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762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金属外壳,该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该金属外壳外罩于绝缘本体上,该金属外壳端缘反向折弯延伸有用于与面板接触的第一弹片;藉此,其通过增设有第一弹片,该第一弹片于金属外壳端缘反向折弯延伸形成,利用该第一弹片与外部面板保持抵触,实现金属外壳保持与面板接地导通以起到消除面板杂讯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金属外壳的接地不受金属外壳尺寸的影响,实现金属外壳接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电磁屏蔽效果更优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磁屏蔽效果佳、结构稳固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也在飞速发展,而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到电连接器,例如,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即HDMI连接器,其已经广泛成为数字电视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接口标准;因此,电连接器质量的好坏对相关电子产品的使用效果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而电连接器之金属外壳在产品中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屏蔽作用等,还有,电连接器系通过金属外壳之固定脚与电路板连接固定的,因此,其固定脚的结构强度也是衡量该电连接器金属外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之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10'、导电端子20'和金属外壳30',该导电端子20'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该金属外壳30'外罩于绝缘本体 10'。该金属外壳30'的前端面周缘向外凸伸出有裙边31',利用该裙边31'使金属外壳30'接地而起到电磁屏蔽作用,以及,该金属外壳30'的底部延伸出有两固定脚32', 利用该两固定脚32'插入外部电路板中,使电连接器与外部电路板固定连接。上述金属外壳30'的结构基本上能满足将电连接器固定和实现电磁屏蔽效果的要求,可是,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现现有技术之电连接器金属外壳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首先,上述电连接器靠金属外壳30'通过裙边31'与外部机壳接触或通过固定脚32'与电路板接触实现电磁屏蔽,然而,该两种方式实现屏蔽的效果有限,而且裙边 31'与外部机壳的接触不可靠,若金属外壳30'的尺寸发生偏差,将会导致金属外壳30' 无法与外部机壳接触,从而使电连接器无法实现电磁屏蔽功能,对电子产品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仅仅靠两固定脚32'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的方式,会使得电连接器的安装结构不牢固,抗扭强度较弱,在公座与电连接器对插的过程中电连接器容易发生偏扭或翘起等现象,对导电端子20'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造成影响,并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连接器电磁屏蔽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连接器与外部电路板固定安装结构不稳固而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金属外壳,该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该金属外壳外罩于绝缘本体上,该金属外壳端缘反向折弯延伸有用于与面板接触的第一弹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片于金属外壳插接口的前端缘上反向向后一体折弯形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片于金属外壳之顶板的前端缘上反向向后一体折弯形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片于金属外壳之侧壁的前端缘上反向向后一体折弯形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第二弹片,该第一弹片悬于第二弹片的上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片上设置有可为第二弹片提供变形空间的通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弹片包括一反折部及一由反折部延伸的弹性部, 该弹性部相对反折部弧形翘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上延伸出有两固定脚,以及该金属外壳之底板的中部延伸出有一支撑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包括有顶板、底板及连接顶板与底板的侧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其通过增设有第一弹片,该第一弹片于金属外壳端缘反向折弯延伸形成,利用该第一弹片与外部面板保持抵触,实现金属外壳保持与面板接地导通以起到消除面板杂讯的效果,本技术之金属外壳的接地不受金属外壳尺寸的影响,实现金属外壳接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电磁屏蔽效果更优良。二、其第一弹片于金属外壳之顶板前端缘上反向向后一体折弯形成或于金属外壳的侧壁前端缘上反向向后一体折弯形成,结构简单,使得第一弹片的成型方便,而且使得产品组装方便。三、通过于金属外壳的底板中部延伸出有支撑脚,利用该支撑架插入到外部电路板中,并结合两固定脚,使得本技术更加稳固地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并具备有较强的抗扭曲强度,不轻易发生偏扭或翘起现象,有利于保证导电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可靠。四、通过将第一弹片设计成由一反折部和一弹性部连接组成,利用该弹性部相对该反折部弧形翘起,使得该第一弹片具备更加优良的弹性,该第一弹片与外部面板接触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之电连接器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示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图4是图3的另一角度示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 之较佳实施例与外部面板配合安装的结构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本体20'、导电端子30'、金属外壳31'、裙边32'、固定脚10、绝缘本体20、导电端子30、金属外壳31、第一弹片311、通槽312、反折部313、弹性部32、顶板33、侧壁34、底板301、插接口302、第二弹片303、固定脚304、支撑脚40、面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10、导电端子20和金属外壳30。其中,该导电端子20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该金属外壳30外罩于绝缘本体10, 该导电端子20和绝缘本体10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对导电端子20和绝缘本体 10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以及该绝缘本体10、导电端子20和金属外壳30之间的组装关系亦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对绝缘本体10、导电端子20和金属外壳30之间的组装关系不作详细叙述。以及,如图3所示,该金属外壳30端缘反向折弯延伸有用于消除外部面板40杂讯的第一弹片31,该第一弹片31 —端连接于金属外壳30之插接口 301的前端缘上,当然该第一弹片31亦可连接于金属外壳30的后端缘上,不以为限,另一端为自由端。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30的顶板32和侧壁33上均设置有第一弹片31,当然也可以只设于其中之一者上。 其中,位于顶板32上的第一弹片31于金属外壳30之顶板33前端缘上反向向后一体折弯形成,于顶板3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弹片31,该两第一弹片31左右分布,该金属外壳30的顶板32上设置有两第二弹片302,该两第二弹片302用于增强电连接器与公座对插时的插拔力度,该顶板32上的两第一弹片31分别对应悬于两第二弹片302的上方,并且,由于该顶板32上的两第一弹片31与第二弹片302的自由端呈反向,故于顶板32上的每一第一弹片31上均设置有通槽311,该通槽311可为对应的第二弹片301提供变形空间。该位于侧壁33上的第一弹片31于金属外壳30之侧壁33的前端缘上反向向后一体折弯形成,该金属外壳30之侧壁33上同样设置有第二弹片302,该第二弹片302同样用于增强电连接器与公座对插时的插拔力度,该位于侧壁33上的第一弹片31悬于对应侧壁33上之第二弹片 302的外侧,换个角度观测,也可以认为侧壁33上的第一弹片31悬于对应侧壁33上之第二弹片302的上方。由于,在侧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金属外壳,该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该金属外壳外罩于绝缘本体上,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端缘反向折弯延伸有用于与面板接触的第一弹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金属外壳,该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该金属外壳外罩于绝缘本体上,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端缘反向折弯延伸有用于与面板接触的第一弹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于金属外壳插接口的前端缘上反向向后一体折弯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于金属外壳之顶板的前端缘上反向向后一体折弯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于金属外壳之侧壁的前端缘上反向向后一体折弯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义军崔勇刘望全胡光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