都在电机轴线的最远点。本技术通过蜗轮蜗杆及齿轮齿条传动,实现高低按摩头同时作出自转和随转动架转动以及随本体在相应按摩椅上移动三种动作,以致按摩时有轻重力度和不断变换位置的感觉,达到仿真人手按摩人体背部的功效。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使用时,将本技术活动安装在相应的按摩椅上,且由大齿轮26上的小齿轮27与设置在按摩椅上的固定齿条啮合,以致可实现本技术在按摩椅上作直线移动,便于按摩不同部位。接通电机3的电源,随即电机3转动而驱动蜗轮蜗杆传动系工作,连接电机3输出轴的蜗杆21驱动其两侧的蜗轮22旋转。这时,通过固连蜗轮22的转轴23带动其外端上的转动架4转动,随即安装在转动架4上的高低按摩头5跟随转动架4转动,同时高低按摩头5也在自转。当人体背部靠在高低按摩头5上时,即有一种犹如人手指压按背部的感觉,同时,两个蜗轮22为反向旋转,且两转动架4上的的高低按摩头5为相对设置,使得按摩工作时有轻重力度的感觉,达到仿真人手按摩背部的功效。在蜗轮22转动的同时,右边蜗轮22的转动通过小齿轮24、中间齿轮25减速传至大齿轮26上,大齿轮26上的小齿轮27啮合相应按摩椅上的固定齿条,这样小齿轮27的转动就转变为沿齿条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驱动按摩器在人体背部上直线移动,实现仿真人手按摩的移动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器结构,包括有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1)内设有蜗轮蜗杆传动系,其中蜗杆(21)安装在一电机(3)的输出轴上,而与蜗轮(22)固连的转轴(23)的一端凸出本体(1)外与一转动架(4)连接,转动架(4)上安装有成对的高低按摩头(5),高低按摩头(5)与转动架(4)之间为可自转的活动连接,所述的蜗轮蜗杆传动系中包含有对称设置于蜗杆(21)两侧的两蜗轮(22),其中一蜗轮(22)上还固连有一小齿轮(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城威仪塑胶电子制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